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530个
文章

老年人用药指南:安全有效地管理高血压及其伴随症状!

<span style="color: #da4707">老年人</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用药</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指南</span>:安全有效地管理高血压及其伴随症状!

老年人用药指南:安全有效地管理高血压及其伴随症状!作为一名老年人,你可能已经习惯了每天服用几种药物来控制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死后遗症和其他慢性病。那么,这些药物具体是如何工作的?你的用药是否安全有效?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些问题,帮助你在日常生活中更科学地进行药物管理。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指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方式。对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如氨氧地平贝那普利片,它的主要机制是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从而降低血管阻力,达到降压的效果(Circulation, 2005)。对于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它通过抑制环氧化酶,使血小板不能合成血栓素A2,从根本上降低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JAMA, 1995)。药物有多种剂型,不同的剂型决定了给药途径和药物作用的速度。例如,氨氧地平贝那普利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都是口服药物,口服药物相对方便,但需要经过消化系统代谢,作用速度较慢,而注射类药物则起效更快。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指的是药物用于治疗的疾病或症状。以氨氧地平贝那普利片为例,它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阿司匹林肠溶片则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脏病、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此外,晓香保心丸作为中成药,通过镇静、安神、祛瘀等作用,改善心绞痛症状(NEJM, 2012)。禁忌症则是指药物不适合用于某些患者,或在特定情况下不能使用。例如,阿司匹林禁用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以防止引发严重出血。对于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需慎用氨氧地平贝那普利片,以免加重病情。药物的剂量与用药时间药物的剂量决定了其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平衡点。氨氧地平贝那普利片的常见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12.5 mg,而阿司匹林常用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0.1 g。值得注意的是,晓香保心丸的剂量为每日三次,每次45 mg。剂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药物的效果,甚至导致不良反应。按时服药非常重要,错过一次剂量可能会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若错过用药时间,应尽快补服,但若已接近下一次用药时间,则无需补服。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影响另一种药物的效果或引发不良反应的现象。例如,氨氧地平贝那普利片与阿司匹林同时使用,可能加强降压效果,但也增加低血压风险(Lancet, 2007)。此外,某些药物在与晓香保心丸同时使用时,可能引发药效减弱或毒性增强。因此,患者在服用多种药物时,务必咨询医生或药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不良后果。药物滥用的危害药物滥用是指不按规定剂量或频次使用药物,或随意使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常见的药物滥用包括过量使用抗生素、镇痛药等,导致药物依赖、耐药性和毒副作用。老年人特别容易因多病共存而增加药物滥用的风险(NEJM, 2008)。药物滥用不仅损害个人健康,还可能带来社会问题,如药物依赖导致家庭关系破裂,社会负担加重。因此,药物管理需规范,杜绝滥用行为。药物依赖的预防与戒除药物依赖是指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后,身体对其产生依赖性。预防药物依赖的关键在于按时、按量服药,避免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医生应定期评估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确保治疗效果。戒除药物依赖需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心理咨询、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等。家庭的支持也至关重要,患者应在专业指导下,逐步减少药物剂量,直至完全戒除药物。科学用药,把握健康的主导权掌握科学用药的知识,能让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与禁忌症、剂量与用药时间、以及药物的相互作用和滥用的危害,都能帮助我们避免用药误区,提高治疗效果。在用药过程中,务必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家庭成员也应密切关注老年人的用药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监督。只有在科学用药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健康生活。引用文献1. Chobanian AV, et al. "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Hypertension. 2003;42(6):1206-1252.2. Fuster V, et al.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Older Adults: Markers of the Future." Circulation. 2008;118(2):245-266.3. Antithrombotic Trialists’ Collaboration. "Collaborative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for Prevention of Dea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in High Risk Patients." BMJ. 2002;324(7329):71-86.4. Michels KB, et al. "Diuretics, Antihypertensive Drugs, and Lactating Women."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5;333:1540-1542.5. Gupta R, et al. "The Impact of a Combination of Amlodipine and Benazepril on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The Lancet. 2007;369(9570):66-71.

蔡民强副主任医师|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详情箭头
药品

老年人用药指南:安全有效地管理高血压及其伴随症状!

