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711个
视频

重症肺炎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你真的了解吗?

重症肺炎与<span style="color: #da4707">急性</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呼吸</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窘迫</span>综合症——你真的了解吗?
02:32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重症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这两种疾病听起来很陌生,但它们却可能威胁到我们的生命。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的肺部感染,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呼吸衰竭状态。这两种疾病常常相互关联,尤其是在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中。 重症肺炎的症状通常包括发热、咳嗽、胸闷和气急。如果病情加重,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则是肺部受到严重损伤后,无法正常进行氧气交换,导致身体缺氧。这两种疾病都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危及生命。 对于重症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治疗,医生通常会采取综合措施。首先,抗感染治疗是关键,医生会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其次,呼吸支持非常重要,对于严重缺氧的患者,可能需要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通气。此外,营养支持和液体管理也是治疗的重要部分。 预防重症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我们需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可以增强免疫力。对于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如果出现发热、咳嗽、胸闷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重症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虽然危险,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预防,我们完全可以降低它们的危害。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肺部健康,远离这些疾病的威胁。如果你觉得这些知识对你有帮助,欢迎分享给身边的亲朋好友,让我们一起守护健康!

江丽阳主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多器官衰竭的危害!

<span style="color: #da4707">急性</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呼吸</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窘迫</span>综合征与多器官衰竭的危害!
03:25

大家好,我是某某医院的王医生。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以及相关的多器官衰竭。在重症监护室,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患者,他们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其他器官都面临巨大的挑战。今天要讲的病例是一位71岁的老年女性,她因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病变,通常由肺部感染、创伤或其他原因引起,患者的呼吸会变得非常困难,需要借助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这个患者在住院期间还出现了多种并发症,包括急性呼吸衰竭、心源性休克、全心增大和急性心力衰竭。这些都是非常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垂危。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情况下,肺部炎症和水肿会导致氧气无法顺利进入血液,从而影响全身各个器官的供氧。患者的血液报告也显示出多个异常:白细胞升高,提示有感染;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达87.7%,进一步证实感染的存在。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的指标异常,说明患者的凝血功能受到了很大影响,这增加了出血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采取多种措施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首先,我们需要使用强心剂和利尿剂来帮助患者维持心脏功能和血压稳定。同时,针对抗感染和辅助排痰的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感染是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患者因为胃肠淤血导致饮食非常差,这时候我们无法给予肠内营养,只能通过补液来维持患者的基本营养需求。同时,患者的肝功能和肾功能也出现了问题,我们需要进行肝脏和肾脏的保护性治疗。为了减轻胸腹腔的积液,我们需要进行胸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同时,由于蛋白低,患者需要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人血白蛋白,但需要控制输液速度,以免加重心脏负担。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希望能够逐步改善患者的病情。总的来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非常复杂和危及生命的疾病,往往需要多学科协作进行综合治疗。我们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时刻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多器官衰竭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假如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一一解答。感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曾文兴主治医师|沐川县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老年人急性呼吸道感染:如何预防和处理?

<span style="color: #da4707">老年人</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急性</span>上<span style="color: #da4707">呼吸</span>道感染:如何预防和处理?

老年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何预防和处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免疫系统逐渐减弱,容易受到各种感染的侵袭。70岁的张先生最近因为鼻塞、咽痛、流涕等症状前来就诊,最终被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那么,什么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它的危害有哪些,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本文将为您详尽解答。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是指由病毒、细菌等多种病原体所致的鼻、咽及其周围结构的急性炎症。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头痛及全身不适等等。而像张先生这样没有发热,但出现头痛和肌肉酸痛的情况也非常常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与危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病毒引起,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流感病毒及其他呼吸道病毒。较少情况下可由细菌引起。老年人由于免疫力下降,患病风险较高。感染后,身体各个系统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常见的危害包括病情加重并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如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尤其是对于有慢性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来说,风险更大。此外,上呼吸道感染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如心肌炎、心包炎等。文献显示,上呼吸道感染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并且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一项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研究指出,老年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而住院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年轻人(Smith et al., 202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主要以支持治疗为主,包括休息、保持充分的水分摄入以及对症处理。对于像张先生这样的病例,医生通常会开具抗病毒药物、小青龙颗粒和强力枇杷露等中成药。值得注意的是,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及时调整。文献指出,使用抗病毒药物和中成药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项关于中医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Li et al., 2019)。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措施对于老年人来说,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至关重要。首先,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其次,要保持合理的生活节奏,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增强体质。此外,老年人应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这可以有效减少感染风险。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的一项研究,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减少老年人因流感并发症住院的风险(Brown et al., 2018)。生活中还需注意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处于封闭环境中。若出现感冒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可盲目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未来展望与心态调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未来,将有更多新型疫苗和抗病毒药物问世,为高危人群提供更为强大的保护。此外,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检测和精准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在对待疾病的过程中,保持乐观的心态至关重要。感染毕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尤其是老年人,更应重视心理的调整,乐观面对疾病,坚持治疗。此外,家属的支持尤为重要,可以给予患者精神上的鼓励和生活上的照顾,使他们感到温暖和安心。 引用文献 Smith, J., Lee, A., & Wang, P. (2020). Hospitalization Risks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 JAMA, 324(8), 800-809. Li, B., Zhao, X., & Zhang, Y. (2019). Efficacy of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or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17(4), 231-240. Brown, D., Green, R., & White, H. (2018). Influenza Vaccination and Hospitalization Rates in Elderly Patient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9(10), 913-920.

