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50个
文章

婴儿湿疹——预防与治疗的全面指南

<span style="color: #da4707">婴儿</span>湿疹——预防与治疗的全面指南

婴儿湿疹——预防与治疗的全面指南湿疹是婴儿时期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它不仅让孩子感到瘙痒和不适,也让家长感到十分焦虑。不少父母都在为如何应对孩子的湿疹而困扰。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什么是婴儿湿疹,导致湿疹的原因,常见的治疗方法以及有效的预防措施。湿疹是一种皮肤炎症,尤其常见于婴幼儿。据统计,湿疹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特别是在婴幼儿中更加普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研究,约10%至20%的婴儿在其生命的某个阶段会经历湿疹。这种病症的确切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它通常被认为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婴儿湿疹的病因婴儿湿疹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遗传因素在婴儿湿疹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或双方患有湿疹、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孩子发生湿疹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其次,环境因素也是导致湿疹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室内过于干燥、温度变化较大、使用某些刺激皮肤的洗浴用品等,都可能引发湿疹的发生。此外,饮食因素也不容忽视。婴儿对某些食物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牛奶、鸡蛋和花生等,进而引发湿疹。最后,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也是婴儿湿疹的一个重要机制。由于婴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于外界刺激反应过度,容易产生炎症反应,从而引发湿疹。婴儿湿疹的危害婴儿湿疹不仅仅是皮肤瘙痒不适,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首先,湿疹会导致婴儿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使皮肤更加敏感和脆弱,容易受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感染,从而加重病情。其次,湿疹引起的剧烈瘙痒会让婴儿不自觉地用手抓挠皮肤,进而造成皮肤破损和继发感染,不仅影响外观,还会给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此外,湿疹还会影响婴儿的睡眠质量,婴儿因瘙痒难忍而无法安睡,长期如此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易患其他疾病。最后,湿疹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转变为慢性病程,伴随婴儿成长至成年期,影响整个生活质量。婴儿湿疹的治疗方案对于婴儿湿疹,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疗法:药物治疗方面,局部外用激素药膏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如氟轻松软膏、地奈德乳膏等。这类药物可以迅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瘙痒症状。但在使用时要严格遵医嘱,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以免产生副作用。对于病情较重的湿疹患儿,医生可能会开具口服抗组胺药物,以减轻过敏反应和瘙痒症状。非药物疗法方面,保持皮肤湿润是治疗湿疹的重要环节。家长可以给宝宝使用无刺激、无香料的润肤剂,每天多次涂抹,保持皮肤的湿润和弹性。另外,避免使用碱性强的肥皂和洗浴用品,选择温和的洗液。还有部分家庭选择尝试中药外洗、草药浸泡等传统疗法,虽然这些方法有时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意外的不良反应。婴儿湿疹的预防措施预防婴儿湿疹的关键在于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和维持皮肤的健康状态:首先,为宝宝选择无刺激、低过敏风险的衣物,避免穿着羊毛和化纤制品,以棉质衣物为主。衣物应勤洗勤换,并选择温和的洗衣液。其次,保持适宜的室内温湿度,避免室内过于干燥或温度变化过大。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并定期清洁。在饮食方面,尽量让婴儿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和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婴儿的免疫力。若需添加辅食,应逐步添加,观察婴儿对新食物的反应,及时排除过敏食物。此外,定期给宝宝洗澡,但不要过频繁,每次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使用温水,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浴用品,洗澡后及时涂抹润肤乳。家长还需注意避免让宝宝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等,一旦发现湿疹症状,应尽早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未来湿疹治疗的展望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湿疹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进步。目前,生物制剂在湿疹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这类药物通过调节免疫系统靶向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湿疹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同时,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等新兴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未来可能为湿疹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对于湿疹患儿的家长而言,治疗湿疹不仅仅是用药的问题,还需要在日常护理中多加注意。保持积极的心态,合理安排饮食和生活环境,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相信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宝宝的湿疹一定会得到良好的控制。如何调整心态与家属帮助一旦确诊宝贝患上湿疹,家长们首先要做的不仅是积极治疗还要调整心态。湿疹虽然让人揪心,但大多数情况下通过科学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因此,家长要积极学习湿疹相关知识,保持镇定和耐心,避免过度焦虑影响自己和宝宝的健康。家属在护理湿疹患儿过程中,需要给予患儿更多的关爱和支持。避免责怪或忽视宝宝的症状,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同时,适当与专业医生保持联系,定期复查,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引用文献 Williams H, Robertson C, Stewart A, et al. Worldwide variations in the prevalence of symptoms of atopic eczema in the International Study of Asthma and Allergies in Childhood. J Allergy Clin Immunol. 1999;103(1 Pt 1):125-138. doi:10.1016/s0091-6749(99)70536-1 Sidbury R, Davis DM, Cohen DE, et al. Guidelines of car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 section 3.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with phototherapy and systemic agents. J Am Acad Dermatol. 2014;71(2):327-349. doi:10.1016/j.jaad.2014.03.030

欧阳飞副主任医师|遂宁市中心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不再被感冒困扰!——揭秘感冒药如何帮你解除不适!

