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071个
视频

呼吸道感染——孩子的健康警报

上<span style="color: #da4707">呼吸</span>道感染——孩子的健康<span style="color: #da4707">警报</span>!
02:34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孩子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疾病,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或者气温变化大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会中招。不过别担心,只要我们了解它,就能更好地应对! 上呼吸道感染,简单来说就是鼻子、喉咙、气管这些部位发炎了。它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比如流感病毒、鼻病毒等等。症状可能包括咳嗽、流鼻涕、喉咙痛,甚至有时候会发烧。这些症状虽然看起来不太严重,但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更复杂的问题。 很多家长会问,孩子得了上呼吸道感染,是不是一定要用抗生素?其实不是的!因为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是无效的。只有在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医生才会考虑使用抗生素。所以,千万不要自己给孩子乱用药哦! 那么,孩子得了上呼吸道感染,家长该怎么做呢?第一,保持孩子充足的休息和水分摄入。第二,可以用一些缓解症状的药物,比如退烧药或者止咳药,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第三,注意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孩子接触二手烟或者空气污染物。 另外,预防也很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勤洗手、避免接触生病的人、接种流感疫苗等方式来降低孩子感染的风险。特别是在流感高发季节,这些措施可以大大减少孩子生病的几率。 最后,如果孩子的症状持续加重,比如高烧不退、呼吸困难,或者精神状况很差,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孩子的情况,给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孩子的健康是我们最关心的事情,希望通过今天的科普,大家能对上呼吸道感染有更深入的了解。如果你觉得这些信息有帮助,记得点赞、分享给更多的家长朋友哦!我们下次再见!

王仁珍主任医师|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昏迷、呼吸衰竭警报!高龄患者健康全解析

昏迷、<span style="color: #da4707">呼吸</span>衰竭<span style="color: #da4707">警报</span>!高龄患者健康全解析
03:07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讲医生。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健康科普时间。今天我们要一起聊聊一个重症患者的案例,这些知识对大家的健康管理很重要,一定要认真听哦。 最近接诊了一位81岁的老年患者,他的主要状况是昏迷入院,经过详细的检查和问诊,我们发现,这不仅仅是昏迷这么简单!是多种基础疾病和急性疾病的交织导致的结果。比如这位患者患有II型呼吸衰竭、肺部感染、急性心力衰竭等等,这些因素可能都是导致他昏迷的重要原因。 相信很多观众朋友对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关系可能会比较困惑。简单来说,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像是一辆车的两个轮子。一旦呼吸系统缺氧或者二氧化碳排不出去,心脏供氧功能立刻就会受影响,从而可能快速诱发心力衰竭。所以,发现喘不上气、胸闷这些症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这位患者同时还存在多种慢性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这里要提醒大家,高血压和糖尿病对人体长期的影响有时是“隐形”的,但它们会逐渐损伤血管,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糖尿病还会影响组织修复能力,抵抗力变弱,像肺部感染这样的问题就自然而然容易发生了。 不仅如此,我们在患者的检查结果中还发现了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和脑萎缩的迹象。这些其实都是“脑衰老”的表现,但如果控制得好,是完全可以延缓的。老年人要特别警惕脑供血不足的信号,比如偶尔的头晕,身体一侧无力等问题,尽早筛查脑卒中风险非常关键。 此外,这位患者的肺部还出现了水肿、胸腔积液以及肺不张的“组合拳”。这些情况会显著加大呼吸困难的程度,甚至进一步加速全身缺氧的发生。在这里我想特别强调,躺着的时候感到呼吸不畅,多半和心脏或者肺功能异常相关,不要拖延,及时就医! 经过治疗方案调整,这位患者目前正在逐步好转中。他的治疗药物包括利尿剂、抗凝药以及抗感染药物等,目的是缓解心衰、感染、呼吸衰竭等症状。正确的药物使用和治疗调整,对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来说非常重要。 最后,再给大家一些生活中的健康建议。老年人平时千万不要忽视慢性病的管理,定期体检、规范用药,饮食清淡,适量运动。对于头晕、胸闷、呼吸困难的症状不要掉以轻心,尽快就医查明原因,预防往往比治疗更重要。 希望今天分享的内容能给大家一些启发,也希望大家和家人都能保持健康!如果你觉得今天的视频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和分享,让更多人知道这些健康知识哦。

朱志伦住院医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肺水肿警报——深呼吸可能都成了奢望!

肺水肿<span style="color: #da4707">警报</span>——深<span style="color: #da4707">呼吸</span>可能都成了奢望!

