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09个
视频

急需手术解决

急需<span style="color: #da4707">手术</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解决</span>!
02:56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健康小导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一个其实很常见但是被很多人忽视的小病——急性阑尾炎!为什么要聊它呢?因为它可是个潜在的“腹痛大boss”,不好好处理,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 急性阑尾炎主要表现是什么呢?最典型的就是突然出现的右下腹疼痛。起初,可能只是在上腹部或者肚脐周围感到隐隐作痛,但不久后疼痛会移向右下腹。如果你发现疼痛时轻时重,但一直不消失,还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那八成可能就是“它”来了。 那急性阑尾炎为什么会出现呢?它的罪魁祸首是阑尾腔内的堵塞,比如受到粪石、异物或者过多的胃肠分泌物堵住了阑尾开口,导致细菌感染,引发炎症。这种炎症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是轻微的不适,但病情加重后,疼痛会变得越来越剧烈,必须尽快手术来解决。 有的患者可能会问了,手术难不难,风险大不大呢?其实现在的医学技术非常先进,像这种急性阑尾炎通常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这是一种微创手术,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伤口也很小,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也会更小。如果您得了急性阑尾炎,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的专业医生治疗,跟随医生的建议进行手术。 还有点需要大家注意,如果拖延不治或者试图用止痛药自己缓解,可能会导致阑尾脓肿,甚至恶化成腹膜炎,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所以如果你有右下腹剧痛或者感觉身体不适,务必要及时就医,别自己乱用药。 当然啦,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是预防阑尾炎的好办法!多吃纤维,保持肠道畅通;平时注意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都是对阑尾健康的保护措施。 今天,我们的科普就到这里啦。如果你觉得这个视频对你有帮助,记得转发给身边的朋友。关注我们,让我们一起了解更多健康知识,守护全家的健康!

马淑娟副主任医师|丹阳市妇幼保健院
详情箭头
视频

胆囊结石不可怕——微创手术轻松解决

胆囊结石不可怕——微创<span style="color: #da4707">手术</span>轻松<span style="color: #da4707">解决</span>!
02:15

朋友们好呀!今天咱们聊聊胆囊结石这个常见病。很多中老年朋友体检发现胆囊结石都会紧张,其实只要及时治疗完全没问题。就像咱们今天这位患者,通过腹腔镜手术半小时就解决了问题。 胆囊就像个小口袋挂在肝脏下面,专门储存胆汁帮助消化。但要是胆汁成分失衡,就会形成这些"小石头"。它们可能堵住胆管引发剧烈疼痛,长期刺激还会导致慢性胆囊炎,就像病例里这位朋友的情况。 现在治疗胆囊结石主要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医生只需要在肚子上打3个钥匙孔大小的洞,用精密器械就能完整切除胆囊。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出血少、恢复快,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 手术中咱们采用了全麻加穴位电刺激的复合麻醉。这个组合既能保证手术无痛,又能减少麻醉药用量。术后患者苏醒快、恶心呕吐反应少,特别适合中老年朋友。 术后要注意清淡饮食,前三个月尽量少吃油炸食品和蛋黄。其实胆囊切除后胆管会代偿性扩张,慢慢就能正常消化了。定期复查B超,保持规律作息,完全不影响生活质量。 发现胆囊结石千万别拖着!直径超过2厘米、合并糖尿病、或者反复发作的朋友,建议尽早手术。现在微创技术非常成熟,早治疗才能避免引发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 最后提醒大家,40岁以上、肥胖、爱吃油腻食物的朋友是胆囊结石高发人群。每年做个肝胆B超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健康生活从预防开始,咱们一起守护消化系统健康!

