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术后虚弱:中医煎药的智慧与技巧
- 来源:本草健康谈
- 2025-08-14 16:31:58154次阅读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术后虚弱:中医煎药的智慧与技巧
手术结束后,许多人发现自己变得格外容易疲劳,一顿饭都吃不太下,稍微走远一点路也喘得厉害。其实,这种状态并不稀奇,身边就有朋友说:“才做完腹部手术,整个人像没了力气,休息几天都缓不过来。”这样的虚弱,不只是身体上的短暂不适,更会影响心情和恢复速度。
01 术后虚弱为什么会出现?🩺
其实,术后虚弱的发生和身体经历的那场“风暴”密切相关。手术过程会带来一定的组织损伤,造成能量消耗和血液成分流失。此外,术后恢复期间,进食减少,营养摄取变差,再加上心理压力和焦虑,让不少人觉得身心都“掉了一块”。
| 因素 | 具体表现 | 
|---|---|
| 身体损伤 | 手术导致组织修复需求增加 | 
| 营养摄取不足 | 胃口变差,消化吸收能力降低 | 
| 心理和情绪波动 | 焦虑、失眠,影响恢复速度 | 
需要注意:术后虚弱会让人的抵抗力变低,一旦恢复不理想,身体很容易受到各种小麻烦的困扰(如反复感冒、伤口愈合慢)。
02 中医怎么看术后虚弱?🍵
从中医角度来说,术后虚弱通常归因于“气血不足”。气,是推动人体活动的动力;血,是滋养脏器的关键。手术后气血流失,导致身体像“机器缺油”,自然就动力不足。另一方面,中医注重阴阳平衡。术后往往阴阳失调,免疫力也跟着下降。
- 气虚人群:易出汗、少气懒言、精神不振。
- 血虚情况:面色苍白、头晕眼花。
- 阴阳失衡:夜间睡不安稳,白天无精打采。
03 为什么要讲究煎药的方法?🌡️
很多人觉得“中药煎出来都一样”,但实际上,煎药的手法直接影响药效。中医讲究“先煎、后下、后渣”,意思是有些药材需要提前下锅,有些则最后加入。这样不仅能避免有效成分损失,还能让每样药材都发挥最大作用。
| 煎药步骤 | 适用药材 | 时间建议 | 
|---|---|---|
| 先煎 | 矿石类、贝壳类(如龟板) | 提前15-30分钟加入 | 
| 后下 | 芳香类(如薄荷、藿香) | 最后3-5分钟投入 | 
| 后渣 | 部分贵重药材(二次煎煮) | 视处方定,跳步操作 | 
小心:随意混合、煎煮,药效可能只发挥一半,影响恢复。正确的方法就是“先重后轻、按需分批”,这是一种老中医的智慧。
04 补气补血,这些中药最常用 👍
在术后调理中,人参、黄芪、当归这些药材被广泛应用。它们不仅能补充气血,还对增强免疫力有好处。选择什么药、如何搭配,最需要专业医生来指导,但一些常见的方剂大家可以简单了解。
| 药材 | 主要功效 | 食用建议 | 
|---|---|---|
| 人参 | 补气提神,改善食欲 | 炖汤或泡水,注意剂量 | 
| 黄芪 | 增强体力,抵抗感染 | 煎药或煲粥,适合术后恢复期 | 
| 当归 | 养血活血,改善面色 | 与鸡肉同炖,有助女性调理 | 
05 煎药小窍门,用对方法疗效加倍 🥄
中药药效,离不开煎制技巧。控制火候、把握时间、水量合理,是三条关键。比如,大部分药需先用武火(大火)煮沸,后转文火(小火)慢煎。煎药壶以陶瓷为佳,避免金属析出影响成分。
- 火候:开始用武火,煮沸后转为文火。
- 时间:一般30-45分钟,分两次煎煮。
- 水量:以药材没过3-5厘米为宜。
06 饮食合理,让恢复事半功倍 🥗
其实药补之外,饮食也是恢复的关键。中医提倡“三分之一原则”,意思是药补只占恢复的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二得靠吃得好、休息足。合理饮食能让身体“工厂”有原料,修复效率变高。
| 食物名称 | 具体功效 | 食用建议 | 
|---|---|---|
| 红枣 | 补血强身,改善睡眠 | 可以煲汤、蒸米饭时加几枚 | 
| 枸杞 | 养肝益肾,提升免疫力 | 泡水或配粥食用,适量为宜 | 
| 瘦肉汤 | 补充蛋白质,助康复 | 手术后可做清淡瘦肉汤,一周2-3次即可 | 
说起来,恢复需要耐心,方法却不用复杂。无论是药补还是饮食、休息,每一环节都像调音一样,让身体慢慢找回平衡。有充足能量,生活也会重新步入正轨。希望这些实用技巧,可以帮到身边正经历术后恢复的你,关注身体的微小变化,调整饮食和作息,就是最可靠的自我关怀。
参考文献:
- Tian, Y., Zhang, Y., Zhang, Y., et al. (2021). Effects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on immune function: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77, 114217. PubMed
- Li, L., Sun, X., & Li, Y. (2020). A review of Chinese herbal decoction methods for optimal efficacy. Chinese Medicine, 15(1), 87. PubMed
- Wu, Q., Chen, H., & Liu, Y. (2019). Nutrition, immunity, an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Relevance of dietary regulation in post-operative period. Nutrition Journal, 18(1), 72. PubM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