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肤淋巴细胞瘤

皮肤淋巴细胞瘤(Lymphocytoma cutis)又称Spiegler-fendt类肉瘤,Spiegler-fendt假性淋巴瘤或Bäfverstedt皮肤良性淋巴结病(Lymphadenosis Benigna Cutis of Bäfverstedt)。
常见症状:肉色或红色结节、丘疹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
检查项目:组织病理、血常规
组织病理:组织病理检查可见主要由成熟淋巴细胞构成的致密性结节性浸润,伴发多少不等组织细胞。浸润上方可见无浸润带将结节性浸润与表皮分开。在深部通常可见界限清楚的生发中心,或混合存在的细胞。单克隆抗体检查显示浸润细胞为1种多克隆T细胞增生或由B细胞、周围为T细胞构成的结节。
1.应与皮肤淋巴瘤相鉴别,淋巴细胞发生了恶变即称为淋巴瘤,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淋巴系统肿瘤病理分类标准”,目前已知淋巴瘤有近70种病理类型,大体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在我国,霍奇金淋巴瘤占淋巴瘤的9%~10%,是一组疗效相对较好的恶性肿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占全部淋巴瘤病例的90%左右,并且近十几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
2.应与皮肤白血病,蕈样肉芽肿、皮肤淋巴细胞浸润和多形性光疹鉴别。播散性应与肉样瘤,寻常性狼疮,光泽苔藓,皮肤白血病鉴别。
一、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心理上的感染是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动。它实质上是情绪的传递与交流,在互动中具有很大的作用。
二、远处转移: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其他途经被带到它处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部位肿瘤相同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成为转移,所形成的肿瘤成为转移瘤或转移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征。
(一)治疗
X线放射疗法为首选疗法,可用100kV(HVL1~3mmAl),剂量100Rad,皮损可在1~2周内消退。亦可试用羟氯喹或丙喹酮治疗。如疏螺旋体及蜱抗体试验阳性,则青霉素治疗可迅速治愈。
(二)预后
通常皮损在数月,有时1~2年后自行消退。播散性多见于中年成人,呈粟粒性丘疹或大而硬的结节,主要位于颜面、躯干和四肢。损害可持续多年,但可自行消退。
宜用:
1、宜多吃具有抗恶性淋巴瘤作用的食物:蟾蜍、田鸡、芋艿。
2、淋巴结肿大宜吃荸荠、芋艿、核桃、荔枝、黄颡鱼、田螺、羊肚、牡蛎。
3、发热宜吃豆腐渣、无花果、大麦、绿豆、苦瓜、节瓜、菱、水蛇。
4、盗汗宜吃猪心、羊肚、燕麦、高粱、豆腐皮。
忌用:
1、忌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2、忌葱、蒜、姜、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4、忌公鸡、猪头肉等发物。
5、忌海鲜。
6、忌羊肉、狗肉、韭菜、胡椒等温热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