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521个
药品

克拉酸钾

其他
克拉<span style="color: #da4707">维</span>酸钾

简介:克拉维酸与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或替卡西林等联合,可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耳鼻喉科、呼吸道、尿路、皮肤软组织感染和某些腹腔感染、盆腔感染等。, 药物性状: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微臭;极易引湿。本品在水中极易溶解,在甲醇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在乙醚中不溶。, 药物适应症:克拉维酸与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或替卡西林等联合,可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耳鼻喉科、呼吸道、尿路、皮肤软组织感染和某些腹腔感染、盆腔感染等。, 药物不良反应: 克拉维酸每次250mg,每日3次,可发生腹泻,亦可出现恶心。, 如您在使用药品过程中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如不适严重或没有消除,请您及时就医。, 禁忌症: 青霉素皮试阳性反应者、对本品及其他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禁用。,

详情箭头
药品

溴铵

其他
匹<span style="color: #da4707">维</span>溴铵

简介:1.用于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症状(如腹痛、排便紊乱及肠道不适)的对症治疗。 2.用于与胆道功能障碍有关的疼痛及胆囊运动障碍。 3.用于钡剂灌肠前准备。, 药物性状:片剂为橙色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药物适应症:1.用于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症状(如腹痛、排便紊乱及肠道不适)的对症治疗。 2.用于与胆道功能障碍有关的疼痛及胆囊运动障碍。 3.用于钡剂灌肠前准备。, 药物不良反应: 1.本药耐受性良好,少数病人有腹部不适、腹痛、腹泻或便秘,偶见皮疹或瘙痒。 2.国外资料报道,个别患者在两餐之间口服本药后出现胃灼热和吞咽困难,内镜检查显示有急性的食管溃疡形成,停药即恢复。, 如您在使用药品过程中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如不适严重或没有消除,请您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 1.慎用:食管、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2.本药用于儿童的经验不足,建议儿童禁用本药。 3.孕妇禁用本药。 4.哺乳期妇女慎用本药。, 用药前,需告知您的医师或药师,您的过敏史、手术史、病史、正在使用的药品及采取的治疗;是否处于妊娠期、是否准备怀孕或处于哺乳期等相关信息。, 此药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或查看药品说明书。, 其他注意事项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 禁忌症: 1.对本药或溴化物过敏者禁用。 2.孕妇禁用。 3.儿童禁用。,

详情箭头
药品

地洛

其他
卡<span style="color: #da4707">维</span>地洛

简介:用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可单用或与其他降压药特别是噻嗪类利尿剂联用。用于心绞痛。也可用于有症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可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住院率,改善患者一般情况并减慢疾病进展,既可做为标准治疗的附加治疗,也可用于不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或没有使用洋地黄、肼苯哒嗪、硝酸盐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药物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 药物适应症:用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可单用或与其他降压药特别是噻嗪类利尿剂联用。用于心绞痛。也可用于有症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可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住院率,改善患者一般情况并减慢疾病进展,既可做为标准治疗的附加治疗,也可用于不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或没有使用洋地黄、肼苯哒嗪、硝酸盐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药物不良反应:1.偶见轻度头晕、头痛、乏力,特别是在治疗早期罕见抑郁、睡眠紊乱、感觉异常。2.治疗早期偶见心动过缓、直立性低血压,很少引起晕厥,少见外周循环障碍(四肢发凉)、水肿和心绞痛,可使原有间歇性跛行或有雷诺现象的患者症状加重个别患者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力衰竭加重。3.偶可诱导有哮喘或呼吸困难倾向的患者发病,罕见鼻塞。4.少见便秘和呕吐偶见胃肠不适(如腹痛、腹泻、恶心等)和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5.罕见排尿障碍、性功能减退有心力衰竭和弥漫性血管病变和(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肾功能损害,个别病例可出现肾衰竭。6.少见变态反应性皮疹,个别患者可出现荨麻疹、瘙痒、扁平苔藓样皮肤反应。可能发生银屑样皮肤损害或使原有的病情加重。7.可引起眼干罕见视觉障碍及眼部刺激感。8.偶见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9.由于本药具有受体阻断剂的特性,可使隐陡糖尿病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或使原有糖尿病的患者病情加重,并抑制反向葡萄糖调节机制。心力衰竭患者偶见本重增加及高胆固醇血症。10.偶见四肢疼痛,罕见口干。如您在使用药品过程中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如不适严重或没有消除,请您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1.对已用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控制病情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应慎用。2.伴有糖尿病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使用卡维地洛时,可能会使血糖难以控制。故在使用本药的开始阶段,应定期监测血糖并相应调整降糖药的用量。3.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在增加卡维地洛的剂量期间,可能使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加重,此时应增加利尿剂的用量,并在以上情况恢复前不再增加其用量。4.有支气管痉挛倾向的患者或在治疗中发现任何支气管痉挛的证据,均应及时减少其用量。5.停止卡维地洛治疗时,不能突然停药,伴有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应逐渐减少用量然后停药(1~2周)。6.该药可能掩盖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7.可能会增加患者过敏的机会或导致过敏反应加重,正在接受脱敏治疗的患者应慎用。8.嗜铬细胞瘤患者使用本药前,应先使用α受体阻滞剂。9.外周血管失调的患者(如有雷诺现象)应用卡维地洛可能会加重病情。10.本品可诱发心动过缓,如心率小于每分钟55次,须减量。11.卡维地洛与维拉帕米及地尔硫卓等钙通道阻滞剂或其他药物合用时,需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血压变化。用药前,需告知您的医师或药师,您的过敏史、手术史、病史、正在使用的药品及采取的治疗是否处于妊娠期、是否准备怀孕或处于哺乳期等相关信息。此药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或查看药品说明书。其他注意事项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 禁忌症:1.对本药过敏者。2.孕妇及计划妊娠的妇女。3.哺乳期妇女。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者。5.肝功能不全者。6.哮喘、伴有支气管痉挛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患者。7.严重心动过缓(心率低于50次)、窦房结综合征(包括窦房阻滞)、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8.严重心力衰竭,如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为Ⅳ级的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需要静脉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患者。9.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伴并发症。10.严重低血压[收缩压低于11.3kPa(85mmHg)]。11.手术前48小时内。,

