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科普,左上图标科普,左下图标
科普,右下图标科普,右上图标

四季养生茶:自制茶饮让健康伴你行

  • 来源:黄帝养生说
  • 2025-08-17 19:32:00309次阅读

科普,声明图标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四季养生茶:自制茶饮让健康伴你行

四季养生茶:自制茶饮让健康伴你行

这些年,越来也多人喜欢在家泡茶,不光为了口感,更因为那一杯热茶喝下去,总觉得能调节状态。天气一换,身边的朋友也常议论:“春天该喝点什么茶驱驱春困?”、“夏天老出汗,喝什么能清爽点?”一杯茶,是生活里的小习惯,更藏着不少健康的门道。

01 春季焕新:春茶的养生密码 🍃

现象描述:
春天一到,有人觉得睡不醒,脸上冒小疙瘩,偶尔嗓子也干痒。这季节换新,身体像刚脱冬装,得适应下。春困、偶尔情绪低,这些其实常见。
健康影响:
春天身体里的“代谢工厂”刚活跃,新陈代谢慢慢加速。肝脏在春天特别忙碌,帮助排掉囤了一冬的垃圾,如果排毒不畅,容易有疲惫、轻微冒痘等小麻烦。
👉 轻微不适时,换成清新的茶饮,身体更轻松。

02 夏季消暑:清凉茶饮的调配艺术 🌿

具体例子分享:
  • 李女士,32岁,夏天公司工作,经常出汗觉得头昏、嘴巴发黏。喝了加菊花薄荷的清爽茶后,中午困乏轻了不少。
健康影响:
夏季气温高,汗液增多,容易导致体液流失。一旦水分补充不及时,体温调节就会跟不上,热感、心跳加快、小便发黄等问题接踵而至。 🍋 没有及时降温,甚至可能引发中暑。

03 秋季养生:滋润茶饮抗干燥 🍂

场景描述:
一进入秋天,很多人开始嘴唇发干,嗓子偶尔发痒,皮肤紧绷。空气里水分少,容易带走身体的“润滑油”。其实,这种干燥感大多数人都有过。
健康影响:
秋季燥邪当道,呼吸道黏膜如果“干裂”,易引起咳嗽、口舌生疮等明显不适。有研究提到,秋天补充水分、润肺养阴可缓解这些情况。
🌰 适当喝点滋润的茶饮,让“内部保湿”轻松不少。

04 冬季保健:温暖茶饮增强抵抗力 ☕

案例:
45岁的韩先生,每到冬天手脚冰凉,还总打小喷嚏。热饮加生姜和红枣,热量一到心窝,感觉舒服些,也少感冒了。
健康影响:
冬季寒气重,身体的“抗冻屏障”需要启动。如果体温调节能力差,免疫力也容易打折,流感、轻微关节疼痛这些小困扰,冬天出现得多。🔥 驱寒保暖,身体底子会更扎实。

05 茶饮为何有益?——成分与机理分析 🧪

  • 多酚与抗氧化: 很多野草本和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Kataya, K., 2005),可以清除异常自由基,有助于减缓细胞受损。长期积累下,自由基过剩是心血管、老化的风险源之一。
  • 天然挥发油: 薄荷、菊花等含天然挥发油,能让血管轻微扩张,辅助调节微循环,帮助“散热”与舒缓紧张情绪。
  • 桂圆、枸杞中的多糖与维C: 这些活性物质被证实对增强免疫力有积极作用(Li, S., 2007)。所以应季食材更适合对抗那一阶段容易出现的小问题。
  • 姜辣素(冬季经典茶饮成分): 生姜含姜辣素,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寒冷带来的手脚冰凉。临床数据发现,寒冷季节适度摄入,有利于提升抵抗力并减少感冒发作率。
这一部分的数据和结论参考文献请见文末。

06 DIY茶饮,小技巧让健康更轻松🔧

简单操作步骤:
  1. 准备材料,清洗干净。
  2. 按配方称量(见下表),一次1-2人份。
  3. 倒入壶中,加入80℃左右热水,盖盖闷泡。
  4. 5-8分钟后滤渣,温饮最佳。
  5. 根据个人口味调整用量,别盲目加糖。
🍵
每次新泡,口感和养分都更好。
🌡️
温度适中,不烫口才安全。
🕒
泡制时间别太短,否则养分溶出不够。

07 精选四季茶饮指南 📋

季节 主料 搭配 适宜人群 用法建议 主要功效
春季 绿茶 2g 金银花1g、薄荷0.5g 容易上火、脸部油脂多 上午饮用,饭后更适合 舒肝解毒,醒脑提神
夏季 菊花 2g 薄荷1g、西瓜皮2g 易汗、口干、易中暑 代茶饮,常温饮用 清热降火,补充水分
秋季 枸杞 3g 桂圆1颗、黄枣1颗 皮肤干、嗓子痒 下午饮用,勿加糖 滋阴润燥,补血安神
冬季 红枣 2颗 生姜2片、桂皮1片 手脚易凉、易感冒 餐后温饮最佳 补气养血,驱寒强身

材料有过敏史请避免尝试。

孕妇或慢病患者,应咨询医生再选用。
其实,一年四季身体总有点小状况,养生茶饮并非万能,但作为日常习惯调整,它让我们对自己的健康更加敏感。每个人体质不同,适当选择、不过量,就是茶饮最简单有效的“健康打开方式”。有新变化,及时请教专业人士,会更安心。

[参考文献]

  • Kataya, H. H., & Hamza, A. A. (2008). Red tea from camellia sinensis aqueous extract protects against oxidative stress in rats.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46(7), 2499-2503. doi:10.1016/j.fct.2008.04.018
  • Li, S., & Lo, C. Y. (2007).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Goji berry (Lycium barbarum L.). Food Chemistry, 104(2), 674-680. doi:10.1016/j.foodchem.2006.12.018
  • Mao, T. K., Van de Water, J., & Gershwin, M. E. (2002). Effects of a standardized green tea polyphenol preparation on immune function. 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 13(6), 392-399. doi:10.1016/S0955-2863(02)00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