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83个
视频

失眠困扰?教你有效应对失眠方法!

<span style="color: #da4707">失眠</span>困扰?教你有效应对<span style="color: #da4707">失眠</span>方法!
02:37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一个很常见但又让人十分困扰的问题——失眠。失眠不仅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对我们的心理状态产生很大的影响。今天的案例是一名来自四川泸州的64岁患者,她最近失眠得很厉害。失眠已经困扰她半个月了,她来了复诊,并且表现出阵发性入睡困难,还经常在半夜醒来后再也无法入眠。这些都是失眠的典型症状。 在了解失眠的原因之前,我们需要知道失眠不仅是入睡困难,还可能包括夜间频繁醒来、早醒或觉醒后再也无法入睡。长期失眠可能导致思虑过多,甚至身心疲惫。像这位患者,她不仅有入睡困难的问题,还伴有醒后难以再次入睡和思虑过多,这可能会导致她白天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等。 进一步了解患者的情况,她还出现了作头汗出、偶尔活动后感到气促等情况。这些可能与她的中医诊断有关,具体来说,她被诊断为“不寐”。在中医上,不寐是指持续的睡眠障碍,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心火旺、肝郁化火、心脾两虚等。从西医角度来看,她的症状主要是失眠。 接下来,我们看看怎么帮助这类失眠患者。对于这位患者,我们给出了具体的中药治疗方案,配以生地黄、人参、桂枝、炙甘草、百合、合欢皮、大枣、麦冬、五味子、丹参、黄柏、知母、莲子、白芍等等。这些中草药对不同的失眠症状有较好的调理作用,比如生地黄、人参可以滋补肾精,桂枝能温经通阳,炙甘草能够补气缓急,这些综合起来,能够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睡眠。 有人会问,这么多中药看起来很复杂,如何服用呢?其实,现在有免煎中药颗粒剂,患者只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每天口服相应的剂量就可以了。这省去了传统煎药的麻烦,而且保留了中药的疗效。 除了中药调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调整也有助于缓解失眠问题。首先,保持规律作息时间,尽量每天在同一个时间点上床入睡和起床,即使周末也不例外。其次,睡前尽量避免摄入含咖啡因的食品和饮料,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此外,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加身体的疲惫感,帮助入睡,但要注意运动时间不宜过晚,以免造成精神亢奋。 最后,如果失眠症状严重影响到你的日常生活,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通过合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问题是可以得到有效缓解的。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好睡眠,夜晚安安稳稳地入睡,白天神清气爽地工作和生活。,

李长江副主任医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患了失眠别硬扛!了解失眠背后的真相

患了<span style="color: #da4707">失眠</span>别硬扛!了解<span style="color: #da4707">失眠</span>背后的真相
01:45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失眠”。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有没有这样的困扰: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即便困了也难以入睡,或者半夜容易醒,一醒来就再也睡不着。失眠看似是小问题,但它可能会引发许多健康隐患!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它的真相。 失眠其实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睡眠障碍,它不仅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还会让人感到疲惫、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可能影响我们的免疫功能。从医学上来说,失眠分为难以入睡、睡眠维持困难和早醒三种主要表现。看起来很简单,但背后的原因可复杂得多! 今天我们分析一个典型的案例。这位患者来自四川,今年43岁,她遭遇的是一种典型的失眠问题。她常常晚上久久无法入睡,即便睡着了也容易早醒,这种情况曾持续了一段时间。经过专业诊断,她被确诊患有失眠症。对于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别担心,我们继续了解。 失眠的原因很多,可能与压力过大、情绪波动有关,比如焦虑或者抑郁;也可能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睡前长时间玩手机或饮食节奏不规律;还有些失眠是由其他疾病或者某些药物引起的,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疼痛等问题。我们必须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专业治疗方式通常包括两个方面: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首先,我们会建议病人规律作息,每天固定时间上床与起床,白天尽量避免午睡,避免咖啡因等刺激性饮料。下班后也尽量保持放松,睡前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刺激神经的活动。 如果调整生活方式效果不明显,我们可能会结合药物治疗,例如帮助患者选择一些非成瘾性助眠药物,中成药百乐眠胶囊就是一种较受欢迎的选择。这些药物可以辅助改善睡眠,但切记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 还有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叫“认知行为治疗”。这是一种专门针对失眠的心理疗法,帮助患者纠正对失眠的错误认知,减少失眠引起的焦虑和恐惧。通过专业训练,许多人可以逐渐摆脱失眠噩梦,恢复良好的睡眠状态。 最后,想告诉大家的是:失眠真的不是小事,请不要自己硬扛!如果失眠持续超过一个月,或者严重影响你的生活,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帮助下,坚持早期治疗、合理调整,相信你的睡眠质量会慢慢恢复。 希望今天的科普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类似的问题,可以留言告诉我们,我们会尽力帮助解答。愿你天天拥有好睡眠!

