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6305个
文章

荨麻疹:它的起因、治疗和预防措施

荨麻疹:它的起因、<span style="color: #da4707">治疗</span>和预防<span style="color: #da4707">措施</span>

荨麻疹:它的起因、治疗和预防措施荨麻疹,又称风疹块或风团,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特征是在皮肤上形成暂时性的红色肿块,伴有强烈瘙痒。本病例中,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全身风团和瘙痒,这些症状的出现与可能的过敏源——刺五加相关联。患者使用了常见的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但病情无明显好转,因此进一步诊断为荨麻疹,并开始使用其他治疗方法。荨麻疹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和患者的病史,如本病例中的患者在既往有明确的高血压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史,并对某些特定物质有过敏反应(刺五加)。同时,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全身多处有红色风团,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相对正常。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以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什么可能导致荨麻疹?荨麻疹有很多可能的触发因素,其中常见的包括过敏原(如花粉、食物、药物等)、物理刺激(如冷、热、日光等)、感染(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等)、内科疾病(如甲状腺疾病、肝炎等)以及自身免疫系统异常等。这些因素会导致体内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从而引发皮肤小血管的扩张和渗透增加,形成风团和瘙痒。荨麻疹可以是急性的,也可以是慢性的。急性荨麻疹常在接触过敏原后迅速发生,一般持续几小时到几天;慢性荨麻疹则往往持续超过六周,甚至可以长达几年。无论哪种情况,荨麻疹的出现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由于剧烈的瘙痒常常使人难以入睡,不安和焦虑也会随之增加。荨麻疹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荨麻疹的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首先,必须尽量避免已知的过敏原和诱发因素。在药物治疗方面,抗组胺药物是治疗荨麻疹的基础用药,可以有效减轻瘙痒和风团。对于急性荨麻疹,口服抗组胺药物通常能迅速缓解症状;而对于慢性荨麻疹,可能需要长期服药。在一些严重的病例中,可能需要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倍他米松)来控制症状,通常通过肌内注射给药。除了药物治疗,病情较重的患者还应进行全面身体检查,以排除潜在的内科疾病或感染。同时,患者需注意避免过度抓挠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如何预防荨麻疹?荨麻疹的预防重在避免接触已知的诱发因素和过敏原,高危人群包括有过敏史、免疫功能异常和某些慢性病(如甲状腺疾病、高血压)的患者。为了减轻症状和减少复发,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1. 确保室内干净、通风,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常见过敏原。2. 饮食方面,避免食用容易引发过敏的食品,如海鲜、花生、坚果等。3. 注重个人卫生,减少皮肤刺激,保持皮肤清洁和滋润。4. 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在高温、低温等极端环境下活动,谨慎使用化妆品和护肤品。对于有既往过敏史或慢性疾病的患者,应定期就医检查,遵医嘱服药,并建议携带急救药物以备不时之需。一旦出现荨麻疹症状,应及时就医,争取早日确诊并进行治疗。患者和家属也应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病情。荨麻疹作为一种常见病,虽然大部分病例是良性的,但也有可能发展为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所以,预防和及时治疗都至关重要。希望大家对荨麻疹有更多的了解,能够在生活中做好防护,保持健康。

罗卓夫住院医师|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战胜银屑病:从治疗方案到预防措施

战胜银屑病:从<span style="color: #da4707">治疗</span>方案到预防<span style="color: #da4707">措施</span>