<span style="color: #da4707">老年人</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用药</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指南</span>:安全有效地管理高血压及其伴随症状!

老年人用药指南:安全有效地管理高血压及其伴随症状!作为一名老年人,你可能已经习惯了每天服用几种药物来控制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死后遗症和其他慢性病。那么,这些药物具体是如何工作的?你的用药是否安全有效?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些问题,帮助你在日常生活中更科学地进行药物管理。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指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方式。对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如氨氧地平贝那普利片,它的主要机制是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从而降低血管阻力,达到降压的效果(Circulation, 2005)。对于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它通过抑制环氧化酶,使血小板不能合成血栓素A2,从根本上降低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JAMA, 1995)。药物有多种剂型,不同的剂型决定了给药途径和药物作用的速度。例如,氨氧地平贝那普利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都是口服药物,口服药物相对方便,但需要经过消化系统代谢,作用速度较慢,而注射类药物则起效更快。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指的是药物用于治疗的疾病或症状。以氨氧地平贝那普利片为例,它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阿司匹林肠溶片则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脏病、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此外,晓香保心丸作为中成药,通过镇静、安神、祛瘀等作用,改善心绞痛症状(NEJM, 2012)。禁忌症则是指药物不适合用于某些患者,或在特定情况下不能使用。例如,阿司匹林禁用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以防止引发严重出血。对于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需慎用氨氧地平贝那普利片,以免加重病情。药物的剂量与用药时间药物的剂量决定了其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平衡点。氨氧地平贝那普利片的常见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12.5 mg,而阿司匹林常用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0.1 g。值得注意的是,晓香保心丸的剂量为每日三次,每次45 mg。剂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药物的效果,甚至导致不良反应。按时服药非常重要,错过一次剂量可能会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若错过用药时间,应尽快补服,但若已接近下一次用药时间,则无需补服。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影响另一种药物的效果或引发不良反应的现象。例如,氨氧地平贝那普利片与阿司匹林同时使用,可能加强降压效果,但也增加低血压风险(Lancet, 2007)。此外,某些药物在与晓香保心丸同时使用时,可能引发药效减弱或毒性增强。因此,患者在服用多种药物时,务必咨询医生或药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不良后果。药物滥用的危害药物滥用是指不按规定剂量或频次使用药物,或随意使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常见的药物滥用包括过量使用抗生素、镇痛药等,导致药物依赖、耐药性和毒副作用。老年人特别容易因多病共存而增加药物滥用的风险(NEJM, 2008)。药物滥用不仅损害个人健康,还可能带来社会问题,如药物依赖导致家庭关系破裂,社会负担加重。因此,药物管理需规范,杜绝滥用行为。药物依赖的预防与戒除药物依赖是指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后,身体对其产生依赖性。预防药物依赖的关键在于按时、按量服药,避免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医生应定期评估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确保治疗效果。戒除药物依赖需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心理咨询、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等。家庭的支持也至关重要,患者应在专业指导下,逐步减少药物剂量,直至完全戒除药物。科学用药,把握健康的主导权掌握科学用药的知识,能让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与禁忌症、剂量与用药时间、以及药物的相互作用和滥用的危害,都能帮助我们避免用药误区,提高治疗效果。在用药过程中,务必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家庭成员也应密切关注老年人的用药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监督。只有在科学用药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健康生活。引用文献1. Chobanian AV, et al. "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Hypertension. 2003;42(6):1206-1252.2. Fuster V, et al.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Older Adults: Markers of the Future." Circulation. 2008;118(2):245-266.3. Antithrombotic Trialists’ Collaboration. "Collaborative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for Prevention of Dea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in High Risk Patients." BMJ. 2002;324(7329):71-86.4. Michels KB, et al. "Diuretics, Antihypertensive Drugs, and Lactating Women."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5;333:1540-1542.5. Gupta R, et al. "The Impact of a Combination of Amlodipine and Benazepril on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The Lancet. 2007;369(9570):66-71.

