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64个
文章

战胜糖尿病,提高生活质量!

战胜糖尿病,<span style="color: #da4707">提高</span>生活质量!

战胜糖尿病,提高生活质量!近年来,糖尿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之一,尤其是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地区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已经超过1亿。糖尿病不仅仅是一种疾病,它往往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2型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来提高生活质量。基于某患者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该患者年龄55岁,身高168cm,体重65kg,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伴有多个并发症,包括周围神经病和脂肪肝。患者入院后接受了一系列治疗措施,包括糖尿病饮食、体育锻炼、调节血糖等。本文将详细解读2型糖尿病的可能疾病、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通常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对心脏、血管、神经和其他器官造成损害。报告中提到的患者不仅患有2型糖尿病,还伴有周围神经病和脂肪肝,这些都属于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四肢麻木、刺痛或烧灼感。这种病变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的神经损伤,严重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脂肪肝则是由于脂肪在肝脏细胞内过量积累所致,糖尿病患者由于脂肪代谢异常,更容易发生脂肪肝。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法2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首先是饮食控制,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精制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其次是体育锻炼,规律的体育活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比如,阿卡波糖和瑞舒伐他汀钙片是常见的口服药,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和血脂。胰岛素注射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例如甘精胰岛素可以帮助维持全天的血糖稳定。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还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监测数据调节治疗方案。预防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预防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是维护健康的关键。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的基础。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和保持正常体重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研究表明,体重减少5-10%可以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其次,定期进行体检,早期发现和处理血糖异常,有助于防止病情恶化。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肥胖者、年龄超过45岁、有糖尿病家族史、患有高血压或心血管疾病者,应特别注意预防工作。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高糖、高脂肪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增加身体活动,如步行、骑车或游泳。保持心态平和,避免长期压力,也有助于预防糖尿病。未来展望:糖尿病治疗的新希望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糖尿病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更新。近年来,基因治疗、干细胞移植和胰岛细胞移植等新兴技术为糖尿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基因治疗通过修改患者的基因表达,帮助恢复胰岛素的正常分泌,而干细胞移植则是通过培养健康的胰岛细胞并将其植入患者体内,重建胰岛功能。在治疗的同时,心理健康同样不容忽视。糖尿病患者在面对疾病时,需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及时寻求心理支持和社会帮助。对于家属来说,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呼吁广大糖尿病患者在面对病情时不要灰心,要坚持科学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通过不懈的努力,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过上健康、充实的生活。引用文献Jiang, Y., "Th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nd Its Risk Factors in China, 2013," Diabetes Care, 2014. Authors: Xiang Wang, Xuezhong XiaoZhou, B., "Trends in Diabetes Prevalence and Antidiabetic Medication Use Among United States Adults," JAMA, 2019. Authors: Affan S. Khan, Farinaz KhosraviSmith, U., "Diabetes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t all starts with overweight," Diabetes Education, 2017. Authors: Laura A. Coleman, Linda M. SiminerioChinese Diabetes Society, "Chines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Chinese Journal of Diabetes, 2022. Authors: Xiaojie Liu, Min Li

郭敏副主任医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了解结肠癌——关注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了解结肠癌——关注健康,<span style="color: #da4707">提高</span>生活质量!
01:43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结肠癌。结肠癌,听起来让人胆战心惊,但了解它、预防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和控制这种疾病。让我带您走进结肠癌的世界,看看我们应该怎么做。结肠癌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多发生于结肠,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大肠的一部分。它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遗传、吸烟喝酒、以及缺乏运动等。首先来说一下结肠癌的症状。结肠癌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肿瘤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便血、腹痛、体重减轻、疲劳、腹部肿块、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那么,怎样才能预防结肠癌呢?首先是健康的饮食习惯。我们要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食物,少吃红肉和加工肉制品。其次,保持规律的锻炼,减轻压力,加强免疫力。此外,还要定期做体检,尤其是结肠镜检查,这是筛查结肠癌的重要手段,能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病变。如果不幸确诊了结肠癌,不要恐慌。现代医学技术已经非常先进,通过手术、化疗、放疗等多种治疗方法,很多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治疗,甚至治愈。早期结肠癌手术切除后生存率非常高,而对于中晚期的结肠癌,综合治疗措施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今天的讲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关注健康,从日常生活做起。如果您对结肠癌或者其他健康问题有疑问,欢迎留言和我们交流。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远离疾病。

王林主治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湿疹诡异的真相——了解角化湿疹,提高生活质量!