详情箭头
药品

盐酸拉帕米

其他
盐酸<span style="color: #da4707">维</span>拉帕米

简介:口服适用于治疗:心绞痛:包括稳定型或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的心绞痛,如变异型心绞痛。心律失常:与地高辛合用控制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时的心室率,预防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反复发作。肥厚型心肌病。原发性高血压。静脉给药适用于治疗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可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转为窦性,或使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的心室率减慢, 药物性状:白色粉末,无臭。, 药物适应症:口服适用于治疗:心绞痛:包括稳定型或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的心绞痛,如变异型心绞痛。心律失常:与地高辛合用控制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时的心室率,预防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反复发作。肥厚型心肌病。原发性高血压。静脉给药适用于治疗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可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转为窦性,或使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的心室率减慢, 药物不良反应:多与剂量有关,常发生于剂量调整时。1.可见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心脏停搏偶见心衰或原有心衰加重、严重的血压下降和(或)直立性低血压。也有用药后出现心悸和心动过速等症状的报道。当血药浓度大于30/时,可引起心电图间期延长,延长程度与血药浓度成正比。此外,使用起搏器的患者在使用本药后可能会出现起搏和感受阈增高。仅在剂量调整不当或已有特定损害时,本药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可能超过其治疗效应。2.常见恶心、腹胀或便秘,偶见呕吐,个别病例出现肠梗阻。3.偶见头痛、眩晕、耳鸣、乏力、失眠、神经衰弱、精神抑郁、精神错乱、脑血管意外以及麻木、麻痹、感觉倒错等感觉障碍等。4.偶见红斑、瘙痒、风疹、斑丘疹、肢端红痛症,少见支气管痉挛。有个案报道用药后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和史-约综合征(-)。5.偶见可逆性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升高,可能是过敏性肝炎的表现。6.少见糖耐量减低,个别病例出现泌乳或泌乳素升高。老年患者长期用药偶可出现男性乳房发育,停药后可恢复。7.偶见面色潮红、皮肤发红,极少见皮肤或黏膜的点状或片状出血(紫癜)。有出现光照性皮炎的报道。8.偶见阳痿,罕见肌肉无力或肌肉关节疼痛,静脉给药尚有呼吸衰竭等。可能出现小动脉扩张导致的周围水肿。有用药后出现齿龈增生、齿龈炎及出血的个案报道,停药后可自行消失。9.如您在使用药品过程中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如不适严重或没有消除,请您及时就医。如您在使用药品过程中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如不适严重或没有消除,请您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1.心动过缓,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室性心动过速,轻度心力衰竭,轻至中度低血压,严重肝功能不全,肾功能损害,支气管哮喘,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颅内压增高者慎用。2.有报道,非对照性研究提示新生儿使用静脉给药的治疗效果与成人相似,但极少数新生儿和婴儿可发生致命性的严重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故儿童用药须谨慎。3.本药可通过胎盘屏障,妊娠早、中期禁用本药妊娠晚期不应使用本药,除非用药的益处大于其危险性。4.本药可经乳汁分泌,哺乳妇女用药期间应暂停哺乳。5.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血压,静脉给药或调整口服剂量时需监测心电图,本药可引起肝细胞损害,长期治疗时须定期检查肝功能,肝或肾功能损害者须严密监测血压、间期或药效过量的其他表现。6.其他注意事项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用药前,需告知您的医师或药师,您的过敏史、手术史、病史、正在使用的药品及采取的治疗是否处于妊娠期、是否准备怀孕或处于哺乳期等相关信息。此药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或查看药品说明书。其他注意事项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 禁忌症:1.对本药过敏。2.心源性休克。3.严重低血压(收缩压小于12kPa)。4.充血性心力衰竭(除外继发于室上性心动过速而对本药有效者)。5.左心衰。6.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动过缓。7.严重心脏传导功能障碍(如Ⅱ或Ⅲ度窦房或房室传导阻滞)。8.病窦综合征(已安装心脏起搏器并行使功能者除外)。9.预激综合征伴房颤或房扑(用本药偶尔可转复为窦性心律,但也可能使更多的心房冲动经旁路进入心室而增加心室率,甚至诱发室颤)。10.洋地黄中毒者禁用注射剂,以免导致致命性房室传导阻滞。,

