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3个
视频

守护呼吸——慢性阻塞肺病与呼吸衰竭的生死较量

守护呼吸——慢性阻塞肺病与呼吸衰竭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生死</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较量</span>!
02:25

今天咱们聊聊藏在呼吸里的危险信号!您知道吗?咱们每一次呼吸都关系着全身的氧气供应,但有些疾病会让呼吸变成一场艰难的战役。 慢性阻塞性肺病就像给肺套了个塑料袋!患者会感觉胸口压着大石头,走几步路就喘不上气,连咳嗽都带着黏糊糊的痰。更危险的是,这个病可能悄悄引发呼吸衰竭——这时候血液里的氧气浓度会暴跌,就像手机电量突然掉到1%,而二氧化碳的含量却在慢慢升高,就像麻醉剂,让人出现意识状态改变,身体的器官都会报警! 医生们正在用多种手段打赢这场保卫战!吸氧、解痉、化痰、抗感染药物应用。持续吸氧不是简单的戴个鼻导管,而是要把氧气精准输送到肺泡里,就像给生锈的发动机重新注入润滑油,同时还要帮助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日常护理更要讲究!低盐低脂饮食能减轻心脏负担,血氧监测仪上的数字比黄金还珍贵。家属要特别注意患者嘴唇颜色,如果发紫就像红灯亮起,必须及时就医! 预防急性发作有诀窍!避开油烟和冷空气,戒烟比吃药更重要。建议患者每天做缩唇呼吸训练,像吹蜡烛那样慢慢吐气,能帮肺泡更好地工作。 记住!肺功能损伤是不可逆的,但科学治疗能让呼吸重新顺畅。下次复查记得带上这个呼吸训练记录本,咱们一起打赢这场呼吸保卫战!

韩涛副主任医师|江苏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八旬老人咳嗽背后的生死较量——慢性肺病遇上心脏衰竭!

八旬老人咳嗽背后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生死</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较量</span>——慢性肺病遇上心脏衰竭!
02:22

咱们今天要聊的这个病例特别典型,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爷子,咳嗽发烧没重视,结果直接住进了监护室。大家看这个胸片报告:肺里像塞了棉花似的,心脏肿得比正常大了一圈,这都是慢性肺病急性发作合并心衰的典型表现。 老爷子查血发现白细胞飙到将近28,是正常值的3倍多!C反应蛋白直接突破130,这说明身体正在经历严重的炎症风暴。这种级别的感染对年轻人都是考验,更别说心肺功能本就脆弱的老年人了。 大家注意看超声报告:肺动脉压力中度升高,二尖瓣关不严实,这是典型肺心病发展轨迹。长期缺氧导致肺血管收缩,心脏右心室拼命泵血累到衰竭,反过来又加重肺水肿,形成恶性循环。 治疗方案里用了激素甲泼尼龙,这是对付重症肺部炎症的双刃剑。既能快速压制免疫风暴,又有升高血糖、诱发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所以配合用了雷贝拉唑护胃,利伐沙班防血栓,每个环节都在走钢丝。 特别要提醒房颤患者:心跳忽快忽慢容易形成心房血栓。这位老人家用着抗凝药,但还是要警惕痰中带血、牙龈出血这些信号。咱们抗凝治疗就像开车,既不能刹车失灵,也不能油门卡死。 最后给慢性肺病患者划重点:每天监测脚踝是否浮肿,记录夜间憋醒次数。如果体重三天涨两斤,或者走平路都喘,这可能是心衰加重的警报。记住,肺和心脏是命运共同体,一个生病另一个迟早受牵连。 出院后要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呼吸道。雾霾天戴电动送风口罩,接种肺炎和流感疫苗。家里备个指氧仪,血氧低于93%别犹豫,马上就医。咱们既要防感染这个导火索,也要防心肺功能这个火药桶。 这次抢救用到了无创呼吸机支持,很多患者担心依赖性问题。其实就像爬山累了的登山杖,等肺功能恢复就能逐步撤离。关键是要抓住治疗黄金期,别让轻症拖成重症。 最后提醒子女们:老人家的"小毛病"往往是身体在求救。慢性肺病患者一旦出现食欲下降、嗜睡、胡言乱语,这可能是二氧化碳潴留的肺性脑病,必须立即送医。记住,预防永远比抢救更重要!

乔晓刚住院医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生死时速!脑卒中背后的多重危机——高龄患者如何闯过“生死关”?