郭钊云主治医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失眠太可怕!长期失眠竟会引发这些健康危机!

<span style="color: #da4707">失眠</span>太可怕!长期<span style="color: #da4707">失眠</span>竟会引发这些健康危机!
01:50

失眠太可怕!长期失眠竟会引发这些健康危机!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一聊一个困扰很多人的问题——失眠!其实失眠问题并不简单,它可能会给身体和心理带来很大的困扰,甚至引发一系列健康危机! 失眠是指入睡困难、睡眠时间不足或者睡得不踏实。很多人觉得睡不着觉只是小事,第二天补觉就好了,但实际上,睡眠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长期失眠会增加焦虑、抑郁等精神问题的风险,严重的时候还会影响免疫系统,甚至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情绪上的压力、不良的作息习惯,或者突发的生活事件。如果你总觉得自己不容易入睡,或者常常半夜醒来后难以再入眠,那就要引起重视,因为这可能不仅仅是生活压力大那么简单。 针对失眠这类问题,很多患者会选择一些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像右佐匹克隆这样的药物,可以帮助促进睡眠,使人更容易入睡。当然,药物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长期依赖。此外,中医对失眠也有一些独特的见解,比如经常提到的“大枣”,对一些因心脾不足导致的失眠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关键还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如果你想改善睡眠质量,建议从规律作息和健康生活方式开始。比如,在睡觉前可以放松心情,减少使用电子产品;保持卧室环境的安静与舒适;避免喝有刺激性的饮料,比如咖啡、浓茶等。再者,如果失眠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你的生活,那么赶紧找专业医生咨询,经过全面的评估后制定一个适合你的治疗方案。 睡眠质量不仅关系到我们的精神状态,也直接影响身体健康。所以,不要小看失眠这个问题!希望通过这段分享,你能更加重视自己的睡眠健康。如果你有相关的疑问或困扰,记得来咨询我们哦!

简晓莉主治医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千万别忽视失眠!长期失眠可能引发这些问题…

千万别忽视<span style="color: #da4707">失眠</span>!长期<span style="color: #da4707">失眠</span>可能引发这些问题…
03:01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失眠的问题。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失眠是很小的一件事,偶尔睡不着没关系。但其实,长期失眠不仅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失眠,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睡眠障碍,特别是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比如压力、焦虑、情绪问题,甚至是作息不规律,都会陷入这种状态。偶尔发生的话,可能不会太大问题。但如果我们持续很长时间睡不着,那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 我们今天以一个典型的案例为例。这位57岁的患者,因为长期失眠到医院就诊。她的情况不仅仅是晚上睡不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还衍生出了许多其他的健康问题,比如三叉神经痛、神经性头痛、腔隙性脑梗死等等。这说明,失眠不仅仅是晚上的事情,它还会带来身体其他器官的功能紊乱。 科学研究告诉我们,长期失眠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心理问题,比如焦虑和抑郁。此外,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很多疾病的发病风险,比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还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 具体到今天讲到的病例,这位患者经过医生的综合诊断,还发现了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结节和颈椎病在内的多种疾病。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长期的失眠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潜藏的问题可能非常多。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不仅会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还可能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 那么,如何应对失眠呢?首先,要建立一个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每天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要减少临睡前的刺激,比如少看手机、电视等电子屏幕。饮食方面,也要避免过量的咖啡因和酒精摄入。 如果失眠已经严重影响到生活,尽快寻找医生的帮助是非常必要的。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尝试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有些药物可以帮助改善睡眠,但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千万不要自己随意买药服用。 最后,不要忽视心理健康。如果压力和焦虑是造成失眠的主要原因,就要学会适当调整自己的心态,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保持一个放松的心态,对改善失眠非常关键。 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帮助大家对失眠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如果你或者你身边的人饱受失眠困扰,千万不要犹豫,尽早去医院,让专业的医生帮助你找回安稳的睡眠!

