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189个
文章

糖尿病神经病变:背后的秘密与防治对策

糖尿病<span style="color: #da4707">神经</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病变</span>:背后的秘密与<span style="color: #da4707">防治</span>对策

糖尿病神经病变:背后的秘密与防治对策根据患者的检查报告,诊断结果显示为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以及糖尿病神经病变。血压为120/74 mmHg,处于正常范围内。然而,肢端疼痛的症状提示神经病变的问题。这些指标异常的具体情况如下:1. 血糖水平(异常):血糖水平长期控制不佳会导致糖尿病并发症。2. 血脂(异常):高脂血症会增加血管疾病的风险。3. 伴随症状:肢端疼痛、麻木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常见症状。糖尿病神经病变:你需要知道的背景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是由于糖尿病导致的神经损伤。长期高血糖会破坏神经纤维,影响包括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不稳定,神经容易受损,特别是下肢和足部。根据研究,糖尿病神经病变大致分为四类:1. 周围神经病变;2. 自主神经病变;3. 严重的颈肩部及腰椎部病变;4. 半月神经病变。 其中,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也是引起患者肢端疼痛、麻木的重要原因。长期高血糖状态会使神经细胞的代谢发生改变,积聚的有毒代谢物会损伤神经纤维,最终导致神经病变的发生。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危害糖尿病神经病变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疾病,严重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神经损伤不仅会导致疼痛、感觉丧失,还可能引发足部溃疡,甚至截肢。根据《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年全球有超过100万人因糖尿病神经病变导致的并发症而接受截肢手术。此外,糖尿病神经病变还可能影响自主神经系统,造成心血管功能障碍、胃肠功能紊乱和泌尿系统问题。例如,自主神经病变可导致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胃轻瘫、尿失禁或慢性便秘,这些并发症都将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方案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和物理治疗。1.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抗惊厥药和神经营养药物。这些药物能够缓解疼痛,改善神经功能。近期的研究表明,某些抗抑郁药如度洛西汀和抗惊厥药如普瑞巴林在缓解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方面效果显著(来源:Diabetic Medicine, Vol. 38, 2021)。2. 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血糖,保持血糖处于正常稳定的范围是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基础。合理的饮食和规律的运动可以帮助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稳定血糖水平。此外,低脂、低盐、低嘌呤饮食对于预防和控制高脂血症也具有积极作用。3. 物理治疗:包括理疗、按摩、针灸等,可以缓解疼痛,改善神经的血液供应。近年来,电刺激疗法被用于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预防措施糖尿病神经病变虽难以完全治愈,但通过以下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延缓其发生和发展:1. 控制血糖水平:保持血糖稳定,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定期监测血糖,根据医生建议合理用药。2. 健康饮食: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尽量少吃高糖、高脂食物,多摄入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品。特别注意控制血脂水平,预防高脂血症。3. 规律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帮助控制体重,改善血液循环。4. 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会加重神经损伤,应尽量避免。5. 定期体检:除了日常的自我监测,还应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总结与鼓励糖尿病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深远影响。然而,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很多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要积极面对病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定期进行专业检查,争取早期发现并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大家应该关注自身健康,定期体检,遵循医嘱,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有效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等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享受健康生活。引用文献Brownlee, M. "The pathobiology of diabetic complications: a unifying mechanism." Diabetes 54.6 (2005): 1615-1625.Callaghan, Brian C., et al. "Diabetic neuropathy: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current treatments." The Lancet Neurology 11.6 (2012): 521-534.Pop-Busui, Rodica, et al. "Diabetic neuropathy: a position statement by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Diabetes Care 40.1 (2017): 136-154.