<span style="color: #da4707">生死</span>时速!脑卒中背后的多重危机——高龄患者如何闯过“<span style="color: #da4707">生死</span>关”?
02:57

一位84岁老人突发缺血性脑卒中,血压飙升到200mmHg以上,后期相继出现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损伤!这些致命问题为什么会扎堆出现?更危险的是,长期高血压和糖尿病让血管像生锈的水管,随时可能爆裂。患者入院时已处于昏迷状态,无自主咳痰能力,伴随的颅内压增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增加误吸的风险,随着痰液的堆积,逐步出现肺部感染。感染才是这类患者最大的杀手!而治疗的主要手段就是开放气道,通畅引流痰液,并结合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配合乙酰半胱氨酸化痰,是在跟感染抢时间。高渗状态可能比中风更致命。随着脱水药物的应用,血钠逐步飙升,血液变得黏稠。应激状态导致患者的血糖进一步升高,这时候既要用胰岛素控糖,又要小心补液速度——补太快会心衰,补太慢会脱水,就像在钢丝上跳舞。那屈肝素和阿司匹林这对“抗凝搭档”最考验技术。既要防止血栓扩大,又要避免脑出血加重。医生每6小时就要查凝血功能,调整剂量就像调校精密仪器。这类危重患者的救治,需要ICU团队24小时待命。从呼吸机参数调整到每小时出入量计算,每个细节都关系到生死。另外要特别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这些可能是病情变化的信号。预防比抢救更重要!高血压患者每天早晚测压,糖尿病患者定期查糖化血红蛋白。记住“120”识别法:看1张脸是否对称,查2只胳膊是否平举无力,0(聆)听说话是否清楚。抓住黄金4.5小时,能大幅减少后遗症。

韩涛副主任医师|江苏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夺命脑出血——32岁小伙的生死警示!

夺命脑出血——32岁小伙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生死</span>警示!
02:42

您知道吗?现在年轻人得脑出血的病例越来越多!今天要讲的这位患者才32岁,突然出现剧烈头痛被送进ICU,检查发现是脑内血管破裂出血。这种病就像脑子里突然爆炸的炸弹,随时可能危及生命。大家看CT影像时发现的少量出血,其实就像往豆腐脑里倒了一勺辣椒油。脑组织非常娇嫩,这些血液会挤压正常脑细胞,引发头痛呕吐甚至昏迷。这时候医生会用甘露醇这种高渗溶液快速脱水,就像给肿胀的脑子做个紧急减压。患者还出现了胸腔积液,这可不是简单的"肺里进水"。当脑部受损时,神经系统紊乱会导致肺部血管渗透性改变,就像水管突然漏水。这时需要处理原发病,不能单纯抽液解决。现在重点说说高血压这个隐形杀手!患者使用的尼卡地平和乌拉地尔是强力降压药,相当于给血管上了双重保险。血压每降低10mmHg,脑出血风险就能减少一半!年轻人千万别觉得自己扛得住,熬夜加班后飙到180mmhg的血压真的会要命。康复期最关键的是控制血压这个元凶。建议年轻人每周至少测两次血压,记住130/80这个警戒线。饮食要少盐少油,配合适当运动,别让血管像老化的橡皮管一样脆弱。最后提醒大家:突然出现的爆炸性头痛、喷射状呕吐、单侧肢体麻木,这是脑出血的信号!记住黄金抢救时间有6小时,及时送医能大幅降低后遗症风险。健康无价,千万别拿年轻当赌注!

韩涛副主任医师|江苏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高血压遇上脑血管病——73岁大伯的生死警报!

高血压遇上脑血管病——73岁大伯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生死</span>警报!
03:22

今天要和大家聊一个真实的病例,一位73岁的大伯同时查出了高血压和脑血管病。大家知道吗?这两兄弟凑在一起可不简单,高血压会让血管承受的压力飙升,脑血管长期顶着高压工作,随时可能爆雷!大伯现在用的金纳多银杏叶滴剂,很多患者都问过这个药。这可不是普通银杏叶泡水,是经过提纯的神经血管保护剂。它既能给脑细胞送氧气,又能清理血管里的自由基,就像给大脑请了个全天候的清洁工加保安。用药细节要特别注意啦!每次2毫升的滴剂,必须用带刻度的药杯量准。早上8点、下午3点、晚上9点这三个时间点最容易记住。千万别图省事把三次的药量一次喝了,这可不是喝感冒冲剂!咱们的脑血管就像老房子的水管,既要防爆裂又要防堵塞。每天的盐量要控制在啤酒瓶盖一平盖的量,起床、蹲厕所这些动作都要慢半拍。记住三慢口诀:慢慢起、慢慢蹲、慢慢站。特别提醒服用银杏叶制剂的朋友,要远离阿司匹林这些抗凝药。前两天有位阿姨就是同时吃这两种药,刷牙时牙龈出血止都止不住。如果正在吃其他药,一定要提前和医生说清楚。大伯还有前列腺增生的问题,这可不是孤立的毛病。很多老年患者夜尿多,频繁起夜时血压波动特别危险。建议睡前3小时少喝水,床边备好坐便器,起夜时一定先坐床边缓1分钟。最后送大家一个血压自测口诀:量前静坐5分钟,手臂心脏要齐平,三次测量取平均,记录时间不能省。发现高压超过160或者低压持续100以上,别犹豫,马上就医!记住咱们的目标:把血压稳在安全线,让脑血管安享晚年。下期教大家三个护脑手指操,关注我,健康不迷路!

黄灵绣主治医师|杭州市上城区闸弄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