毛权西住院医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长期失眠小心了!—关于失眠的医学科普

长期<span style="color: #da4707">失眠</span>小心了!—关于<span style="color: #da4707">失眠</span>的医学科普
02:48

大家好,我是您的家庭医生。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失眠这个问题,这可是个不容小觑的健康隐患哦!最近有一位来自四川泸州的70岁男性患者找到了我,他已经失眠多年,最近两个月情况加重。夜里几乎无法入睡,头部还感到昏沉不适。失眠不仅仅是睡不着觉那么简单,它还可能对我们身体的各个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很多人可能认为失眠是小事,但其实它可能暗示着我们的身体出现了某些问题呢。就像这位患者,他不仅失眠,还被诊断为焦虑状态、耳鸣、以及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和动脉粥样硬化。失眠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因为心理压力,也可能和其他疾病有关,比如这位患者还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和乙肝等问题。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血管硬化、血流受阻,进而影响到脑部的供血,这也是造成他失眠和头部不适的原因之一。医生们为他做了颈部血管彩超,发现颈部动脉和静脉没有明显异常,但仍需关注他的颈椎病问题。针对他的失眠问题,我们为他开了以下药物和治疗方案: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右佐匹克隆片和归脾合剂等西成药。药物可以缓解症状,但也建议大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要自行去药房买药。中药饮片和耳针、穴位贴敷治疗、低频脉冲电治疗等中医手段也可以辅助改善睡眠。听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位患者还被诊断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乙肝是肝脏炎症的一种表现形式,长期失眠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肝功能,因此对这类患者来说,规律作息和合理饮食尤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小贴士也能帮助大家改善睡眠质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不要熬夜;晚上少喝含咖啡因的饮料;如果心理压力大,找朋友或家人聊一聊;室内环境尽量舒适安静,避免杂音干扰;临睡前用温水泡脚,也有助于放松。最后想提醒大家,失眠不是小事,长期失眠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诱发其他健康问题。如果您有类似的症状,务必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好啦,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关于健康的问题,记得关注我们,下次见喽!

简晓莉主治医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失眠到底多可怕?焦虑和失眠竟是好朋友!

<span style="color: #da4707">失眠</span>到底多可怕?焦虑和<span style="color: #da4707">失眠</span>竟是好朋友!
02:13

大家好,今天我们聊一聊焦虑和失眠这个“难兄难弟”。在生活中,您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夜晚辗转反侧,感觉全世界都安静入眠了,只有自己孤独地看着天花板?长此以往,白天精神不振、头脑昏沉,甚至心情都变得特别焦虑和烦躁。这种沮丧和无助的感觉,让人痛苦不堪。 其实,失眠和焦虑关系密切,可以说是一对互相“伤害”的坏朋友。当一个人长期感到焦虑时,大脑会不断处于过度活跃的状态。这样的情况下,失眠自然如影随形。而失眠又会让人越来越疲惫,注意力无法集中,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进一步导致焦虑感加重。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从医学角度来看,焦虑和失眠其实是有对应诊断的。在临床上,焦虑症表现为过度担忧、紧张不安,甚至出现胸闷、心慌、气短等躯体症状;而失眠则包括入睡困难、醒后无法再次入睡、睡眠质量差等。许多人会忽略其严重性,但不可轻视,它可能对身体造成慢性伤害,还会提高心血管疾病、免疫力下降等风险。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规律的睡眠时间非常重要,尽量每天同一时间上床和起床。其次,给自己时间放松,比如睡前半小时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者尝试深呼吸、冥想,让自己慢慢平复下来。当然,白天也可以增加适量运动,消耗体能,促进夜晚更快入眠。 如果这些生活调整仍然效果不佳,建议您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医生可能会给您开一些药物,例如像阿普唑仑这样的药,这是一种缓解焦虑和帮助睡眠的药物,但必须严格按照医嘱服用,不能随便增减剂量。药物只是治疗的一部分,有时还需要搭配心理治疗,比如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您掌握应对焦虑和失眠的技巧。 焦虑和失眠虽然“缠人”,但它们是可以治的,别轻易放弃希望。每个人的睡眠问题都有可能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科学了解自身状况,对症下药,才是获得健康睡眠的关键。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在被失眠和焦虑困扰,请勇敢迈出寻求帮助的第一步!好睡眠是健康的基石,让我们一起告别焦虑与失眠,迎接每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

简晓莉主治医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失眠患者要注意了!了解失眠的那些事

<span style="color: #da4707">失眠</span>患者要注意了!了解<span style="color: #da4707">失眠</span>的那些事
02:30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来聊一下困扰着许多人的一个问题——失眠。 失眠不仅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可能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精神心理因素、身体疾病、生活方式等等。精神心理因素,比如焦虑、抑郁和压力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睡眠。躯体疾病例如呼吸系统问题、心脏病、糖尿病等都可能引发失眠。而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如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过度依赖电子产品等,也会导致入睡困难和睡眠不深。 针对失眠,我们可以采取几种方法来缓解症状。首先,良好的睡眠习惯非常重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做到每天同一时间上床和起床。其次,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如看电视或玩手机。再次,饮食方面也需要注意,尽量避免在睡前食用咖啡因含量高的食品或饮料。 对于一些长期失眠的患者,药物治疗可能是不可避免的选择。不过,药物治疗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要擅自用药。 除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心理咨询或者认知行为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找到失眠的心理根源,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家人的陪伴和关心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缓解他们精神上的焦虑和孤独感。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如果失眠已经影响到您的生活质量和健康,请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失眠虽然常见,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只有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才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曹敏主任医师|虹口区曲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详情箭头
药品

失眠不再困扰你——了解失眠药物及其合理使用!