详情箭头
药品

替卡西林-克拉

其他
替卡西林-克拉<span style="color: #da4707">维</span>酸

简介: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适应证为产β内酰胺酶的细菌所致下列感染:①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葡菌所致败血症。②克雷伯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铜绿假单胞菌或金葡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③金葡菌所致骨关节感染。④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金葡菌所致皮肤、软组织感染。⑤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柠檬酸杆菌属、阴沟肠杆菌、黏质沙雷菌、铜绿假单胞菌或金葡菌所致尿路感染(包括单纯或复杂性)。⑥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产黑色素拟杆菌所致妇产科感染。⑦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脆弱拟杆菌所致腹腔感染。, 药物性状: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 药物适应症: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适应证为产β内酰胺酶的细菌所致下列感染:①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葡菌所致败血症。②克雷伯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铜绿假单胞菌或金葡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③金葡菌所致骨关节感染。④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金葡菌所致皮肤、软组织感染。⑤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柠檬酸杆菌属、阴沟肠杆菌、黏质沙雷菌、铜绿假单胞菌或金葡菌所致尿路感染(包括单纯或复杂性)。⑥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产黑色素拟杆菌所致妇产科感染。⑦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脆弱拟杆菌所致腹腔感染。, 药物不良反应: 1.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胀、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2.皮疹、痛痒、药物热等过敏反应,注射局部红肿、疼痛、静脉炎以及头痛等。偶见剥脱性皮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过敏性休克和癫痫等严重反应; 3.实验室检查异常可见一过性ALT、AST、LDH、肌酐、尿素氮升高,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 , 如您在使用药品过程中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如不适严重或没有消除,请您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 1.用药前必须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内试验。如发生过敏性休克,应就地抢救,保持气道畅通、给与吸氧及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 2.肾功能不全患者应调整给药剂量。 3.本品应慎用于肝功能不全患者。 4.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均属妊娠期用药B类。 5.乳妇患者应用本品时宜暂停授乳。 6.在3个月~16岁儿童中应用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是安全的,小于3个月的婴幼儿中,尚缺乏足够的临床资料,不宜应用本品。 7.应用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时需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 8.部分应用β内酰胺类患者可出现出血症状,表现在血小板聚集力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尤多见于肾功能不全患者,疗程中如出现出血现象应停药。 9.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偶可致低钾血症,因此在治疗水、电解质失衡患者时需定期随访电解质; 10.每1g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含有103.6mg钠盐,用于限制钠盐摄入者需注意。 , 用药前,需告知您的医师或药师,您的过敏史、手术史、病史、正在使用的药品及采取的治疗;是否处于妊娠期、是否准备怀孕或处于哺乳期等相关信息。, 此药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或查看药品说明书。, 其他注意事项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 禁忌症: 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或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详情箭头
药品