沈海燕主治医师|南京市六合区中医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77岁还能手术!结肠恶性肿瘤如何解决

77岁还能<span style="color: #da4707">手术</span>!结肠恶性肿瘤如何<span style="color: #da4707">解决</span>?
02:16

大家好,我是您的健康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很多人都关心的话题——结肠恶性肿瘤。什么是结肠恶性肿瘤?它严重吗?今天我就用一个真实的病例来为大家讲解。 结肠恶性肿瘤呢,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也就是我们平时可能听说的“结肠癌”。这种疾病的发生原因往往与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以及遗传因素相关。有数据显示,年纪越大,发病的几率也随之增加。这次我们的患者是一位77岁的老年男性。他一个月之前开始发现自己的大便出血,有点让人担心的是,他的体重还下降了10公斤,这是一个红灯信号,一定不能忽视这种情况。 这位患者来到医院之后,我们的医生为他做了检查,胃肠镜显示为“结肠癌”。最终确诊为结肠恶性肿瘤,并采取了手术治疗。幸运的是,这次手术采用了腹腔镜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这种手术方式相对微创,对老年患者的身体负担更小,恢复起来也快。手术最终用了不到4个小时,非常顺利。 很多人会问,70多岁的老人做手术会不会太危险啊?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吓人。现代医学下,像这位患者,虽然有高血压、脑梗病史,但经过医护人员术前的精心评估和准备,手术风险是被严格把控的。而且麻醉医生会时刻监测患者的心肺功能,保障安全。 有的人可能会担心术后的恢复问题。不用太担心,我们的患者术后尿量充足,失血量也只有50ml,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术中和术后都没有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如果家中有老年人也发现了类似肠道异常的症状,一定要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尽早解决问题。 那么怎么预防结肠恶性肿瘤呢?日常要注意以下几点: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减少高脂肪、高腌制、高加工类食品的摄入。适当运动,保持体重也是非常重要的。而50岁以上的人最好定期进行肠镜检查,这是目前发现早期肠癌最有效的手段。 医学的发展为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希望。不要因为年纪大就放弃治疗,每一个生命都值得珍惜。如果有类似的症状或者疑问,一定要及时就医哦!感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下次再见。

杨春主治医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微创手术轻松解决

微创<span style="color: #da4707">手术</span>轻松<span style="color: #da4707">解决</span>
02:15

今天咱们聊聊年轻女性常遇到的乳房健康问题。像病例里这位25岁姑娘发现的乳房肿物,其实80%都是良性的纤维腺瘤或囊肿,大家不用太紧张。这种肿块摸起来像会滑动的橡皮球,边界清楚,多数是激素变化引起的哦。 发现肿块千万别自己乱揉乱按!专业医生会通过乳腺B超和钼靶检查来判断性质,必要时做个穿刺活检。就像病例里这位患者,及时选择乳房象限切除术,既能完整切除病灶,又能最大限度保留正常乳腺组织,切口只有3-5厘米呢。 手术中用的全麻方案特别安全,像瑞芬太尼、丙泊酚这些麻醉药代谢很快,术后两小时就能清醒。麻醉团队全程监测着血氧、血压、电解质这些指标,还有专业设备实时分析血气数据,确保手术安全平稳。 术后恢复期要注意什么呢?建议穿无钢圈运动内衣减少压迫,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1个月。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深色蔬菜,每天适当散步促进血液循环。最重要的是坚持每半年做一次乳腺复查,咱们既要治好现在的肿块,更要守护长远的健康! 最后提醒年轻姑娘们:每月月经结束后3天记得自查乳房。手指并拢平摸整个乳房,特别注意外上象限这个高发区域。发现鹌鹑蛋大小的硬块、乳头溢液或者皮肤凹陷,别犹豫!马上到乳腺专科就诊,早发现早治疗才是王道!

张颖副主任医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快速解决急性鼻炎!让您轻松呼吸!

快速<span style="color: #da4707">解决</span>急性鼻炎!让您轻松呼吸!
03:16

大家好,我是您的医生。今天我要和大家聊一聊一种非常常见但又常常被忽视的疾病——急性鼻炎。这个时候很多人都可能会遇到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其实,这些症状很有可能是急性鼻炎的表现。那么什么是急性鼻炎呢?急性鼻炎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感冒”。它通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的病毒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等。多数人都会在秋冬季节或气候变化时更容易患上这种疾病。患者所在的上海市、秋冬季节尤其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急性鼻炎听起来好像并不严重,但它的确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比如急性鼻咽炎、变应性结膜炎,甚至中耳炎。比如我们的患者,他不仅患有急性鼻炎,同时也有一些五官科的其他问题。对于急性鼻炎的诊断,我们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检结果,必要时可以进行一些辅助检查。比如有的患者会出现鼻腔红肿、鼻涕增多,或者伴有喉咙痒、咳嗽等症状。特别是老人和孩子,这些症状会更为明显,因为他们的免疫力相对较弱。那么怎么样才能快速缓解急性鼻炎的症状呢?首先,你可以使用一些非处方药物来缓解症状,比如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等。比如散风通窍滴丸,可以用于鼻塞、流鼻涕的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也可以使用一些鼻喷剂来减轻鼻塞的症状。当然,对于慢性疾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特别注意急性鼻炎的治疗,因为治疗药物有时可能会影响原有疾病的管理。我们的患者就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因此在用药时要尤为谨慎。总之,急性鼻炎虽然常见,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如果出现了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治疗。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些知识,正确面对和处理急性鼻炎的问题。我是您的医生,感谢大家的观看。希望这些知识能对您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健康生活,远离鼻炎困扰!

