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520个
视频

术后感染危机——你的心脏真的安全吗?!

术后感染<span style="color: #da4707">危机</span>——你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心脏</span>真的安全吗?!
02:45

大家好呀,今天咱们要聊一个特别容易被忽视的术后并发症。这位中年患者做完心脏大血管手术45天后,突然被查出肺部真菌感染,用的抗生素从头孢到尼可地尔整整十几种药,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心脏手术后的免疫力就像被大雨淋湿的纸灯笼,看着完整其实特别脆弱。患者用的雾化吸入丙酸倍氯米松、乙酰半胱氨酸这些药物,其实是专门针对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这种真菌感染最喜欢偷袭长期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人群,体温忽高忽低、咳嗽带白痰都是警报信号。看看他每天要打的雷贝拉唑护胃针,还有氯吡格雷这些抗凝药,这可不是简单的术后用药套餐。心脏支架术后既要防血栓又要防出血,就像高空走钢丝一样需要精准平衡。突然出现的布美他尼利尿剂,说明可能出现了心功能恶化的苗头。最要命的是约束带使用记录,这提示患者可能存在意识模糊或躁动。长期卧床加上气管切开,呼吸道防御系统形同虚设,这就是为什么医嘱里反复出现雾化治疗和肠内营养支持,既要保证营养又要防止误吸。如果您或家人正在经历术后恢复期,记住三个黄金法则:血氧监测不能停,每天至少测四次;雾化治疗要坚持,就像给肺做SPA;抗凝药千万不能随便停,突然停药比忘吃药更危险。这些细节都是守护生命线的关键护盾!

李京杭副主任医师|江苏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心脏瓣膜危机——这些信号你可能正在忽视!

<span style="color: #da4707">心脏</span>瓣膜<span style="color: #da4707">危机</span>——这些信号你可能正在忽视!
02:22

咱们今天要聊一个可能随时威胁生命的心脏问题。这位57岁的患者刚做完心脏手术,超声报告显示他的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全都出了问题——就像家里好几扇门同时关不严,心脏里的血液到处乱窜,已经引发了重度肺动脉高压和大量心包积液。大家注意看这个关键数据:三尖瓣返流速度达到3.2米/秒,相当于心脏每次跳动都有高压水枪在冲击血管壁。这种情况会导致两个致命风险:一是心脏被过量血液撑得越来越大,二是肺部血管承受的压力飙升到58mmHg,远超正常值30mmHg的上限。更危险的是患者心包腔里积了35mm液体,这相当于心脏被裹在装满水的塑料袋里跳动。想象一下你戴着厚手套捏气球,是不是特别费劲?这些积液会让心脏收缩越来越吃力,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心包填塞。很多朋友问:平时怎么发现这些隐患?如果出现活动后胸闷气喘、脚踝肿胀、平躺呼吸困难,特别是房颤心律不齐时,一定要做心脏超声检查。就像这位患者,二尖瓣间隙达到13mm,这种程度的关闭不全光听诊器就能发现明显杂音。术后管理更要当心!患者正在用硫酸镁和利多卡因,这些药物既要控制心律失常,又要避免加重心脏负担。特别提醒做过心脏手术的朋友:按时复查超声,控制液体摄入量,睡觉垫高枕头减轻肺部压力,这些小细节都能救命。最后重点说说肺动脉高压。当这个压力超过50mmHg,就像给右心室绑上了沙袋。患者现在左心室射血分数还有53%,但右心系统已经开始报警——肝静脉增宽、下腔静脉扩张就是典型信号。这时候必须严格控制盐分,每天称体重,体重突然增加可能就是心衰前兆。记住啊朋友们,心脏瓣膜疾病就像温水煮青蛙,早期干预能避免开胸手术。如果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别犹豫,赶紧做个超声心动图。你的心脏值得最精密的呵护!

