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科普,左上图标科普,左下图标
科普,右下图标科普,右上图标

减脂新境界:中医如何助力青少年摆脱肥胖困扰

  • 来源:黄帝养生说
  • 2025-08-09 15:50:00534次阅读

科普,声明图标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减脂新境界:中医如何助力青少年摆脱肥胖困扰

减脂新境界:中医如何助力青少年摆脱肥胖困扰

青少年肥胖真的很少见吗?

走在放学路上,不难看到越来越多青少年身形“圆润”——运动装都变得有些紧绷。同学聚餐,这个点奶茶、薯条来一波也成了主流。其实,肥胖已悄悄成为许多青少年家庭的日常难题,在生活中很容易遇到。受访家长常悄声问“孩子最近裤子又小了一个码,怎么就瘦不下来?”

这类问题不光影响外观,更会带来长远的健康烦恼。如果不早早调整,成年以后可能还会增加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风险。说到底,青少年的肥胖问题,已经成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01 青少年肥胖:现在有多普遍?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儿童与青少年超重及肥胖率超过20%。放到生活中,就是每十个少年中就有两到三个可能超重。看起来,肥胖已不只是少数人的困扰。

年龄段 超重和肥胖比例
7-11岁 约19%
12-17岁 约21%

一项发表于 (Lobstein et al., 2015, The Lancet) 的国际合作研究指出,亚洲青少年的肥胖增速世界领先。

💡 现象小贴士: 肥胖并非谁家的“专利”,而是普遍的趋势,很多年轻人被奶茶、甜品、生物钟紊乱困住了。

02 日常中,到底有哪些“肥胖易感因素”?

  • 饮食结构丰富但不均衡:以琳(14岁,女生),课后常点外卖和甜饮,运动时间不足30分钟/天,一年胖了8公斤。她的例子说明,摄入热量高而消耗低,是最常见的“体重杀手”。
  • 家庭遗传有影响:有家长反馈,自己和孩子都有容易发胖体质。专家发现,父母体重、遗传基因能影响孩子基础代谢率,但比遗传更直接的,还是饮食环境(Sahoo et al., 2015, Indian J Endocrinol Metab)。
  • 生活作息紊乱:晚睡晚起、作业压力大、手机电脑屏幕时间增加,都让孩子“胖得越来越快”,活动减少,基础代谢变低。

偶尔的体重波动不要紧,但长期胖下去确实会诱发血压升高、肝脏脂肪变多、甚至影响成长发育。

🕒 友情提醒: “学生长身体”,但不是说体重随便涨。青少年的肥胖,大多是摄入和消耗失衡造成的。

03 中医怎么看青少年肥胖的“根”?

在中医里,肥胖不只是热量摄入太多、运动太少那么简单。中医认为,青少年肥胖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湿气内盛有关。简单来说,脾胃好比身体的“粮仓和加工厂”,如果功能弱,食物不能很好地转化为有用能量,反而造成体内湿气和脂肪积聚。

  • 脾虚:孩子容易疲劳乏力、饭后肚胀,精神头不足。
  • 湿气:表现为身体沉重、易出汗、早晨醒来口黏腻、体质偏“虚胖”。
  • 痰湿阻滞:有的孩子体重虽不太高,但腹部脂肪堆积明显,可能与脾虚夹痰湿有关。
📚 拓展知识: 《中医临床指南》认为,“肥胖多源于脾虚生湿,湿聚成痰,痰湿阻滞。”中医更注重体质差异,每个人的发胖原因都略有不同。

04 健脾消脂:中医的减脂“组合拳”

对于青少年来说,仅靠节食或剧烈运动,往往难以持久。中医讲究“健脾益气、化痰祛湿”,通过调理体质、提升代谢,帮助身体自己调整脂肪的运转方式。

调理方法 重点举例 适用人群
健脾食疗 薏米山药粥:助力消化、祛湿 易疲劳、腹胀、口黏腻
穴位按摩 常推揉中脘穴 食欲旺盛、胃口重
起居调节 早点睡,早起运动 长期写作业熬夜