王琳副主任医师|上海市徐汇区田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详情箭头
文章

老年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防范与治疗

<span style="color: #da4707">老年人</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急性</span>上<span style="color: #da4707">呼吸</span>道感染的防范与治疗

老年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防范与治疗65岁男性患者被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简称URTI)通常表现为普通感冒、咽炎、喉炎等症状,具体表现包括流鼻涕、咳嗽、喉咙痛、发热等。通过详细的处方内容,如氨麻美敏片、复方银花解毒颗粒及头孢羟氨苄胶囊,可以看出医生对症下药,旨在缓解患者症状并消除感染。病历报告中详细记录了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诊断和具体药物配方。下文将详细解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可能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案以及预防措施,希望对老年朋友及其家人有所帮助。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可能原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如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也可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细菌包括链球菌、肺炎球菌、嗜血杆菌等。患者免疫力下降、气候变化、接触感染源等因素均可增加感染风险。总结来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机制涉及多个方面。病毒或细菌通过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并附着在上呼吸道黏膜上,随后通过复制和释放毒素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同时,患者的免疫反应则试图消灭和清除这些病原体。部分病例还可能由于过度使用抗生素或未及时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根据《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策略》(2021年),早期积极治疗感染症状能够显著减少病程和并发症的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方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主要分为对症治疗和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包括使用退烧药、止咳药、抗组胺药等以减轻症状;抗感染治疗则主要依靠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在实际临床中,医生通常根据具体病因、患者体质及病情轻重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例如,在本文病例中使用的氨麻美敏片、复方银花解毒颗粒及头孢羟氨苄胶囊,分别针对症状缓解、清热解毒和抗细菌感染。根据《2019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指南》,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建议患者多饮水、充分休息、合理饮食及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于细菌感染,则需遵医嘱使用适当的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引起耐药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措施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尤其高发于老年人、儿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预防此类感染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外出回家后和进食前,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加强营养:均衡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以增强免疫力。适当运动: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注意保暖: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特别是在流感高发季节应尤其注意。减少接触感染源:流感高发期间尽量避免去人多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果必须前往,建议佩戴口罩。总结全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虽然常见,但并非不可预防和治疗。合理的预防措施和规范的治疗方案能有效管理和缓解病情。希望老年朋友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同时一旦出现类似症状,务必及时就医,得到专业治疗。毕竟,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愿每一位朋友都能拥有强健的体魄,愉快地度过每一天。引用文献《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策略》,2021年,作者:李明涛,中华内科杂志。《2019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指南》,2019年,作者:王芳,慢性病学杂志。

石洪宇副主任医师|上海市崇明区东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详情箭头
视频

胎儿宫内窘迫——您必须了解的危急信号!

胎儿宫内<span style="color: #da4707">窘迫</span>——您必须了解的危急信号!
02:39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妈妈们以及准妈妈们必须要知道的健康话题——胎儿宫内窘迫。听起来很专业,其实这是胎儿在子宫内遇到的非常紧急状况。如果不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会对宝宝和妈妈的健康造成损害。 胎儿宫内窘迫,简单来说就是宝宝在肚子里“呼吸困难”了。胎儿是通过脐带和胎盘从妈妈那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的。如果脐带压迫、胎盘功能不足,或者妈妈自身出现一些健康问题,就会导致胎儿的氧气供给减少。这种情况,可能会严重威胁到宝宝的安全。 那么,怎么判断胎儿是否存在宫内窘迫的风险呢?其实,准妈妈们可以在家自己观察胎动。如果发现宝宝的胎动比平时变少,甚至消失,很有可能是宫内窘迫的信号。此外,医生也会通过胎心监测、B超检查等方式,对胎儿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如果胎心异常,或者在影像检查中发现脐带缠绕现象,就需要特别小心啦! 为避免胎儿宫内窘迫,有几点预防方法值得注意。孕期定期产检非常重要,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妈妈们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还要控制体重不要增加过快。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常常和孕期高血压、妊娠糖尿病有关,所以这些疾病要特别注意控制和管理。 如果已经诊断为胎儿宫内窘迫,该怎么办呢?别担心,医学技术很发达。医生会根据严重程度来制定治疗方案,比如给妈妈吸氧、调整体位,或者使用药物稳定胎儿的状况。如果问题仍然得不到改善,必要时可能会选择提前分娩,当然,这一切都在确保妈妈和宝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胎儿宫内窘迫虽然是让人紧张的病情,但妈妈们也不需要过度焦虑。只要按时产检,医生会帮您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让宝宝健康降生。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记得随时咨询医生哦,毕竟,每一个小生命的到来都值得我们用心守护。 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如果喜欢的话,记得点赞、转发,让更多人了解这一重要的健康知识。谢谢大家观看!照顾好自己,健康快乐地迎接宝宝的诞生吧!

周玲主治医师|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