李京杭副主任医师|江苏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心梗危机!支架术后如何守护心脏健康——专家紧急提醒

心梗<span style="color: #da4707">危机</span>!支架术后如何守护<span style="color: #da4707">心脏</span>健康——专家紧急提醒
03:16

咱们得聊聊这个急性心梗,它可是心脏血管突然堵了,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就像水管堵了庄稼会旱死一样,心脏血管堵了会导致心肌细胞成片死亡,这时候每耽误一分钟都可能致命。目前介入手术已经非常成熟,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挽救患者的生命,做过心脏支架的朋友仍要特别注意,支架只能解决局部堵塞,全身的血管健康还要靠药物维护。每天坚持吃阿司匹林和抗血小板药,就像给血管及时清淤,能大大降低再次堵塞的风险。说到心功能不全,很多患者会感觉喘不上气、脚踝水肿。医生开的利尿剂组合——呋塞米加螺内酯,这对黄金搭档既能排水消肿,又能避免电解质紊乱。记得每天称体重,三天涨两斤就要警惕了。支架术后管理有三道防线:降压药缬沙坦保护血管内皮,美托洛尔给心脏减负,还有二甲双胍控制血糖。这些药就像护卫队,各司其职守护心血管系统。不少患者忽视肺部感染这个隐形杀手。对于心的朋友,更容易发生肺部感染,一次感冒引发的肺炎可能让心脏负担加重三成。咳嗽发烧别硬扛,及时就医最关键。饮食管理要讲究策略:低盐不是不吃盐,而是控制到每天5克以内;低脂要选对脂肪,橄榄油、深海鱼里的好脂肪反而能保护血管。买个带刻度的油壶,吃饭用限盐勺,这些小工具特管用。最后提醒大家,每天早晚测血压要像刷牙一样养成习惯。血压突然降到90/60以下,或者飙升到160/100以上,别犹豫立即及时就医。健康在手,从每天坚持这些小细节开始!

韩涛副主任医师|江苏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心脏告急!——80岁老人的心力衰竭危机与科学应对

<span style="color: #da4707">心脏</span>告急!——80岁老人的心力衰竭<span style="color: #da4707">危机</span>与科学应对
02:39

咱们今天聊的这个话题,可能正发生在您或者家人身上。一位80岁的老人家,心脏就像超负荷工作的水泵,出现了心力衰竭。他稍微活动就喘不上气,晚上睡觉得垫高枕头,脚踝肿得像发面馒头,这都是心脏泵血能力下降的警报。 这位患者同时存在冠心病、房颤和高血压三重打击。冠状动脉堵了70%以上,心脏肌肉长期吃不饱饭;乱跳的心房让血液流速变慢,容易形成血栓;高压血流日复一日冲击血管,心脏越撑越大。这些病就像合谋的刺客,一步步把心脏逼到崩溃边缘。 现在用的四种药各有妙招。诺欣妥是新型的强心降压药,既给心脏减负又增强泵血能力;达格列净这个降糖药跨界帮忙,能排出多余水分减轻负担;呋塞米和螺内酯这对黄金搭档,一个快速排水消肿,一个防电解质紊乱。这些药物组合就像特种部队,多维度保护心脏。 咱们患者要特别注意三个警报信号:三天体重涨2公斤说明积水了;夜间突然憋醒可能是急性心衰;吃药后头晕要警惕血压过低。建议买个电子秤每天称重,买个血压计早晚测量,这些数据比感觉更可靠。 日常管理记住四句口诀:盐不过三(每天食盐<3克),水不过千(严重时限制饮水量),动不过喘(运动以不气促为度),药不能断。家属要学会查看脚踝是否凹陷性水肿,发现嘴唇发紫立即送医。心脏康复是个持久战,咱们一起守护生命引擎。

秦建华副主任医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心脏危机!了解缺血性心肌病和相关并发症!