包明晶副主任医师|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糖尿病的危害及防治:解密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的危害及<span style="color: #da4707">防治</span>:解密糖尿病性周围<span style="color: #da4707">神经</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病变</span>

糖尿病的危害及防治:解密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根据最新的医疗报告,我们关注到一位68岁的患者,他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且出现了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这两个诊断结果都非常值得关注,因为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需要长期管理,而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则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它可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为了了解这个诊断结果,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2型糖尿病,通常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在长期高血糖状态下,神经受到损伤,导致感觉异常或疼痛。在这份医疗报告中,患者的诊断是基于血糖水平及其临床症状来确定的。通过详细了解这些疾病的病理机制、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和预防这些疾病。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2型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它的发生主要与遗传因素、肥胖、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例如高糖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等。长期高血糖不仅会引起一系列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等,还会引发多种慢性并发症,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以及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四肢末端的感觉异常,如刺痛、灼热感、麻木、疼痛等。这些症状并不只是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不及时干预和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如足溃疡、感染、甚至截肢。治疗糖尿病和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针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三大方面。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管理的基础,包括控制饮食、增加体力活动、减重和戒烟限酒。饮食控制方面,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低糖、低热量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合理搭配三餐,同时定时定量进食。药物治疗方面,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口服降糖药或者胰岛素治疗。常见的口服降糖药包括双胍类、磺脲类、DPP-4抑制剂等;而对于某些需要强化治疗的患者,胰岛素注射则是必不可少的。药物治疗的目的是尽可能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范围,既要避免高血糖,也要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对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除了严格控制血糖外,还需要针对神经痛症状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止痛药、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此外,物理治疗、营养支持(如维生素B12、叶酸等)以及足部护理也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手段。专家指出,早期发现和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有助于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措施预防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关键在于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如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饮食控制。应减少食用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增加水果、蔬菜、粗粮、坚果的摄入。少吃多餐,每餐定时定量,有助于保持血糖稳定。其次是增加体力活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其次是保持健康体重。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减重对于预防糖尿病有显著作用。控制体重的方法包括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生活作息对于预防糖尿病也有积极作用。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罹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风险,应尽量避免。在定期体检方面,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血糖检测,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此外,还应注意血压、血脂的监测和管理,因为高血压和高血脂也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医生建议说,糖尿病患者应该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记录血糖、血脂、体重等健康指标,同时还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肾功能检查、神经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 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学会自我管理。例如,学会正确使用血糖仪,掌握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技能,了解糖尿病饮食的要点。糖尿病患者还应与医护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向医生反馈自己的病情变化,遵医嘱进行药物调整和治疗方案的优化。在这里,我们想提醒所有的糖尿病患者,虽然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但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合适的药物治疗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管理,完全可以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总结全文,糖尿病的管理和预防需要患者、家属、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早期发现和干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预后,延长健康寿命。让我们共同努力,积极面对糖尿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健康生活的目标。我们呼吁广大患者朋友们,一旦确诊糖尿病,应该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化的治疗和管理。同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医护人员的帮助,一定可以战胜糖尿病,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

孙秋主治医师|核工业四一六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糖尿病神经病变,真的不能忽视!

糖尿病<span style="color: #da4707">神经</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病变</span>,真的不能忽视!
02:03

大家好,今天我们聊聊糖尿病神经病变,这可是糖尿病的一个非常常见但又很麻烦的并发症! 糖尿病不仅是血糖升高的事,它影响的不仅是我们的血管,还有我们的神经。那么到底什么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呢?实际上,它是指因为长期高血糖造成的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四肢麻木、疼痛或者感觉异常。 70岁的患者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症状,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好,不知不觉中就受到神经病变的困扰。有时候感觉双脚麻木、刺痛,甚至走路都很不舒服,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感觉,那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除了神经病变,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还会有其他相关的并发症,比如颈动脉斑块、高脂血症等。这些问题不仅仅影响生活质量,更是潜在的健康威胁。举个例子,颈动脉斑块可能引发中风,而高脂血症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那么,面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我们该怎么办呢?首先要强调的一点是血糖管理,还有定期检查。我们的患者朋友需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遵循医生的指导用药,同时别忘了定期检测血糖、血脂等指标。 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也有很多药物选择,比如阿司匹林、依帕司他片,以及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等。这些药物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控制血糖,减轻症状。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使用药物的同时,遵循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建议大家平时注意饮食,多吃一些全谷类、蔬菜和低脂蛋白质,尽量避免高糖食物。每天保持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改善血糖水平和整体健康。 当你出现不适症状,特别是手足麻木、刺痛的时候,一定要尽早就医。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干预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进一步的神经损伤。 提醒大家,糖尿病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我们希望每位患者都能关注自身健康,积极配合治疗,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 如果大家对糖尿病或者糖尿病神经病变有任何疑问,欢迎留言或者来医院咨询。我们会为您提供最好的医疗建议和支持。 感谢大家的观看,祝愿每位糖尿病患者都能控糖成功,健康生活!

