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683个
文章

65岁患者糖尿病神经病和肾病,这些症状你了解吗?

65岁患者糖尿病神经病和<span style="color: #da4707">肾病</span>,这些<span style="color: #da4707">症状</span>你了解吗?

在这份检查报告中,我们注意到患者的血肌酐水平显著升高,结果显示166.7-183.7 umol/L(正常范围为53-106 umol/L)。此外,患者的尿酸(UA)指数也偏高,达到432.2 umol/L(正常范围为202-416 umol/L)。尿常规检测中,尿蛋白(pro)为2+,表明有显著的蛋白尿。患者还表现出血红蛋白(HGB)107 g/L(正常范围为120-160 g/L),指向轻度贫血,彩超结果也提示双肾实质回声稍增强。这些异常指标联合起来,提示患者可能存在显著的肾脏和代谢问题。根据这些检测结果,患者被诊断为慢性肾脏病4期、肾性高血压和糖尿病肾病V期。还发现患者存在糖尿病神经病,尤其是伴有神经的并发症。另外,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也是明确的诊断之一。针对这一系列诊断,治疗计划包括多种药物如苯磺酸左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依帕司他、瑞格列奈等,旨在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及延缓肾功能衰退。糖尿病肾病:一种您必须了解的常见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是一种由长期高血糖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当血糖水平长时间居高不下时,会损害肾脏的血管,使其功能逐渐衰退。最终,这种病症会发展为终末期肾病,使患者必须依赖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患者报告中的高血肌酐和尿蛋白水平是典型的糖尿病肾病标志,提示肾脏的过滤功能已经受损。根据相关研究,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发达国家。长期糖尿病患者中,约有20%-40%的个体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这种病症不仅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医疗负担,也极大地威胁生命安全。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慢性引发性疼痛等。相关研究指出,积极控制血糖和血压,应用肾脏保护药物的综合治疗可以显著减缓病情进展。如何应对糖尿病肾病和神经病?面对这些病症,临床上通常采取多种治疗策略。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关键在于控制血糖和血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降糖药物和降压药物,像苯磺酸左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等降压药,依帕司他片及瑞格列奈等降糖药。更为重要的是,患者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血糖水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项研究表明,良好的血糖控制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风险。早防早治,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从细节做起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是长期战斗。高危人群如肥胖、家族中有糖尿病史及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应特别注意血糖水平的管理。建议合理饮食、规律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和戒烟限酒。同时,定期体检尤为重要,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并处理血糖异常及其并发症。总的来说,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面对病情,理解病情、合理治疗,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患者是可以延缓病情进展的。尽早确诊并采取规范治疗,不仅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延续生命。最后,我们呼吁所有患者每年进行全面的体检,密切关注血糖和肾功能指标,早期发现问题及早治疗,以保持身体健康。 引用文献 Ritz, E., & Orth, S. R. (1999).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41(15), 1127-1133. Brenner, B. M., Cooper, M. E., de Zeeuw, D., Keane, W. F., Mitch, W. E., Parving, H. H., ... & Zhang, Z. (2001). Effects of losartan on renal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nephropathy.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45(12), 861-869.

张炯副主任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高尿酸与慢性肾病竟有这么大的关联!