薛闪闪主治医师|上海市杨浦区控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详情箭头
视频

医生来帮你解决

医生来帮你<span style="color: #da4707">解决</span>
01:37

大家好,我是神经内科的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让很多中年人头疼的问题——失眠和焦虑。就像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位50岁患者一样,她有着失眠和焦虑的症状已经有两个月了。相信不少朋友也有过类似的困扰。失眠和焦虑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甚至是家庭琐事多。尤其是像这位患者一样,已经50岁,正在经历更年期,身体和情绪的波动会比较大。失眠就是晚上睡不着,翻来覆去;焦虑呢,就是天天心里像揣着只小兔子,总是不安。从临床检查来看,这位患者的身体状况总体还是不错的。血压120/82 mmHg,体温36.3°C,神志清楚,四肢活动正常,没有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等症状。月经也是规律的,生育过子女,目前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可以说,身体健康的基础条件是很好的。那么,对待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首先,要放松心情,调整心态。失眠焦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尝试一些放松的方法,比如深呼吸、冥想、听轻音乐等,帮助自己渐渐进入睡眠状态。饮食上也要多加注意,不要喝太多咖啡、茶之类刺激神经的饮品。可以选择一些助眠的食物,比如牛奶、香蕉、燕麦等。这些食物可以帮助你释放更多的褪黑激素,提高睡眠质量。记住,吃得健康也是睡得好的关键。对于药物治疗方面,这位患者我们推荐了百乐眠胶囊和唑吡坦片,用药时一定要注意遵循医嘱,每次10mg,每日2次。这里要提醒大家,药物只是帮助你调整生物钟和缓解症状,不是长久之计,不能过于依赖。最后,想说的是,不管失眠和焦虑多么让人难受,大家一定不要自己扛。如果症状持续加重,请务必及时到医院就诊,和医生沟通。健康问题不能拖,早发现早治疗才是王道。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朋友也在被失眠和焦虑困扰,不妨试试这些方法。关注我们的频道,我们下期再见!

张颖主任医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失眠与焦虑:双重困扰,如何解决

失眠与焦虑:双重困扰,如何<span style="color: #da4707">解决</span>?