<span style="color: #da4707">心脏</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危机</span>!了解缺血性心肌病和相关并发症!
01:38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健康科普频道。我是您的主治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关系到心脏健康的重要话题——缺血性心肌病及其引发的并发症。缺血性心肌病是一种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损伤。如果您或您的亲人有这类疾病,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缺血性心肌病可以引发诸多严重的并发症,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常见的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就是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组织和器官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通常,患者会感觉到极度的疲劳、呼吸困难,甚至无法进行日常的轻度活动。 除了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还可能引发心源性休克。这种状况下,心脏泵血功能迅速下降,血压大幅下降,血液循环受限。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看急性肾衰竭和肝衰竭。这是由于心脏功能不全,导致肾脏和肝脏不能正常工作,引发尿毒症和肝功能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量骤减、皮肤黄疸等症状。 再有,呼吸系统的并发症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I型呼吸衰竭。患者由于心功能不全,肺部供氧不足,进而出现呼吸困难、缺氧等情况。如果长时间缺氧,可能会对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很多人不知道,缺血性心肌病还可能引发多发性脑梗死和脑萎缩。由于长期心脏供血不足,脑部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增大了脑梗死和脑萎缩的风险,导致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 此外,患者还可能会面临间质性肺炎和肺气肿等肺部疾病。这些患者常常会出现长期的咳嗽、痰多、气短等症状,进一步影响生活质量。 在治疗方面,我们通常会联合多种疗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干预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例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可以改善心脏的供血,药物也能稳定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预防非常关键。从年轻时起就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戒烟限酒,控制好血压和血糖。即使已经患病,也不要丧失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仍然可以改善生活质量。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尽力为您解答。感谢您的观看,记得关注我们的频道,获取更多健康知识。大家下期再见!

张钊主治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慢性心功能不全加重——人人都需要了解的心脏危机

慢性心功能不全加重——人人都需要了解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心脏</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危机</span>!
03:59

大家好,我是心血管科的一名医生,今天跟大家聊聊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急性加重。听到这个名字,可能会觉得有点陌生,但其实,它跟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心脏是生命的发动机,如果它“罢工”,我们的生活质量乃至生命本身都会受到威胁。 慢性心功能不全,简单来说,就是心脏的工作能力长期不足,它不能有效地泵出足够的血液来满足身体的需要。患者朋友可能会有乏力、呼吸急促、容易疲劳这些症状,但如果有一天这些情况突然恶化,就代表出现了急性加重。这种加重可能在短时间内导致严重后果,比如心衰、器官缺氧甚至危及生命。 当我们提到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诱因时,高血压、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和糖尿病等因素都可能是罪魁祸首。一个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往往是加速了病情,比如抽烟、酗酒、不规律的饮食,或者忽视运动。这些因素叠加起来,会让我们的心脏越来越“疲劳”。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流感等感染也可能导致心功能的急性恶化。 那么,如何识别这些“报警信号”呢?如果您或者家人出现短时间内呼吸急促加重,夜间会突然憋醒、腿脚肿胀甚至伴有意识模糊,千万不要以为只是普通疲劳或暂时的不适,这可能是心功能不全急性发作的危险征兆。这种时候,叫救护车并立即就医是最重要的。 在急性加重的治疗中,主要目标是迅速改善心功能并恢复血液循环。我们可能会用到利尿剂,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心脏负担;也会使用扩血管药物来降低血管阻力;必要的时候,还会借助机械设备来短期支持心脏功能。这些都需要在医院完成,所以有条件的话尽早治疗非常关键。 预防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也十分重要。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要坚持服药,按医嘱定期复诊。对于普通人则需要更加关注生活方式,比如监测好血压、血糖控制,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特别是老年人,更需要小心避免感染,流感疫苗就是很好的预防手段之一。 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颗心,它的健康不仅关系到我们的生命长度,还直接决定了我们生活的质量。如果您或者家人有相关的健康隐患,千万不要忽视,也不要乱吃药或者延误治疗,及时去看专业医生。 今天的分享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关注我们!记住,关注心脏健康,就是关注生命的未来!

江雪纯主治医师|太仓市中医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