高尿酸与<span style="color: #da4707">慢性</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肾病</span>竟有这么大的关联!
01:03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要跟大家聊聊一个常被忽视却非常重要的话题:高尿酸与慢性肾脏病。最近收到一位71岁男性患者,住在上海,身高166厘米,体重74公斤。他经过复诊,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和慢性肾脏病3期。 首先,什么是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指血液中尿酸浓度过高,这种情况容易导致痛风等问题。高尿酸血症不仅仅影响我们的关节,还可能对肾脏产生危害。尿酸结晶在肾脏内沉积,可能引发慢性肾病。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CKD)是指肾功能逐渐丧失的状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不同的期数,3期已经是中度肾功能损伤。肾脏是我们体内重要的排毒器官,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一旦出现问题,我们的整个身体都会受到影响。 这位患者的情况还算稳定,他们否认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这是个好消息。糖尿病和高血压也是导致慢性肾病的重要因素。医生给他开了几种药物来帮助控制病情,包括非布司他片、参乌益肾片和复方α-酮酸片。非布司他片可以降低尿酸水平,参乌益肾片有助于保养肾脏,而复方α-酮酸片则能够帮助缓解慢性肾病的症状。 这些药物目标明确,但患者还需定期随访,密切监测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任何不适,应该立即就医。慢性病的管理不仅仅依赖药物,还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避免诱发因素。 那我们该如何预防高尿酸和慢性肾病呢?首先是饮食控制,减少富含嘌呤的食物,比如红肉、海鲜和啤酒。多喝水,有助于排出体内的尿酸。另外,保持健康的体重,定期锻炼,也有助于预防这些疾病。对于已有慢性肾病的患者来说,低蛋白饮食可能有所帮助,但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大家能够对高尿酸和慢性肾脏病有更深的认识。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在经历类似的问题,一定要重视并及时就医。预防和干预永远比治疗重要。感谢大家的关注,我们下次再见!

何俐主治医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了解肾病综合征和膜性肾病:类型、诊断与管理

了解<span style="color: #da4707">肾病</span>综合征和膜性<span style="color: #da4707">肾病</span>:类型、诊断与管理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肾病综合征和膜性肾病的类型、诊断流程、分期标准、治疗方式、不良反应处理及患者生活习惯调整,帮助读者建立科学的疾病管理观念。肾病综合征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水肿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膜性肾病则是一种以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为病理特征的疾病,常与肾病综合征相关联。 无论是肾病综合征还是膜性肾病,都需要通过详细的临床评估和辅助检查来进行准确的诊断和管理。这些疾病的治疗通常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涉及多种药物和治疗手段。 什么是肾病综合征和膜性肾病的分类?肾病综合征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类型包括微小病变肾病、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等。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则通常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膜性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一种,其分类也较为复杂。根据病理特点,膜性肾病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膜性肾病是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继发性膜性肾病则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某些药物、感染及其他全身性疾病。 分类的细化有助于针对不同类型的肾病采取更为精准的治疗措施。例如,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常对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有较好的反应,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则需要通过治疗其原发病来获得疗效。 了解这些分类不仅对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也有助于理解疾病的本质和治疗的重点,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 如何进行肾病综合征和膜性肾病的诊断?诊断肾病综合征和膜性肾病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大量蛋白尿、水肿、乏力、食欲不振等。实验室检查则包括血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生化、免疫学检查等。 肾活检是诊断肾病综合征和膜性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肾活检,可以明确病理类型,了解肾脏病变的具体情况,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肾活检通常在局麻下进行,病理结果是后续治疗的关键依据。 影像学检查如肾脏超声、CT等有助于评估肾脏形态学的变化,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做出准确的诊断。 在实际诊疗过程中,医生还会综合考虑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史及伴随疾病情况,以提供更为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例如,对于有慢性肝炎病史的患者,医生可能会特别关注肝肾联合损害的可能性。 肾病综合征和膜性肾病的分期与评估肾病综合征的分期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早期肾病综合征通常表现为轻微的蛋白尿和水肿,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明显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严重水肿及高脂血症。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肾病综合征可分为缓解期、复发期和缓解期等。缓解期是指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尿蛋白明显减少或恢复正常;复发期是指在缓解后,再次出现大量蛋白尿和其他症状。 治疗方式详解治疗肾病综合征和膜性肾病需要多学科协作,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激素、免疫抑制剂、降脂药和抗凝药等。其中,激素治疗是肾病综合征的基础治疗,尤其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效果较好。 对于膜性肾病,治疗方案通常包括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患者体内蛋白尿、血脂、肾功能等指标,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 如何处理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虽然有效,但也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感染、骨质疏松、胃肠道不适等。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也需要注意观察自身的身体反应,及时报告任何不适症状,以便医生做出相应处理。例如,如果出现皮疹、发热、感染等症状,可能需要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 总结:肾病综合征和膜性肾病的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案及患者的积极配合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优化疾病管理,提升生活质量。

姚杰主治医师|会理市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