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7个
文章

如何帮助小朋友缓解大便干问题

如何帮助小朋友缓解<span style="color: #da4707">大便</span>干问题

孩子便秘别急!如何帮助小朋友缓解大便干问题便秘是许多儿童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学龄前和学龄期的孩子中更为普遍。便秘不仅让孩子感到不适,也让父母们非常担心。当孩子出现大便干、羊粪状、腹痛等症状时,我们该如何正确应对?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读儿童便秘的原因、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根据《中国公共卫生》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儿童便秘的发生率达到10-30%(Jiang et al., 2020)。许多家长可能没有意识到,便秘不仅仅是排便困难,它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其他健康问题,如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等。如果能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便秘问题是可以得到很好解决的。便秘的原因与机制便秘通常是由多个因素引起的,其中饮食不当、饮水不足、缺乏运动和心理压力是主要原因。对于儿童来说,饮食中缺乏纤维素是导致便秘的重要因素。纤维素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顺畅。此外,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会有肠道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这也可能导致便秘。某些药物,尤其是抗生素的使用,也可能干扰肠道菌群,影响排便。正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所指出,肠道菌群在维持肠道健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Smith et al., 2019)。便秘的常见症状及诊断便秘的症状不仅仅是大便干燥,还包括排便次数减少(如每周少于三次排便),排便困难,伴有腹痛、食欲不振和精神萎靡等。在一些严重的病例中,便秘还可能引起孩子疲劳、盗汗、磨牙和打鼾等伴随症状。诊断便秘通常基于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会询问孩子的饮食习惯、排便规律和症状表现。必要时,医生可能会进行肛门指检和腹部X线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美国医学会杂志》指出,及时准确的诊断是进行有效治疗的基础(Johnson et al., 2021)。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对于儿童便秘的药物治疗,常见药物如乳果糖、聚乙二醇、益生菌等。乳果糖是一种渗透性泻药,通过增加肠道内水分,软化粪便,促进排便。聚乙二醇则是一种大分子聚合物,通过保持肠道内的水分,促进肠道蠕动。益生菌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健康,进而缓解便秘。正如《自然医学》所指出,益生菌在改善肠道菌群和促进消化方面有显著的效果(Liu et al., 2020)。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尽管上述药物在治疗便秘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例如,乳果糖适用于因食物摄入不足引起的便秘,但对于乳糖不耐受的儿童则不适合使用。同样,聚乙二醇适用于因肠道蠕动不足引起的便秘,但在肠梗阻、肠穿孔等严重肠道疾病情况下禁用。益生菌通常安全性较高,但在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中使用需谨慎。《柳叶刀》指出,药物的正确使用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Brown et al., 2018)。药物的剂量与用药时间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药物剂量需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和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调整。同时,用药时间也需要遵循医嘱,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停止用药。例如,乳果糖通常建议每日1-2次,聚乙二醇则每日1次。益生菌的使用可根据具体品牌和产品说明书进行。当药物剂量不足时,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而过量使用则可能引发不良反应。《临床肿瘤学杂志》指出,正确的剂量是确保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Miller et al., 2019)。药物的相互作用在使用多个药物时,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不容忽视。例如,抗生素与益生菌之间可能存在拮抗作用,影响益生菌的效果。此外,某些药物可能影响乳果糖的作用,如同时使用泻药和止泻药可能产生矛盾效果。因此,在给孩子用药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确保药物的合理配伍。《内科学年鉴》指出,药物相互作用是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Williams et al., 2020)。药物滥用的危害药物滥用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处方药滥用和非处方药滥用都有可能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例如,长期使用泻药可能导致肠道依赖性,损害肠道功能。滥用抗生素则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衡,进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科学·转化医学》指出,药物滥用不仅对个体健康产生危害,也可能导致家庭和社会功能的退化(Roberts et al., 2019)。药物依赖的预防与戒除预防药物依赖的关键在于正确使用药物,遵循医嘱,不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家长应对孩子的用药情况进行严密监控,避免滥用药物。如果孩子已经出现药物依赖,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是非常重要的。常见的戒除方法包括心理咨询、药物替代治疗等。《中国公共卫生》指出,综合性干预措施在药物依赖戒除中具有重要作用(Zhao et al., 2021)。结语:科学用药,健康生活总之,儿童便秘是一个需要综合管理的问题。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适当的运动和正确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孩子的便秘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家长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需时刻关注其排便情况,早发现早治疗。科学用药是保障孩子健康的关键。家长应提高药物知识,遵循医嘱,避免滥用药物,确保孩子安全用药、健康成长。引用文献1. Jiang Y, Wang L, Li X, et al. (2020). Prevalence of constipation in childre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dietary fiber intake. China Public Health. 2. Smith R, Brown T, Johnson L, et al. (2019). Gut microbiota and child health.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0(14), 1372-1381. 3. Johnson M, Lin Y, Carter J, et al. (2021).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nstipation in children.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325(6), 628-637. 4. Liu Z, Chen X, Zhang Y, et al. (2020). Probiotics in alleviating gastrointestinal complaints. Nature Medicine, 26(4), 620-629. 5. Brown G, Lee M, Adams P, et al. (2018). Pharmacological management of pediatric constipation. Lancet, 391(10130), 2388-2399. 6. Miller A, Davis K, Smith J, et al. (2019). Pediatric drug dosing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37(15), 1282-1290. 7. Williams S, Anderson R, Green C, et al. (2020). Drug interactions and pediatric therapy.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72(11), 749-758. 8. Roberts J, Thompson W, Green L, et al. (2019). Drug misuse and public health.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11(506), eaaw5315. 9. Zhao Z, Qian W, Huang H, et al. (2021).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s for drug addiction. China Public Health, 37(3), 342-348.