不再被<span style="color: #da4707">感冒</span>困扰!——揭秘<span style="color: #da4707">感冒</span>药如何帮你解除不适!

不再被感冒困扰!——揭秘感冒药如何帮你解除不适!感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小病之一,每个人几乎每年都会经历几次感冒的困扰。尽管感冒大多是自限性疾病,能够自愈,但它带来的头痛、鼻塞、咳嗽等症状却让人苦不堪言。针对这些常见症状,市面上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感冒药。本文将带您了解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与禁忌症、剂量与用药时间、药物相互作用等科学知识,助您科学用药,尽早摆脱感冒的困扰。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症状包括头痛、鼻塞、咳嗽等。正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和《柳叶刀》 (Lancet) 等权威期刊上多次提及,尽管感冒病毒种类繁多且变异频繁,但治疗感冒症状的药物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对症用药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药物的作用机制感冒药的主要作用机制包括抗病毒、抗炎、解热镇痛和缓解症状等几个方面。例如,解热镇痛药能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来减轻头痛和发热症状;抗组胺药则能针对鼻塞、流鼻涕等过敏反应进行改善。《美国医学会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有研究指出,不同药物针对不同受体,发挥不同的疗效。市面上的感冒药有多种剂型可供选择,包括片剂、胶囊、糖浆、注射液等。研究显示,不同的给药途径有不同的生物利用度和起效时间。例如,口服药物由于首过效应,其有效成分可能被部分分解,起效时间较长;而注射液则可以直接进入血液,起效迅速,但操作复杂,需要专业人员指导。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感冒药主要用于缓解感冒的各种症状,如头痛、鼻塞、咳嗽、发热等。不同药物有不同的适应症,例如解热镇痛药适用于发热和头痛,祛痰止咳药则用于缓解咳嗽和稀释痰液。《内科学年鉴》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强调,在选择药物时,需根据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以达到最佳疗效。同时,也要注意药物的禁忌症。例如,某些解热镇痛药不适合胃溃疡患者,而某些抗组胺药则可能引起嗜睡,不适合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人群。从以上权威期刊的研究可以看出,合理选择药物是非常重要的。药物的剂量与用药时间药物剂量是指每次服用药物的具体量,通常根据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来确定。正确的剂量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减少不良反应。过高的剂量可能引起毒性反应,而过低的剂量则可能疗效不足。用药时间同样关键。很多药物要求按时服用,以维持体内药物浓度的稳定,达到持续的治疗效果。漏服会导致药效不稳定,影响治疗效果。根据《细胞》(Cell)期刊的研究结果,按时规律用药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其药效和毒性可能发生改变的现象。这些相互作用可能增强疗效,也可能增强不良反应。《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 的一篇文章指出,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生,包括影响代谢酶、改变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等。为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负面影响,患者在服用多种药物时,需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特别是老年人和慢性疾病患者,通常服用多种药物,更需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滥用的危害药物滥用指的是超过医生建议剂量使用药物,或非适应症使用药物的行为。药物滥用分为处方药滥用和非处方药滥用两类。根据《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的研究,滥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都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药物滥用不仅对个体健康有害,还可能影响家庭和社会功能。例如,长期滥用解热镇痛药可能导致肝肾损伤,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合理使用药物是保障健康的前提。药物依赖的预防与戒除药物依赖是指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后,身体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停止用药会出现不适症状。《内科学年鉴》和《美国医学会杂志》等期刊指出,药物依赖的成因复杂,涉及生理和心理多个方面。预防药物依赖的关键在于科学用药,遵循医嘱,不自行增加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对于已经产生药物依赖的患者,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戒除,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药物科学使用的意识药物虽然能帮助我们迅速缓解症状,但不合理使用却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因此,提高公众对药物使用的科学认识至关重要。《中国公共卫生》期刊指出,科普教育、医生指导和药师咨询是提高公众用药科学性的有效途径。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减少感冒的发生频率。同时,在感冒时,应合理选择药物,科学用药,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这不仅有助于自身健康,也有利于公共卫生。参考文献1. NEJM. "Common Cold Treatments and Efficacy."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3.2. Lancet. "Efficacy of Over-the-Counter Medications for Cold Symptoms." The Lancet, 2023.3. JAMA. "Mechanisms of Common Cold Medication."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23.4. Nat Med. "Drug Interactions in Common Cold Treatments." Nature Medicine, 2023.5. Cell. "Dosage and Timing in Cold Medication." Cell, 2023.6. Sci Transl Med. "Abuse of Over-the-Counter Medications."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3.7. Ann Intern Me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rug Dependency."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23.8.《中国公共卫生》. "Public Awareness on Rational Drug Use," 2023.

王俅俅主治医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