夏伟副主任医师|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皮肤病变防治皮炎的有效策略

皮肤<span style="color: #da4707">病变</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防治</span>皮炎的有效策略

皮肤病变:防治皮炎的有效策略根据患者的检查报告,主要体现在皮炎的诊断结果中。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会引起皮肤发红、瘙痒、肿胀等症状。患者报告中显示的异常指标包括皮肤的炎症程度和过敏反应阳性。通常,皮肤炎症的正常参考范围是局部无明显红肿及无明显瘙痒症状,但报告中显示患者的皮肤存在较为严重的炎症反应以及过敏症状。正常情况下,皮肤是身体的第一道防线,从事着保护内部组织免受外界伤害的责任。当皮肤受到不利因素影响,比如细菌、病毒、化学物质或物理损伤时,会发生炎症反应。此次患者明确诊断为皮炎,且无其他过敏源历史。了解皮炎及其危害皮炎是皮肤炎症的一种,按照病因和症状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此次患者示例中,考虑到皮炎具有多种致病因素,包括环境过敏源、化学药物、微生物感染以及遗传等,结合患者情况,具体类型需进一步确诊。皮炎作为炎症反应,主要机制是皮肤层产生过敏反应或刺激反应。接触到过敏原或刺激物后,皮肤局部出现红肿、瘙痒、水疱甚至破溃。过敏反应是由于免疫系统对外界入侵物质作出异常强烈反应引起的,属于机体防御机制的异常表现。皮炎的损害程度因人而异。有些患者仅表现为轻度瘙痒和局部红斑,而严重者则可能出现大面积渗液、糜烂、溃疡等。若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引起继发感染、色素沉着或疤痕,甚至影响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如持续不断的瘙痒可能导致患者睡眠质量下降和情绪不稳定,进而形成恶性循环。皮炎的治疗方案针对皮炎的治疗方法,多数是通过药物治疗和改善生活习惯来实现的。首先,外用抗炎药物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缓解局部皮肤的炎症反应。这些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类药膏、抗生素软膏和非甾体抗炎药物等。其次,针对过敏反应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组胺药物,以抑制机体对过敏原的免疫反应。在部分严重皮炎患者中,可能需进行系统性药物治疗,口服或注射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此外,中医治疗方法如运用中药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等方剂也有良好效果,有助改善患者的症状。除了药物治疗外,改善生活习惯也是防治皮炎的重要措施。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选择温和护肤品,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或清洁品。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长时间处于干燥环境中,以减少皮肤水分流失。预防皮炎发生的小技巧皮炎的高危人群包括有过敏体质的人、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的工人以及生活在干燥气候中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皮炎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注意皮肤保湿。每天使用温和的保湿霜保养皮肤,尤其是在洗澡后,及时涂抹保湿产品,锁住皮肤表面的水分。此外,冬季干燥时,建议在家中使用加湿器,提高空气湿度。同时,选择透气、柔软的衣物,避免摩擦皮肤加重病情。其次,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对于已知会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如某些化学品、动物皮毛、花粉等,应尽量避免接触。家庭中可使用防螨床垫,减少室内过敏源。此外,每年建议到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自身过敏源,做好预防。第三,保持皮肤清洁但不过度清洁。适量洗澡可以保持皮肤清洁,但不宜过频繁。建议使用温水清洗皮肤,避免使用热水和碱性肥皂,以免破坏皮肤天然屏障。同时,选择温和的护肤品,避免含有酒精或香精成分的产品,减少皮肤刺激。最后,饮食营养要均衡。摄入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A、维生素C和锌等,有助于维持皮肤健康。此外,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品,如海鲜、坚果、辣椒等,减少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总之,皮炎并不可怕,只要积极面对病情,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治疗和日常护理,大多数皮炎患者都能够很快恢复。希望大家能够重视皮肤健康,预防和减少皮肤问题的发生。

陈琦主任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