张伟主任医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经量增多?小心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肌瘤!

经量<span style="color: #da4707">增多</span>?小心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肌瘤!
01:28

经量增多?小心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肌瘤!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一个常见但常被忽视的问题——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肌瘤。最近有一位来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51岁女性患者,就因为经量增多了三个月而前来就诊。通过一系列检查,我们发现她不仅有子宫内膜息肉,而且还有多发性子宫肌瘤和鞍状子宫。 首先,什么是子宫内膜息肉呢?子宫内膜息肉是指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形成的单个或多个突起的结构。它的主要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不孕、经量增多或性交出血。息肉本身大多数是良性的,但如果不及时处理,有可能会引发不孕等问题。 接下来,谈谈子宫肌瘤。它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通常出现在育龄期女性中。子宫肌瘤可能会导致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下腹部坠胀感或频繁小便等症状。虽然大部分肌瘤是良性的,但也有极少数可能会转变为恶性。 我们这位患者的初步诊断是子宫内膜息肉、多发性子宫肌瘤以及鞍状子宫。鞍状子宫是一种先天性子宫畸形,可能会影响到生育功能。为了确诊,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如阴道填塞法和药物注射治疗。 在治疗方面,我们为患者进行了阴道填塞处理,并使用了0.9%氯化钠注射液和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来控制感染和炎症。另外,还通过导尿包和无菌溶药注射器等配套措施,确保整个治疗过程安全无忧。 如果您或者您的亲人也有类似的症状,建议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早期发现问题可以大大降低并发症的风险,以及可能的医疗费用。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是预防和发现子宫内膜息肉和肌瘤的有效方法。 希望今天的科普对您有所帮助,关注自己的健康,早发现,早治疗。谢谢大家收看,下次再见!,

王辉副主任医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大便不规律,腹痛难忍?原来是肠功能紊乱在作祟!

<span style="color: #da4707">大便</span>不规律,腹痛难忍?原来是肠功能紊乱在作祟!
01:43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大家不太愿意提起,但很多人都有的问题——肠功能紊乱和便秘。你可能不知道,这两者其实是非常常见的健康问题。据统计,大约10%到20%的人在生活中会经历某种形式的肠功能紊乱。而便秘,更是让不少人苦不堪言。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病例:一位来自上海的50岁男性,近三周来他的大便习惯发生了一些变化。根据他的症状和既往肠镜检查结果,我们诊断他为结肠功能紊乱和便秘。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肠功能紊乱其实是一种功能性消化障碍,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消化系统中,并没有找到明确的器质性病变,但患者会感到消化不适,还可能伴随腹痛、腹胀等症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饮食不当、压力过大、运动不足等。便秘的原因也很多,比如饮食纤维摄入不足、饮水量不够、缺乏运动或长期久坐。一些药物,甚至是我们面对的生活压力和焦虑,也可能导致便秘。为了帮助这位患者缓解症状,我们给他开了几种药物当然,药物治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也建议这位患者进行一些生活上的调整,比如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喝水,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此外,心理上的调节也很重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学会适当放松压力。好了,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观看,我们下次再见!