有位15岁的男生文涛,父母喜欢油腻食物,他常感觉饭后肚胀、困倦。调理方式以健脾祛湿为主,2个月下来,精力明显提升,腰围变化也让他信心大增。

🍵 简单来讲: 调理思路不是“猛减”,而是帮助身体自然有力地控制脂肪。

05 营养食疗:中医日常饮食推荐

饮食调整是“减脂大业”的主力。

  • 山药 + 补脾益气、增强体力 + 可蒸可煮,每周2-3次
  • 薏米 + 祛湿降低浮肿 + 熬粥与小米搭配更易消化
  • 莲子 + 补中养神,适合晚自习后加餐 + 莲子羹或莲子冬瓜汤
  • 冬瓜 + 清淡助消化,不油腻 + 炖汤主菜都是好选择
🥗 实用建议: 每周给孩子安排2-3次薏米山药粥,既养胃又帮助控制体脂。
适合青少年的快手搭配 推荐频率
山药瘦肉粥 / 小米薏米粥 一周2~3次
冬瓜莲子汤 一周1~2次
清炒豆腐蔬菜拼盘 每天均可安排
📅 简单安排: 早餐粥、午餐蔬菜、晚餐汤,餐餐讲究食材新鲜搭配,少加工更健康。

06 青少年瘦身:哪些中药能帮忙?

有些家长关心,“孩子胖得厉害能不能喝减肥茶?”其实中药减肥需要严格辨证,不能随意自用。常用的“健脾化湿”药方包括茯苓、白术、陈皮、荷叶等,主要目的是促进脾胃运转和水湿代谢。

中药名称 常见组合 简要功效 使用建议
茯苓 茯苓+白术+陈皮 健脾祛湿、助消化 需医师指导,长期服用需调换药方
荷叶 荷叶+山楂 化湿降脂、改善油腻体质 泡茶饮用,适量即可
决明子 决明子+生山楂 利肠排便、辅助降脂 脾虚腹泻者慎用
⚠️ 特别提示: 未成年人不宜使用市售“减肥茶”或偏方,最好先咨询专业中医。

07 健康减脂:改变生活方式比药物更重要

  • 运动每天保证 :建议至少30分钟,如跳绳、慢跑、骑自行车等。运动不一定要上大强度,最主要是坚持。
  • 作息规律 :不少青少年熬夜刷手机,第二天不想运动,对减重影响很大。尽量每天同一时间睡觉起床,减脂效率高。
  • 情绪与交流 :心理压力大会影响食欲、身体激素。家长多理解陪伴,有正面交流,对孩子的健康减脂很有帮助。
😊 实用经验: 身边小伙伴、家人一起运动,瘦身路上会更轻松,情绪也会跟着变好。
🏥 就医建议: 肥胖影响到发育、出现高血压或持续疲劳时,建议找医生系统评估,不要自行盲目减肥。

写在最后的话

其实,青少年胖一点没关系,但如果长期持续、体重快速增加,健康隐患还是会慢慢积累。中医讲究调整体质、慢慢调理,不主张用激进的方式瘦身。日常饮食、运动和好心情,三者协作,孩子们自然瘦得健康,有力气面对学习和生活。

爱孩子的身材,更要关注他们的体质变化。一步一步调整,才是持续的健康路,这点值得每个家长注意。

主要参考文献

  • Lobstein, T., Jackson-Leach, R., Moodie, M. L., et al. (2015). “Child and adolescent obesity: part of a bigger picture.” The Lancet, 385(9986), 2510–2520.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14)61746-3
  • Sahoo, K., Sahoo, B., Choudhury, A. K., et al. (2015). “Childhood obesity: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Indian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19(1), 18–25. https://doi.org/10.4103/2230-8210.146867
  • Katzmarzyk, P.T., et al. (2015). “The epidemiology of obesity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39, 1101–1112. https://doi.org/10.1038/ijo.2015.88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临床指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