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用药的中医智慧:煎煮方法与注意事项
- 来源:本草健康谈
- 2025-08-23 13:32:00512次阅读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老年人用药的中医智慧:煎煮方法与注意事项
01 中医药对老年健康的独特贡献 🌱
每天清晨,老年朋友们喜欢泡一壶艾叶茶、煎上一副补气养血的中药,这似乎成了生活中常见的一幅画面。其实,中医药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上一直有着特殊的地位。不仅仅是调养身体,很多慢性病、亚健康状态,包括恢复期的调护,都能找到合适的中药方剂。
中医讲究“治未病”,强调通过整体调理,帮助人体恢复平衡。特别是老年阶段,身体各项机能有所下降,免疫力减弱,许多基础代谢也跟着慢下来。这时候,中药常被用来温补脏腑、改善睡眠质量、调整消化功能或缓解关节不适。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很多60岁以上长者通过服用经典的补气方剂后,气色、体力均有所提升。
       小贴士: 有些老人习惯自配中药,但针对慢性病、晚年体弱等情况,还是需要专业中医师辨证开方,才能发挥药物的最大效果。     
   02 煎中药也有讲究?基础步骤一次说清
- 器具选择: 推荐使用陶瓷、砂锅等耐热容器,不建议用金属锅,以免和药材发生反应。
- 用水量: 通常为覆盖药材高度的1.5-2倍,首次用凉水浸泡30分钟,利于药效释放。
- 火候把握: 先用大火煮沸,再转小火慢炖,常规煎煮时间以30-40分钟为宜;特殊药材可遵医嘱调整。
- 煎煮次数: 绝大部分方剂需要煎2次,将得到的两次药液混合后分服。
| 步骤 | 要点 | 小建议 | 
|---|---|---|
| 浸泡 | 冷水浸泡更利于有效成分析出 | 建议浸30分钟以上 | 
| 初煎 | 大火煮沸后转小火 | 控制沸腾,防止药液溢出 | 
| 二煎 | 再次加水,时间缩短 | 二煎多取首次用量一半左右的水 | 
       提示: 变味、异色、中途开盖煎药都可能影响效果,别图省事。     
   03 老年人常用药材和代表方剂 🌸
老年人的体质主要以“气虚”“血虚”“肾亏”“脾弱”等为主,常会用到下述药材搭配,配合古方发挥优势。
| 药材/方剂 | 主要功效 | 适用人群 | 
|---|---|---|
| 黄芪、人参 | 益气固表,提升抵抗力 | 精神萎靡,容易感冒的长者 | 
| 当归、熟地黄 | 补血养血,缓解头晕乏力 | 有贫血、面色苍白的老人 | 
| 六味地黄丸 (方剂) | 滋阴补肾、缓老防衰 | 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的患者 | 
| 四君子汤 (方剂) | 健脾养胃,补中益气 | 消瘦乏力、饭后易腹胀者 | 
       举例: 张女士,72岁,因长期乏力、记忆力减退,经医师辨证后服用四君子汤加枸杞,精神状态有明显改善。
这个例子说明,药不在多,选对更关键。无论材料多么名贵,都得针对实际体质调整。
   这个例子说明,药不在多,选对更关键。无论材料多么名贵,都得针对实际体质调整。
04 想让药效好?煎药过程这些细节别忽视
- 分步加药: 有些药材性味不同需分先后投入。例如,先煎矿石类药材(如石膏),最后十分钟再加入芳香类(如薄荷)。
- 保持锅盖: 煎药最好别常开盖,药香易挥发,可能影响进补药效。
- 注意药液量: 切勿因对“浓”有迷信而过度煎煮;药液太稠未必更有效,反而不易吸收。
       实用建议:
变色、沉淀或出现异味的药液不要盲目服用,应及时咨询医师判断是否可继续饮用。
   变色、沉淀或出现异味的药液不要盲目服用,应及时咨询医师判断是否可继续饮用。
05 喝中药前后的注意点 💧
- 温度适宜: 中药液应温服,不可过烫,以防刺激肠胃。
- 服药时间: 多数建议餐前30分钟服用,更便于吸收。但特殊情况(如保护胃黏膜)可遵医嘱调整。
- 药物配伍: 切勿随意与西药、保健品混用,部分药物成分可能有冲突。
- 忌口及禁忌: 如含有“攻下”“发散”的药物,需暂时停止牛奶、萝卜、绿豆等摄入,避免药效被削弱。
       提醒: 一些人服药后有轻微恶心,这是身体适应的过程,但出现持续腹泻、过敏等异常,应立刻停药寻医。     
   06 个体差异需重视,专业指导效果更好 👩⚕️
老年人身体素质、慢性病类别、遗传等都不尽相同。举个例子,70岁的陈大爷因糖尿病史,在煎药和药材用量上都需做个性化调整。避免用含糖分偏高、易升血糖的药材,同时根据血糖变化调节药量——这类判断靠经验很难做到精准,必须中医师根据检验数据作指导。
       建议:
定期随访,遇到新症状或有用药疑问(如近期头晕加重、服后出现嗜睡),及时与医生沟通。特殊人群——如肝肾功能异常、体质极虚弱的老人,最好每次开药都随访一次,结合体检结果灵活调整。
   定期随访,遇到新症状或有用药疑问(如近期头晕加重、服后出现嗜睡),及时与医生沟通。特殊人群——如肝肾功能异常、体质极虚弱的老人,最好每次开药都随访一次,结合体检结果灵活调整。
📖 关键文献列表
-          Chen, J. K., & Chen, T. T. (2012). Chinese Medical Herbology and Pharmacology. Art of Medicine Press.
 (关于常用中药材药理基础与用途)
-          Wang, K., et al. (2014). Effect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elderly patients: a review. Journal of Geriatrics and Gerontology Research, 3(2), 1-7.
 (涉及老年人用药实践总结与临床建议)
-          Lee, M. S., et al. (2015). Use of herbal medicine and attributable adverse events in older adult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BMC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15(1), 1-7.
 (有关老年人中药饮用安全及不良反应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