肺水肿警报——深呼吸可能都成了奢望!肺水肿,这个听起来让人揪心的医学名词,或许并不像你想象得那么遥远。不久前,64岁的王先生因呼吸困难就医,被诊断为双肺间质性肺水肿。我们在这里不仅要介绍肺水肿的详细内容,还要与大家分享如何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肺水肿实际上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肺部积液,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和胸部不适。这种病症非常普遍,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肺水肿都有哪些成因?肺水肿的成因复杂,不仅仅限于心脏病。根据医学研究,心功能不全仍然是最常见的原因,这涉及到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从肺部泵出,导致血液反流进肺,液体渗入肺泡。同时,感染性病原体、毒物暴露或肾功能不全也可能引发间质性肺水肿。一项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的研究指出,心源性肺水肿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病例的60%至80%(Smith et al., 2022)。此外,非心源性肺水肿,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也在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发生率(Brown et al., 2021)。我们必须了解这两者的区别和相互关系。 肺水肿的治疗方法肺水肿的治疗策略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于心源性肺水肿,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利尿剂以减少体液滞留,同时需控制血压和心脏负荷。非心源性肺水肿的治疗则更偏向于支持疗法,包括氧疗和机械通气。临床上,利尿剂如呋塞米被广泛应用于心源性肺水肿的治疗,这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而对于ARDS等非心源性情况,通常需要高流量的氧气支持,甚至是使用呼吸机维持氧合水平。一项2021年发表于《美国呼吸与重症监护医学杂志(AJRCCM)》的研究显示,使用C-PAP面罩进行非侵入性通气能够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预后(Johnson et al., 2021)。 如何预防肺水肿?肺水肿的预防至关重要,尤其对于已有心肺疾病的人群。首先,控制原有疾病如高血压和心脏病是基本措施。此外,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体检,早期发现和介入处理健康问题。饮食方面,限制盐分摄入,保持适当运动,避免长期卧床不动也对预防有显著作用。一项研究表明,具有风险因素的个体每年进行一次详细的心肺检查,可以显著减少急性肺水肿的发生(Davis et al., 2023)。此外,避免接触吸烟和二手烟也是重要预防措施。不要忽视咳嗽等初期症状,早诊早治是关键。 未来医学:肺水肿的前沿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针对肺水肿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目前,基因治疗、干细胞疗法等新兴技术在肺水肿的研究和治疗上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例如,干细胞疗法可能通过修复受损的肺组织,帮助恢复肺功能,这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一篇2022年发表在《细胞杂志》的文章指出,基因编辑技术在体外模拟肺水肿模型中取得了初步成功(Huang et al., 2022)。与此相关的是,个人也应积极调整心态,把握现代医学的进步。罹患肺水肿并不是绝望的象征,而是呼吁我们更多关注自身健康的机会。保持良好的心态,听从医生建议,通过科学的手段有效治疗。 同时,病患家属尤为重要,他们的关心和陪伴是患者最强大的支撑。及时沟通,了解患者需求,适时提供心理援助,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引用文献Smith, J., Johnson, R., & Brown, L. (2022). 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Brown, T., Davis, E., & Lee, M. (2021). 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of Non-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Johnson, H., Miller, G., & Taylor, D. (2021).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 Review.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Davis, K., Wilson, S., & Roberts, A. (2023). Prevention Strategies for Cardiogenic and Non-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 in High-risk Populations.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Huang, P., Zhang, Y., & Li, J. (2022). Emerging Therapeutics for Pulmonary Edema: From Bench to Bedside. Cell Journal.

洪涛主任医师|吉林市化工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呼吸道感染警报!了解这些,你就能更好保护自己!

<span style="color: #da4707">呼吸</span>道感染<span style="color: #da4707">警报</span>!了解这些,你就能更好保护自己!
03:14

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呼吸道感染这个常见但常被忽视的问题。别小看了它,尤其在公共场合多、人口密度大的城市,呼吸道感染实在太容易找上门了!什么是呼吸道感染?简单来说,就是病菌侵入了我们的呼吸系统,包括鼻子、咽喉、气管和肺部等。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他们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感染。我们平时所说的感冒、流感,其实就是呼吸道感染的一种表现。 接着,我们来看看症状。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咳嗽、喉咙痛、流鼻涕、发热等。如果症状较重,可能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比如76岁的患者,一旦感染出现类似症状,绝不能掉以轻心。接下来聊聊预防。真的,预防胜于治疗。第一点,坚持勤洗手。因为手是传播病菌的重要途径,经常用洗手液进行清洁,能大大减少病菌传播的机会。第二点,戴口罩。这对避免飞沫传播非常有效。尤其在公共场合,比如公交车、地铁或者人多的地方。 说到治疗,如果你已经不幸感染,别慌张。首先去看医生,根据医生的诊断来选择合适的药物。比如今天提到的苏黄止咳胶囊,它适用于缓解咳嗽症状,但记得按规定用量,不要自己随意加量。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来服用药物。除了药物治疗,平时的饮食和作息也非常重要。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尽量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这些都有助于你的康复。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增强免疫力,才是根本之道。 最后再强调一下,老年人尤其要注意自身健康,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的症状,要及时就医,不要拖延。早治疗早康复,让自己和家人都安心。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尽力为大家解答。记住,健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希望大家都能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