阿莫西林克拉酸钾

其他
阿莫西林克拉<span style="color: #da4707">维</span>酸钾

简介:用于治疗对本药敏感但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或第一代头孢菌素耐药的产酶耐药菌引起的下列感染: 1.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鼻窦炎、咽炎。 2.下呼吸道感染,如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 3.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盆腔炎、淋病奈瑟菌尿路感染、软下疳、产后感染。 4.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如疖、脓肿、蜂窝组织炎、外伤感染。 5.骨和关节感染,如骨髓炎。 6.其他感染,如腹内脓毒症、败血症、腹膜炎、中耳炎、术后感染等。, 药物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混悬颗粒。, 药物适应症:用于治疗对本药敏感但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或第一代头孢菌素耐药的产酶耐药菌引起的下列感染: 1.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鼻窦炎、咽炎。 2.下呼吸道感染,如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 3.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盆腔炎、淋病奈瑟菌尿路感染、软下疳、产后感染。 4.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如疖、脓肿、蜂窝组织炎、外伤感染。 5.骨和关节感染,如骨髓炎。 6.其他感染,如腹内脓毒症、败血症、腹膜炎、中耳炎、术后感染等。, 药物不良反应: 1.本品耐受性良好。绝大多数不良反应轻微而短暂。最常见者为腹泻(9%)、恶心(3%)、皮疹和尊麻疹((3%)、呕吐((1%)。 2.不良反应发生率,尤其是腹泻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少见的不良反应有腹部不适、腹胀和头痛等。, 如您在使用药品过程中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如不适严重或没有消除,请您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 1.参见阿莫西林钠。 2.用本品前须做青霉素皮肤试验。, 用药前,需告知您的医师或药师,您的过敏史、手术史、病史、正在使用的药品及采取的治疗;是否处于妊娠期、是否准备怀孕或处于哺乳期等相关信息。, 此药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或查看药品说明书。, 其他注意事项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 禁忌症: 过敏反应,

详情箭头
文章

别让绞痛“绞”住你的!了解它、预防它、战胜它!

别让<span style="color: #da4707">心</span>绞痛“绞”住你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心</span>!了解它、预防它、战胜它!

别让心绞痛“绞”住你的心!了解它、预防它、战胜它!心绞痛是一种常见但常常被忽视的心脏问题,这种病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得更加普遍,尤其是在老年人中。本文希望提供详尽而深入的心绞痛知识,让每一位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并早期预防,有效治疗。根据相关的医疗资料,心绞痛的症状常常被普通人误认为是消化不良或心理压力大。这种病症主要表现为胸部的压榨性疼痛,通常持续几分钟,常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作。心绞痛一般提示着冠状动脉有阻塞或狭窄,如果不及时诊治,可能引发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心绞痛——了解它的根源心绞痛的主要原因是心肌缺血,即心脏的冠状动脉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和养分给心肌。这往往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直接相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动脉壁内脂质物质的堆积,逐渐形成斑块,导致动脉管腔狭窄或堵塞,从而限制血液流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及缺乏运动等。此外,家族史和性别也是重要的风险因素。男性在中年后、女性在绝经后患病风险显著升高。这些危险因素的堆积最终导致了冠状动脉的部分或完全阻塞,使得心肌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从而引发心绞痛。心绞痛带来的潜在危害有多大?心绞痛不仅仅是暂时的胸痛,其背后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如果没有及时控制和治疗,心绞痛可恶化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甚至是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即我们所俗称的“心脏病发作”,意味着心肌细胞因为长期缺血或完全缺血而遭受不可逆转的损伤。多项研究指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心肌梗死发生率高达20%-30%。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中,未及时治疗的心肌梗死死亡率更是显著高于一般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绞痛若不加以重视和治疗,其潜在危害无疑堪比一个“定时炸弹”,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心绞痛的有效治疗方案心绞痛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通常是首选,它包括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缓解症状,改善心脏供血。在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通过导管和球囊,直接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并可能植入支架保持血管通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通常针对病变严重的患者,通过移植血管构建新的血液通路,绕开狭窄或堵塞的冠状动脉,从而改善心肌供血。如何预防心绞痛?心绞痛的高危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病史的人群。预防心绞痛最有效的方法是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这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均衡饮食应包含丰富的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减少红肉和饱和脂肪的摄入。适量运动每周应不少于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其次,定期体检,监控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最后,要注意心理健康。心理压力和抑郁情绪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如有心理问题,不妨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当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症状时,务必尽早就医,避免延误病情。未来的心血管病防治——前景广阔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基因检测和个体化医疗正在逐渐应用于临床,通过精准诊断和特异性治疗,使得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更为高效。此外,生物工程学的发展,如干细胞疗法和组织工程技术,也为心肌修复和再生带来了新的希望。对于普通患者而言,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和家属密切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心态有助于优化生活质量,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家属的支持和关爱对于患者战胜疾病同样至关重要。家属应了解心绞痛的基本知识,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患者出现严重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就医。同时,为患者创造一个温暖、宽松的家庭环境,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 引用文献 张伟. 心绞痛的临床诊治进展[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 25(3): 124-128. 李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及防治[J].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7): 678-683. 王芳, 李明. 心绞痛的药物治疗及预防措施[J]. 中国药学杂志, 2018, 29(10): 842-846. 赵霞. 心绞痛的常见症状及诊治方法[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

王海龙主任医师|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