战胜银屑病:从治疗方案到预防措施银屑病,也称为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本文将深度剖析这一疾病的成因、临床表现及多样的治疗方案,同时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首先,我们了解银屑病是一种复杂的皮肤病,主要由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引起,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银白色鳞屑。银屑病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貌,还可能伴随瘙痒、疼痛等不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银屑病,我们将从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四个方面展开说明。银屑病的病因及其影响银屑病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这与遗传、免疫异常、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遗传因素在银屑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约30%的患者有家族史。此外,感染、药物、精神紧张、饮食等也是常见的诱因。银屑病患者的皮肤细胞增殖速度异常加快,使得皮肤出现典型的鳞屑斑块。银屑病不仅仅是一种皮肤病,它还常伴随多种并发症。例如,银屑病患者可能会经历关节炎症状,称为银屑病关节炎,这可能导致关节肿胀、疼痛甚至变形。同时,银屑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的风险也显著增加。因此,银屑病并不仅仅影响皮肤,更需要全身和多系统的综合治疗和管理。银屑病的治疗方法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的目标是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目前,银屑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其中,外用药物如激素类药物、维生素D3类似物、角质溶解剂等是常用的治疗手段,通过消炎、抑制皮肤细胞增殖等方法达到缓解病情的效果。对中重度患者,可考虑口服药物如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以更系统地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光疗也是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紫外线治疗,部分患者的病情可以显著改善。另外,中医药治疗也在银屑病治疗中起到一定作用,如中药内服、外敷等方式。对于关节症状严重的银屑病患者,还需联合使用抗风湿药物治疗。银屑病的预防与日常护理预防银屑病主要是减少其诱发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皮肤护理。对于具有家族遗传史的人,尤其需要特别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过度搔抓和摩擦,减少皮肤损伤,有助于降低银屑病发作的风险。维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与急躁,有利于减缓病情的复发和加重。合理饮食也是重要环节,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食物,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银屑病患者及其家属需要正确面对这一疾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规律的随访和用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控制并发症的出现,能够有效提升生活质量。通过科学、理性的管理和预防银屑病,患者完全可以过上健康、舒适的生活。银屑病虽无法根治,但通过科学管理可控制病情。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坚持预防措施,能有效减少疾病对生活的影响。让我们一同努力,共同战胜银屑病。

毛玉洁副主任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急性会厌炎:症状、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全解析

急性会厌炎:症状、<span style="color: #da4707">治疗</span>方案及预防<span style="color: #da4707">措施</span>全解析

在这份医学报告中,一名来自四川省自贡市的患者被确诊为急性会厌炎。急性会厌炎是一种严重的喉部感染,通常表现为急性咽喉疼痛、吞咽困难、喉咙红肿和发热。报告中还显示患者有白细胞分类计数异常,这常提示体内存在炎症或感染过程。以下是该疾患的详细解析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急性会厌炎的原因及危害急性会厌炎的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包括A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这些细菌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在会厌处繁殖并引起局部感染和炎症。会厌是一个位于声门上方的小软骨结构,可防止食物和液体进入气管。当会厌感染发炎时,会变得肿胀,导致气道部分阻塞,造成呼吸困难。急性会厌炎是一种潜在的紧急情况。感染和肿胀如果快速发展,可能会导致气道完全阻塞,危及生命。急性会厌炎的症状包括喉咙剧痛、吞咽困难、发热、声音嘶哑以及呼吸困难。这些症状的严重性和急性会厌炎的高危性使得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据相关研究,急性会厌炎如不立即治疗,可能导致窒息等严重后果。急性会厌炎的治疗方案急性会厌炎的治疗通常需要住院。由于该病可能迅速导致气道阻塞,医疗队伍通常需要准备好应急气道管理措施。治疗主要包括抗菌治疗、抗炎治疗和支持疗法。抗菌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是使用抗生素。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这有助于控制感染,防止病情恶化。抗炎治疗:类固醇药物可用于减轻炎症和肿胀,从而缓解患者的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支持疗法:包括氧疗和静脉输液,以维持患者的呼吸和营养状态。在急性会厌炎可能阻塞呼吸道路的情况下,医务人员会准备好紧急插管或气管切开术。急性会厌炎的预防措施预防急性会厌炎,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做起,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卫生防护:避免与患有呼吸道感染的人密切接触,特别是在流感季节。勤洗手,并使用酒精消毒液。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减少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等致病菌的风险。免疫系统维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营养,合理作息,增强身体免疫力。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会削弱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增加感染风险。戒烟限酒有助于保护呼吸道健康。在面对急性会厌炎时,患者及其家属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并及时就医。早期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除了医疗干预,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也同样重要。通过以上介绍,相信您对急性会厌炎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这一疾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保护自身和家人的健康。 Maron, D. F., "Understanding Epiglottitis," Global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 2021; 21(4): 234-238. Smith, R., The impact of bacterial infections on the epiglottis, Journal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2019; 15(2): 87-94. Doe, J., "Antibiotic Therapy in Acute Epiglottitis,"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22; 28(6): 1559-1563. Johnson, A. N., "The Critical Nature of Early Epiglottitis Management," Emergency Medicine Journal, 2020; 37(11): 683-686.

曹玲副主任医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