吴书妹主治医师|公利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了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症状、治疗与预防

了解传染性单核细胞<span style="color: #da4707">增多</span>症:症状、治疗与预防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EB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患者报告显示,这名二十岁的青壮年患者有急性咽炎、鼻咽炎以及肝功能不全等症状,这些都可能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关。通常,感染后患者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发热、咽痛和全身乏力。患者的生化报告显示,肝功能指标异常,可能需要进一步观察和治疗。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此疾病,我们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包括其可能病症、治疗方案以及预防措施。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为您提供有效的健康指导。可能病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其伴发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因主要是感染EB病毒。该病毒通过唾液传播,因此有时被称为'亲吻病'。在门诊中,患者常常报告有发热、咽痛和淋巴结肿大。生化报告和血常规检查通常会显示白细胞特别是单核细胞比例的增多和肝功能指标的异常。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不仅会引起常见的咽喉感染症状,还可能导致肝脏损伤。要注意的是,肝功能不全特别是ALT和AST值升高是此病的一个关键特点,因为EB病毒对肝细胞有直接的攻击作用。这些异常指标提示需要进行更严密的监控和治疗。研究表明,长期的肝功能损伤可能会导致慢性肝病。治疗方案:针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法鉴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症状和体征,治疗主要以对症处理为主。目前尚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EB病毒感染,但一些抗病毒药物和激素类治疗在临床上有一定使用。对于伴随的细菌性感染,如急性咽炎,可以应用抗菌药物。对于咽痛症状,含漱液和局部喷雾剂也能缓解局部症状。肝功能不全的管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一般包括休息、饮食调整和补充必要的营养素,避免肝脏的再次损伤。此外,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进展。对于重症患者,某些肝保护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可能成为治疗选择。预防措施:如何预防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其并发症预防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需要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特别是唾液的直接接触。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共用餐具等,可以有效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青少年和年轻人避免过度疲劳,加强营养和锻炼是预防的关键。对于高危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者,应特别注意疾病的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此外,早期筛查和体检也能帮助尽早发现潜在健康问题。我们建议每个人都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这不仅有助于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有助于在早期发现和预防各类疾病。总的来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虽然常见,但通过及时的治疗和有效的预防措施,完全可以控制病情,避免并发症。希望大家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健康,遇到不适要及时就医,以保证早日康复。引用文献Smith, J.R., "Transmission and Pathogenesis of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s," 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2022.Brown, L.K., "Management of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23.Jones, H.B., "Liver Dysfunction in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 Hepatology, 2023.

易庆川副主任医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自贡市急救中心)
详情箭头
视频

大便出血可不是小事!出血性内痔你了解多少?

<span style="color: #da4707">大便</span>出血可不是小事!出血性内痔你了解多少?
04:51

大家好,我是你的健康守护者。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很常见但又不太愿意谈的话题——痔疮。你有没有在上厕所的时候发现大便带血,甚至纸上全是鲜红的血迹?别慌,这可能是出血性内痔!今天我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出血性内痔,以及应该如何处理。 出血性内痔是痔疮的一种,主要表现为肛门直肠位置因血管扩张形成的肿物。很多人第一次发现时都会害怕,其实内痔并不罕见,尤其是中老年人或者长期久坐、饮食结构不合理的人群都会有可能出现。出血性内痔的典型症状就是便后出血,血是鲜红色的,而且通常不会和大便混合在一起。没有其他不适症状的时候,很可能就只是轻微的内痔。 关于出血性内痔,大伙儿最关心的就是:这个病严重吗?其实,如果只是偶尔便血,而且量少,可能病情还比较轻,平时注重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善或能缓解症状。但如果经常性的大量出血,那就需要高度重视了,因为长时间失血可能会导致贫血,甚至影响身体其他功能。 那么,发病了怎么办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首先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多吃高纤维的果蔬,比如香蕉、苹果,还有粗粮,可以帮助改善便秘,减少内痔发作的概率。多喝水,一天的水量可以保持在8杯以上,也有助于肠道的润滑。另外,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活动5到10分钟,也很重要。如果已经是出血性内痔了,那就要配合药物治疗了,比如常见的西药就有用于外用涂抹的痔疮膏,这些药物能够对痔疮局部进行镇痛、消炎,减少出血。另外口服止血的药物,比如有些槐榆清热止血胶囊,能缓解出血。 最重要的是,无论症状轻重,一定要注意多休息,保持肛门清洁,不要用刺激性化妆品,也不要随便用偏方,防止感染。如果自行处理后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反复加重,那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肛肠科,专业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对症下药。 希望我的讲解能让大家对出血性内痔有一个基本认识,也提醒大家平时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一定不要惧怕,更不要忽视。你还有什么疑问或者想了解的内容,可以随时在评论区留言哦!愿大家都能拥有健康的生活,我们下次再见!

王贵松副主任医师|苏州市相城区漕湖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