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科普,左上图标科普,左下图标
科普,右下图标科普,右上图标

从带状疱疹的痛苦中解脱:围刺止痛方法全解析

  • 2025-08-11 07:02:43336次阅读

科普,声明图标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从带状疱疹的痛苦中解脱:围刺止痛方法全解析

从带状疱疹的痛苦中解脱:围刺止痛方法全解析

01 带状疱疹的真相:不止是皮肤病

说起来,很多人总觉得带状疱疹只是皮肤上起个疹子,看着扎眼但不算太大毛病。其实,有些症状刚开始并不明显——皮肤区域偶尔有点小刺痛,或者一阵微麻,这些细微的不适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刺激或皮肤干燥。有人在工作时,发现腰部一侧有点怪怪的痒,却没当回事。

不过,带状疱疹的厉害之处远不止“起个泡”。这种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引起的,往往发生在免疫力下降时。皮肤上的疱疹只是开始,更大的影响是神经痛,疼起来可以像刀割一样难受,严重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医学研究显示,带状疱疹相关的神经痛在部分患者中可持续三个月以上[1],成为折磨人的“后遗症”。

🌡️ 小提醒: 如果皮肤某一区域突然出现奇怪的刺痛或麻感,别忽视,有可能是带状疱疹的前奏。

02 围刺止痛:什么是围刺技术?

很多人第一次听“围刺”这个词会有点迷糊。简单来说,围刺止痛是一种局部神经治疗方法:医生用细小的针,在疼痛区域皮肤周围分点扎入微量麻药(如利多卡因),建立“药物屏障”,切断痛觉信号传递。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有位67岁的女性患者,疱疹刚退却但右侧背部阵痛,没有吃药就难以入睡。医生建议进行围刺止痛,操作时用细针环绕疼痛区皮肤,患者几分钟后痛感明显减弱。这种技术操作时间短,药物用量精确,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常用的缓解方法之一。

操作步骤 要点
确定疼痛范围 医生根据疼痛区域定位围刺点
消毒皮肤 预防感染
分点注射麻药 使用特制针具环绕疼痛区注射
观察反应 数分钟后观察止痛效果和皮肤变化
🔎Tip: 围刺止痛整个流程20分钟左右,一般不用住院。

03 围刺止痛的效果:疗效如何?

围刺止痛效果有据可查。2021年一项临床研究显示,带状疱疹患者接受围刺后,疼痛分数平均下降超过50% [2](VAS评分由8分降至3分左右),而且大多数人在两三次治疗后可以显著改善睡眠和日常活动能力。

比如,54岁的男性患者,带状疱疹后左侧胸部剧烈疼痛。第一次围刺后当日,疼痛由持续剧痛转为偶有针刺感,三天后能睡完整觉。这种改善让很多人终于摆脱“是不是永远都疼下去”的焦虑。不少医生认为,对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围刺本身安全性较高,也适合年纪较大的朋友使用。

疼痛表现 围刺前 围刺后
持续剧痛 常伴睡眠障碍 多数缓解为轻微刺痛
情绪焦虑 担心治不好 情绪松弛
生活受限 洗澡穿衣均困难 能进行日常活动
📊 研究引证: 杨等人(2021),《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ournal of Pain Research

04 围刺前的准备工作:医生与患者的配合

围刺止痛不仅仅是一个医学操作,医生与患者的沟通极为重要。首先,医护需要详细询问病史、疼痛特点、过敏史,包括近期服用的药物。患者要如实反映自己的状况,比如有没有心脏疾病、是否容易出血等特殊情况。

其次,有些人在面对针刺治疗时有心理紧张感,提前做些心理疏导很重要。像是45岁的女性患者,过去打针总是害怕,医生详细解说每个步骤并用温和语气让她感觉放松,围刺过程顺利,心理负担也减轻了不少。

📝 操作前建议
  • 提前沟通病史和用药情况。
  • 对针刺有紧张感,可与医生一对一交流,帮助减轻心理压力。
  • 如有特殊病史(如糖尿病、心脏病),务必提前告知医护。

05 潜在风险与并发症:需要警惕的信号

虽然围刺止痛属于微创操作,但仍存在一定风险。最常见的是皮肤局部红肿、短暂的麻木感,极少数人会出现注射部位感染或过敏反应。复杂一点的情况,比如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可能发生皮下血肿。

风险类型 具体表现
红肿/局部麻木 皮肤表面短暂红肿、触之麻感
感染 极少数针眼部位发炎、渗液
过敏反应 轻者皮肤瘙痒,重者全身不适
皮下血肿 多见于凝血障碍人群

遇到这些反应,不用立刻慌张。比如,有位68岁的男性,围刺后皮肤局部红肿,一天后自行消退,无需特别处理。如果发生持续剧烈疼痛、局部高热、扩散性红斑,建议及时联系医生处理。

⚠️ 提醒: 持续高热或扩散性肿胀要尽快就医。

06 患者的自我管理:缓解带状疱疹后的疼痛

围刺止痛之后,自我护理和恢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日常生活里,可以采取一些温和措施帮助修复和缓解余痛。

护理举措 具体建议
清洁皮肤 每天用温水轻柔清洗注射区,避免化学洗液
适度休息 充足睡眠有利于神经修复;熬夜容易加重疼痛
饮食调养 多吃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C和B族(有助神经恢复)
心理调节 适度活动、看书或散步能分散注意力,减少疼痛困扰
🍵 食疗推荐:
  • 猕猴桃 + 维生素C补充:每日两枚可提高皮肤免疫力
  • 燕麦 + B族维生素:早餐搭配可帮助神经修复
  • 菠菜粥 + 微量元素:晚餐加一碗促进整体康复
👐 心理调适:
  • 和朋友聊聊天能缓解焦虑;
  • 做简单日记记录好转的细节,有助恢复信心。

最好的办法是在疼痛缓解期间,保持乐观心态,偶有小痛不要焦虑,日常饮食、作息和心理调适齐头并进,更快摆脱带状疱疹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Johnson, R.W. & Rice, A.S.C. (2014). Postherpetic neuralgia.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1(16):1526-1533. doi:10.1056/NEJMra1400531
  2. Yang, J., Li, Y., Wang, C. (2021).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perineural injection therapy for postherpetic neuralgia: A prospective study. Journal of Pain Research, 14:235-242. https://doi.org/10.2147/JPR.S287631
  3. Dworkin, R.H., et al. (2007).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erpes zoster.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44(Suppl 1):S1–S26. https://doi.org/10.1086/5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