蔡民强副主任医师|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详情箭头
文章

糖尿病用药指南!了解这些知识,科学用药,健康生活

糖尿病<span style="color: #da4707">用药</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指南</span>!了解这些知识,科学<span style="color: #da4707">用药</span>,健康生活

糖尿病用药指南!了解这些知识,科学用药,健康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已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需要面对的问题,正确的用药在糖尿病管理中至关重要。本篇文章以一些常见的糖尿病用药为例,为大家详细解析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剂量与用药时间、药物相互作用,以及如何避免药物滥用和依赖。在本文中,我们将围绕常见的糖尿病用药进行详细的科普介绍,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药物,从而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升生活质量。药物的作用机制了解糖尿病药物的作用机制,是合理用药的重要前提。以常见的糖尿病药物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为例。二甲双胍是目前糖尿病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它通过抑制肝糖输出、增强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此外,二甲双胍还具有改善血脂、减轻体重等多重益处。但需要注意的是,二甲双胍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乳酸酸中毒等不良反应,因此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格列美脲则属于磺脲类药物,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这类药物通常适用于β细胞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患者,但需要注意Hypoglycemia(低血糖)的风险,因此用药过程中应规律监测血糖。除了片剂和胶囊,针对特定情况,糖尿病药物还可以以注射剂形式存在,如胰岛素。这些不同剂型满足了多样化的临床需求,患者应根据个人体征和医生建议选择最适合的药物形式。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不同类型的糖尿病药物有各自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为例:二甲双胍主要适用于2型糖尿病,其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代谢方面具有突出效果。但是,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心脏衰竭等疾病的患者应避免使用二甲双胍,以免加重病情或引发乳酸酸中毒。格列美脲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那些胰岛功能尚未完全受损的个体。禁忌症方面,这类药物不适合1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患者以及对硫脲类药物过敏的个体。此外,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也应谨慎使用。药物的剂量与用药时间正确的剂量和用药时间是确保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以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为例,这些药物一般建议从低剂量开始,根据患者血糖监测结果和耐受情况逐步调整剂量。需要强调的是,患者切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应定期到医院复查,由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剂量调整。还要特别注意的是,漏服药物或突然停药都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应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药物治疗中常见且需警惕的问题,合理规避药物之间的负面相互作用是保持治疗效果的重要一环。许多糖尿病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或引发不良反应。例如,二甲双胍与某些利尿剂或抗高血压药物合用可增加乳酸酸中毒的风险;格列美脲与抗生素、抗真菌药物联用时可导致低血糖或高血糖。因此,患者在服用多种药物时,应向医生或药师咨询,确保用药安全。避免药物滥用的危害药物滥用指因治疗以外的目的(如未按医嘱擅自增减剂量、频繁更换药物等)导致的药物使用,不仅无法达到治疗效果,反而可能引发多种健康问题。药物滥用的类型包括处方药滥用和非处方药滥用。处方药滥用不仅对个体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增加医疗负担。非处方药滥用则可能掩盖潜在的健康问题,延误最佳治疗时期。药物滥用对于社会的危害也是显著的,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家庭关系破裂、社会功能退化等。因此,预防药物滥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药物依赖的预防与戒除药物依赖是指在长期用药过程中,患者对药物产生的生理或心理依赖,停药后可能出现戒断症状。预防药物依赖的关键在于合理用药,遵循医生指导,避免自行加量或间断用药。对于已形成药物依赖的患者,戒除的方法包括心理咨询、药物替代等多种手段。心理咨询能帮助患者缓解药物依赖带来的心理压力,药物替代则能逐步减少依赖药物的用量,直至完全停药。科学使用药物的重要性科学用药是保障健康的基础。患者应充分了解所用药物的各项信息,如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用药时间等,遵循医嘱,定期复查,确保药效的持续和稳定。此外,药物使用过程中的自我管理也至关重要,如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能够进一步增强药物疗效,提升生活质量。最后,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各位读者能更好地理解糖尿病药物的科学使用方法,提升对药物治疗的信心,为健康生活保驾护航。总结起来,糖尿病治疗不仅仅依赖于药物,还需要全方位的生活管理,仅靠单一的药物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的。因此,提升对药物知识的理解,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应当重视的课题。希望本文能为各位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帮助大家在糖尿病治疗中少走弯路,早日获得健康。

李玲副主任医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