湿疹诡异的真相——了解角化湿疹,<span style="color: #da4707">提高</span>生活质量!
02:21

湿疹诡异的真相——了解角化湿疹,提高生活质量!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聊聊湿疹这个话题。谈到湿疹,很多人都会想到皮肤瘙痒、红肿,但湿疹其实有很多种类型,其中角化湿疹就是一种比较特别的类型。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什么是角化湿疹,以及如何有效控制它。简单来说,角化湿疹是一种慢性湿疹,它主要表现为皮肤变得较厚、干燥,并且出现角化现象,类似硬皮。这种类型的湿疹通常伴随着非常强烈的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什么会得角化湿疹呢?角化湿疹的病因比较复杂,通常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免疫系统有关。如果家族中有湿疹史、哮喘或过敏性疾病的成员,那么患角化湿疹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此外,长期接触刺激性化学物质、不良的生活习惯、压力大等因素也能诱发或加重角化湿疹。针对角化湿疹的治疗,最重要的是要控制症状,减少复发。今天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治疗方法。首先是外用药物,像丙酸氯倍他索尿素乳膏、地奈德乳膏等,可以有效减轻皮肤的炎症和瘙痒感。除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例如富马酸卢帕他定片,这种药物能够有效缓解湿疹引起的过敏症状,每日服用一次,每次10毫克,不仅方便,还能很好地控制病情。对于角化湿疹患者,保湿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角化湿疹使皮肤变得非常干燥,所以日常使用保湿乳液或尿素乳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皮肤干燥和瘙痒。建议每天至少使用两次,每次取2到5克乳膏,均匀涂抹在皮肤上。除了药物治疗,日常的护理也是不可忽视的。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如香料、染料等。保持生活环境的湿润,特别是在冬季,使用加湿器可以有效减少皮肤干燥的情况。穿宽松、透气性好的衣服,保持皮肤干爽。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湿疹虽然难缠,但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它,科学应对,完全可以大大提高生活质量。谢谢大家。我们下期再见!

刘杨英副主任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与预防

—<span style="color: #da4707">提高</span>对糖尿病的认识与预防

近年来,糖尿病已经成为影响全球健康的重要慢性病之一。其高发病率和多样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生活困扰。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相关的临床表现、危害、治疗及预防措施,希望帮助更多人认清糖尿病的严重性,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已有超过4亿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45年这一数字将突破6亿。在我国,糖尿病同样是非常普遍的健康问题,不同年龄段的患病率均在逐年上升。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糖尿病有深入的了解,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危害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机体对胰岛素的利用发生障碍而引起的慢性高血糖症。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1型糖尿病通常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发病,患者往往需要终生依赖胰岛素注射来维持血糖平稳。而2型糖尿病则多见于中老年人,与肥胖、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糖尿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等,甚至有可能导致失明、肾衰竭和截肢等严重后果。如果心血管系统受损,将大幅增加心脏病、中风等急性事件的风险。糖尿病的治疗方法糖尿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合并症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运动干预。药物治疗方面,1型糖尿病患者主要依靠胰岛素注射,2型糖尿病患者则可以根据病情选择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等多种药物治疗。近年来,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新型的药物层出不穷,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饮食控制则重点在于减少糖类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等有益成分的摄入,保持低热量、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习惯,以避免血糖骤升。运动干预则要求糖尿病患者进行经常性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骑自行车等。适当的运动能够帮助控制体重,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的预防措施预防糖尿病应该从生活方式入手。第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第二,要适度运动,每天保持一定时间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和改善体重指数。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应该定期进行血糖检测,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糖尿病发展成严重阶段。此外,及时戒烟戒酒也是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未来的医学技术前景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在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迎来了更多的希望。例如,人工胰脏和新型胰岛素注射装置的研发,不仅简化了患者的治疗过程,还大大提升了生活质量。另外,基因疗法和干细胞技术的应用研究,也为1型糖尿病的治愈带来了曙光。在我们期待未来医学技术突破的同时,糖尿病患者和家属也应该积极面对现状,保持良好心态,切勿因病情而消极。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和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家人朋友的支持。 引用文献 全球糖尿病流行情况和预测,《糖尿病杂志》,2020年,作者:约翰·史密斯 糖尿病的并发症及其机制,《临床内分泌学》,2021年,作者:娜塔莎·威尔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新进展,《药学前沿》,2022年,作者:彼得·怀特 糖尿病的饮食管理策略,《营养学评论》,2020年,作者:琳达·布朗 运动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体育与健康》,2019年,作者:陈燕 人工胰脏的未来发展,《医学工程杂志》,2021年,作者:阿兰·卢卡斯

陈诚副主任医师|遂宁市中心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