在现代社会中,失眠和焦虑已经成为许多人无法忽视的健康问题。近日,一位47岁的女性患者来到医院,诉说多年的失眠和焦虑困扰。这不仅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也对她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本文将详细探讨失眠和焦虑的关系,可能的治疗方案,以及预防措施,帮助您有个全面的了解。失眠与焦虑:互为因果的双重困扰失眠和焦虑经常一起出现,形成恶性循环。焦虑会导致人难以入睡,而长期失眠又会加重焦虑症状。据统计,约有50%的失眠患者也同时患有焦虑症。这种互为因果的关系,使得患者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根据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的数据,失眠在美国成年人的发生率高达30%-35%,而其中约有10%-15%的患有慢性失眠症。中国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数据显示,约有15%的中国成年人受到失眠困扰。长期失眠不仅会导致白天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还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诊断与治疗:多层次的综合治疗对于失眠和焦虑的治疗,通常需要多角度的方法。单纯的药物治疗可能无法彻底解决问题。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针对失眠和焦虑的药物主要包括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和安眠药。比如在本案例中使用的奥氮平、艾司唑仑和盐酸帕罗西汀等药物,都是常见的治疗失眠和焦虑的药物。这些药物通过调节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帮助改善情绪和睡眠质量。2. **认知行为疗法(CBT)**:这是目前认为最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之一。CBT针对失眠的主要方法是‘CBT-I’,通过改变患者对失眠的认知和行为,帮助其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3. **生活方式的调整**:规律的作息、适度的运动、健康的饮食以及避免刺激性饮料(如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对缓解失眠和焦虑都有帮助。预防措施:未雨绸缪,减少发病率预防失眠和焦虑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针对高危人群,如长期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的人群,以下是一些推荐的预防措施。1.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按时上床和起床,即使在周末也尽量遵循这一规律。这样可以帮助身体建立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2. **减少电子设备使用**:临睡前避免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蓝光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延迟入睡时间。3. **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瑜伽、冥想等放松训练,可以有效缓解身体和心理的紧张状态,帮助入睡。4. **适度锻炼**:每日进行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可以帮助调节情绪和提高睡眠质量。面对疾病:保持积极心态与支持对于已经患有失眠和焦虑的患者来说,除了药物和心理治疗,保持积极的心态也非常重要。患者可以尝试通过参加心理支持小组,寻求家庭和朋友的支持,来缓解内心的压力。在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针对失眠和焦虑的治疗方法将会更加个性化和精准化。例如,通过脑成像技术可以更精确地诊断患者的神经活动异常,从而制定更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家属来说,理解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家属应尽量营造一个安静、温馨的家庭环境,减少对患者的打扰。同时,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增加其社会支持网络,有助于其心理状态的改善。引用文献Kessler RC, Berglund P, Demler O, et al. “The epidemiology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 (NCS-R).” JAMA. 2003;289(23):3095-3105.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 “Sleep in America Poll: Exercise and Sleep.” 2013.Morin CM, Benca R. “Chronic insomnia.” Lancet. 2012;379(9821):1129-1141.Davidson JR, Connor KM, Swartz M. “Mental illness in primary care: using screening tools to optimize treatment.” J Clin Psychiatry. 2003;64 Suppl 15:9-13.

黄雨兰副主任医师|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皮肤感染不用慌,湿疹困扰好解决

皮肤感染不用慌,湿疹困扰好<span style="color: #da4707">解决</span>!
02:34

大家好!皮肤问题真是让人头痛,各位应该有听说过湿疹和皮肤感染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常见的皮肤问题。湿疹,是一种非常容易反复发作的皮肤炎症,它的成因非常复杂,既跟过敏有关系,也可能跟免疫系统功能失调有关。而皮肤感染则是由细菌、真菌或病毒入侵皮肤引起的炎症,这两种皮肤问题常常会让患者感到瘙痒难耐,甚至影响日常生活。了解它们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 湿疹一般表现为皮肤发红、干燥、脱皮甚至皲裂,有时候还会伴随渗出液,尤其是在一些褶皱部位,比如脖子、腋下和膝盖后面最容易发作。皮肤感染则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化脓,甚至溃烂的情况。听起来很可怕,但其实不少患者的湿疹和感染常常是因为皮肤屏障受损,外界刺激物趁虚而入导致的。所以保护好皮肤屏障是非常重要的! 治疗方面,针对湿疹,轻度的可以使用温和的保湿剂,它们不仅能缓解干燥瘙痒还可以帮助皮肤恢复屏障功能。而比较严重的湿疹呢,医生可能会给患者开一些局部用药,比如含有糖皮质激素的乳膏,像丙酸氯倍他索尿素乳膏,这是一种比较强效的抗炎药膏,但要记住,一定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过量可能会有副作用哦! 皮肤感染的治疗要看致病微生物的种类,细菌感染一般需要抗生素药膏,比如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可以抑制细菌的滋生和扩散。而如果感染的皮肤区域比较大,医生还可能会建议结合口服药物一起使用。此外,为了缓解这些皮肤问题引起的瘙痒不适,还可以考虑抗过敏药物,比如枸地氯雷他定片,它可以很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晚上服用,让您更好地入睡。 在治疗的过程中,不要忽视生活中的小细节,才是防止皮肤问题反复的关键,比如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抓挠皮肤、使用不含香精与刺激性的温和护肤品,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爽。对于湿疹患者,还要特别留意避免接触过敏源,比如一些金属饰品、化学洗涤剂或者容易引发过敏的食物。 希望您看完今天的分享后,再遇到类似情况也能从容应对了!

毛翀主治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