<span style="color: #da4707">失眠</span>不再困扰你——了解<span style="color: #da4707">失眠</span>药物及其合理使用!

在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压力巨大的环境下,失眠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困扰。据统计,全球约有30%的人一生中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常用的失眠治疗药物——盐酸曲唑酮和氯硝西泮,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合理剂量、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滥用的危害和预防。药物的作用机制盐酸曲唑酮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大脑中神经元对5-羟色胺(5-HT)的再摄取,从而增加5-HT在神经突触间隙的浓度。5-HT是一种与情绪、睡眠等功能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增加其浓度能够帮助缓解焦虑、抑郁和失眠症状。氯硝西泮则属于苯二氮䓬类药物,其主要通过与γ-氨基丁酸(GABA)A受体结合,增强GABA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其作用的增强能够使神经活动受到抑制,从而产生镇静、抗焦虑和催眠的效果。药物的常见剂型与给药途径盐酸曲唑酮和氯硝西泮这两种药物通常以片剂形式提供,适用于口服。口服片剂是一种常见且方便的给药途径,药物能够通过口腔摄入,经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再发挥其治疗作用。对于口服药物,患者需要按时服用,确保药物能够在体内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盐酸曲唑酮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以及由于抑郁和焦虑引起的失眠。同时,它还可用于其它一些精神障碍的辅助治疗。氯硝西泮则主要用于治疗失眠、焦虑症以及癫痫等。然而,这些药物也有一定的禁忌症。例如,对盐酸曲唑酮过敏的患者不能使用该药物。氯硝西泮则禁忌用于对苯二氮䓬类药物过敏的患者。此外,患有严重肾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患者应慎用这些药物,使用前务必咨询医生。药物的剂量与用药时间药物剂量是影响其效果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不同的患者根据其具体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需要不同的剂量方案。同时,用药时间也至关重要。多数失眠药物建议在睡前服用,以发挥其最佳的催眠效果。患者需要严格按医嘱服药,不得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或降低治疗效果。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能够影响另一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或排泄,从而改变后者的药效或毒性。例如,盐酸曲唑酮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同服可能导致严重的高血压危象,而氯硝西泮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例如酒精同服可能会增强镇静作用,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过度。因此,患者在服用多种药物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详细了解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药物滥用的危害药物滥用是指非治疗目的的药物使用,或不按处方剂量、频率和疗程使用处方药。失眠药物的滥用尤为危险,可能导致个体依赖性、耐药性和药物过量等问题。不合规的长期使用盐酸曲唑酮或氯硝西泮可能导致患者的行为、情绪和认知功能受到不利影响。研究表明,长期滥用失眠药物不仅损害患者的健康,还可能对家庭关系和社会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预防药物滥用刻不容缓。药物依赖的预防与戒除药物依赖的主要成因包括不合理的药物使用、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因素等。在预防药物依赖方面,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避免盲目增加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同时,进行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有助于缓解失眠症状,减少对药物的依赖。对于已经产生药物依赖的患者,科学的戒除方法至关重要。心理咨询和行为治疗是常用的戒除手段,有助于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重建自信心。此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逐渐递减剂量的药物治疗,也能够有效缓解戒断症状。科学用药,保障健康科学用药是保障药物治疗成功的关键。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认真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及可能的相互作用,遵循医生和药师的建议,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此外,定期复诊是确保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患者应按时就诊,及时与医生沟通自身的病情变化,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总之,失眠虽然困扰着许多人,但通过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整,完全可以改善睡眠质量,恢复健康。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失眠药物,科学用药,享受健康生活。引用文献1. Smith, M. T., & Perlis, M. L. (2006). Who is a candidate for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Health Psychology, 25(1). 2. Morin, C. M., & Benca, R. (2012). Chronic insomnia. The Lancet, 379(9821), 1129-1141.3. Hirschtritt, M. E., Olfson, M., & Kroenke, K. (2016). Balancing the risks and benefits of benzodiazepines. JAMA, 316(18), 2028-2029.4. Wilt, T. J., MacDonald, R., & Brasure, M. (2016). Pharmacologic treatment of insomnia disorder.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65(2), 103-112.5. Ong, J. C., & Shapiro, C. M. (2012). Sleep disturbances and depression. Sleep Medicine Clinics, 7(2), 239-249.6. 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Schlafforschung und Schlafmedizin (DGSM). (2017). S3-Guideline Non-Restorative Sleep. Springer.

蒲玉婷主治医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