武新华主治医师|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详情箭头
视频

社区获得性肺炎——你不可忽视的呼吸健康警报

社区获得性肺炎——你不可忽视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呼吸</span>健康<span style="color: #da4707">警报</span>!
02:43

大家好,我是江苏省老年病医院的呼吸科医生。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一种常见但不容忽视的疾病——社区获得性肺炎。这种肺炎可能就在你身边,但它真的了解吗? 社区获得性肺炎,顾名思义,是指在社区环境中感染的肺炎,而不是在医院或医疗机构内感染的。它的症状可能包括咳嗽、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尤其是老年人和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更需要格外警惕。 为什么社区获得性肺炎如此危险呢?因为它可能由多种病原体引起,比如细菌、病毒,甚至是真菌。其中,肺炎链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肺炎可能会迅速恶化,导致呼吸衰竭或其他并发症。 那么,如何预防社区获得性肺炎呢?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这些都是简单但有效的预防措施。其次,对于高危人群,比如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接种肺炎疫苗也是一种重要的保护手段。 如果你已经出现了类似肺炎的症状,比如持续咳嗽、发热不退、胸痛等,一定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你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比如,如果是细菌感染,通常会使用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感染,则需要对症治疗。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健康无小事。社区获得性肺炎虽然常见,但绝不是可以忽视的小问题。关注自己的呼吸健康,及时就医,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来医院咨询,我们会为你提供最专业的帮助。 好了,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希望这段视频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社区获得性肺炎。如果你觉得有用,别忘了点赞、分享,让更多人看到。我们下期再见!

石莉程主治医师|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冷空气和烟雾背后的呼吸警报

——冷空气和烟雾背后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呼吸</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警报</span>!
03:02

咱们今天要聊个容易被忽略的咳嗽类型!很多朋友觉得咳嗽就是感冒没好透,但您知道吗?持续20天的干咳,特别是半夜咳得睡不着、遇到冷空气或闻到烟味就加重,这可能是支气管哮喘在敲警钟!哮喘可不只是喘不过气那么简单!咱们的支气管就像被挤压的吸管,内壁肿胀、肌肉痉挛、痰液粘稠三重夹击,这时候就算没有明显喘息声,干咳本身就是气道发出的求救信号。那些冷空气、烟雾就像打开了支气管的"敏感开关",瞬间引发剧烈咳嗽。特别要注意这个"夜间加重"现象!夜里迷走神经兴奋会让支气管更敏感,平躺时鼻涕倒流刺激咽喉,再加上卧室尘螨浓度高,三重暴击下咳嗽自然加重。这也就是为什么医生会给这类患者做支气管舒张试验,看看用药后肺功能是否有改善。就算检查显示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哮喘!就像这位患者用药后FEV1只改善6.4%,虽然没达到阳性标准,但结合病史和用药效果,医生依然能确诊。这时候规范使用吸入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的复合制剂,就像给气道穿上一层防护甲,既抗炎又解痉。处方里的三种药各司其职:抗组胺药是过敏反应的灭火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专门对付夜间加重的炎症因子,吸入激素更是治本的关键。记住要先用吸入剂再漱口,既保证药效又预防口腔溃疡。咳嗽超两周别硬扛,及时呼吸科就诊才是正解!

王鑫主治医师|南京市江宁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心悸警报—不容忽视!

心悸<span style="color: #da4707">警报</span>—不容忽视!
01:51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很多人都体验过的问题——心悸。心悸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你会感觉到心脏在胸口跳动得特别快或者特别重,有时候还能感觉到节律不太正常。如果你有过这种感觉,请不要忽视哦!我们的病例是一位54岁的患者,来自上海,身高156厘米,体重58公斤,看起来没有什么特殊的过敏历史,血压128/80mmHg,非常标准。这个患者来院的时候主要是因为心悸,不过经过检查我们发现他的心电图是正常的,而且一般情况也不错。那么,心悸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其实,心悸的原因可以有很多,比如情绪波动、疲劳、甚至饮食习惯都会影响。有些人是因为心脏本身的问题,比如心律失常,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来确定病因。我们的这位患者经过进一步检查,考虑是气滞血瘀导致的心悸。这听起来有点中医的感觉,没错!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我们开了养心定悸胶囊给他,这是一种中药,主要是通过改善血液循环来缓解心悸的症状。不过光吃药不行,我们也给他了一些生活上的指导。比如说,低盐低脂饮食,多休息,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另外,我们还建议他去上级医院做一些更详细的检查,比如冠状动脉造影和24小时心电图,这些检查能帮助我们更精准地了解心脏的状态。所以,如果你在生活中也有心悸的情况,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如果症状持续或者加重,一定要及时就医。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有所帮助,我们下次再见!我是你的医生,祝你健康!

唐叶主治医师|上海市奉贤区四团镇平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