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科普,根尖囊肿

根尖囊肿

就诊科室:
口腔科
口腔颌面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科普,评审
概述
根尖囊肿(Apical cyst)又称根端囊肿、根尖周囊肿,是指发生于牙根尖周围的囊肿,可由牙髓的炎症和坏死产物溢出到根尖组织所引起。患者常有患侧牙疼、下颌骨不适、龋齿等临床表现。可通过将囊肿和患牙一起切除来进行治疗,部分患者也可采取根管治疗。根尖囊肿很少复发,但如果没有完全切除则可发生残余囊肿,极个别可转化为鳞状细胞癌。
病因
1、细菌感染

细菌通过感染的根管等途径进入根尖周组织引起病变,最终形成囊肿。当细菌、药物等进入根尖周组织,引起根尖周组织免疫应答,引起根尖囊肿。

2、化学因素

根管治疗过程中药物使用不当,如牙髓失活剂放置时间过长等原因,引起根尖周组织的化学性炎症,未做适当处理发展为根尖囊肿。

3、创伤因素

交通事故、摔跤导致牙齿被猛烈碰撞、牙齿排列不齐等原因,都可造成根尖囊肿
症状
1、大多数根尖囊肿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常在X线片检查时才发现。

2、有的患者在咀嚼食物时出现轻度的疼痛,临床检查对叩诊敏感。

3、囊肿通常较小,少数较大。大的囊肿可累及一侧的颌骨,扪诊有乒乓球感。患者可有患牙周肿胀的表现,并可引起相邻牙的移位或松动。

4、病变很少穿过表面的骨组织和口腔黏膜而形成瘘管,除非病变出现急性加重。

5、根尖囊肿相关牙的牙髓都无活力,对热刺激和电活力测试无反应。
检查
根尖囊肿在X线片上通常表现为一边界清楚的、单囊性的、围绕着根尖的透射阴影,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周围有时可见一窄的阻射性线。如果囊肿快速增长,该阻射线则不太明显。病程较长的囊肿,相关牙的牙根有时见不同程度的吸收。偶尔相邻牙也可见牙根吸收。多根牙的多个根尖同时发生病变者并不多见,可互相融合形成一个单一的腔。
鉴别
临床上要与其他伴有炎症的囊肿进行鉴别,如:

1、如发生在下颌骨前部,则应同早期的牙骨质-骨化纤维瘤相鉴别。病理组织学检查可帮助诊断。

2、需与各种牙源性囊肿和肿瘤、单纯性骨囊肿、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根尖周牙骨质发育异常、颌骨中央性的黏液表皮样癌进行鉴别。与根尖囊肿相反,这些病变的相关牙对牙活力测试反应正常。

3、当根尖囊肿由侧支根管发展而来,在X线片上表现为沿着牙根侧面的透射阴影时,则与根侧牙周囊肿非常相似,而后者的相关牙也为活髓牙。
并发症
当囊肿较大时,会导致患牙出现松动以及邻牙出现移位。
预防
1、在生活中,用正确的方式刷牙,饭后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2、定期接受牙周清洁,清除牙石。

3、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警惕龋病、牙髓疾病、牙周疾病的发生,出现上述疾病及时就医。

4、推荐儿童接受氟化物防龋的措施,及时接受窝沟封闭的防龋治疗。

5、成年的龋易感患者可以使用含氟牙膏。
治疗
1、根管治疗

(1)清除牙齿根管内的感染:包括机械清除和药物辅助消炎。

(2)严密填充、封闭主根管:彻底清除根管内感染后,需要进行严密填充、封闭主根管,可以避免细菌重新生长、再次感染。如根管充填、冠部充填等。

2、开窗减压术

对较大的根尖囊肿,行根管治疗效果不佳,为避免手术后过大的颌骨缺损和保持牙齿的完整性,可行开窗减压术。该术式能解除囊内压力,使囊腔与口腔相通,使内环境改变,抑制囊肿的生长,并随着颌骨运动有效刺激囊肿周围骨质重建。

3、根尖手术

该手术可消除根尖囊肿,是根尖囊肿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生会把病变位置的牙龈翻开,彻底刮除根尖囊肿。

4、拔除患牙

适用于患牙条件较差无法保留、根尖手术后患牙无法恢复正常咀嚼功能的患者。常配合根尖囊肿刮除。
饮食
以不刺激口腔的饮食为主。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禁忌
1、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

2、禁碳酸饮料等对牙齿有刺激的饮食。

3、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4、少吃含骨、带壳海鲜等坚硬食物。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