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科普,左上图标科普,左下图标
科普,右下图标科普,右上图标

五禽戏:千年传承的健身秘密与健康益处

  • 来源:黄帝养生说
  • 2025-08-10 15:48:00187次阅读

科普,声明图标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五禽戏:千年传承的健身秘密与健康益处

五禽戏:千年传承的健身秘密

有时候,一天的奔波让人腰酸背痛,偶尔听长辈说起“古人练五禽戏,活动筋骨好处多”,你会觉得这是不是又一种养生噱头?其实,五禽戏早在两千年前就出现了,一直被很多医生和养生达人推崇。如果你曾疑惑:它到底有啥真功夫?现在练还有用吗?咱今天就来好好说说这门古法健身,到底能带来哪些健康启发。

01 五禽戏的起源与历史 🐾

五禽戏最早见于中国东汉时期,由名医华佗所创。那时医疗条件有限,百姓劳作损伤频发,华佗发现模仿动物的自发体态,能调节身体、疏通气血、释放压力。于是,他挑选出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编排成套动作,用以增强人的体力与柔韧性。

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这套动作帮助不少常年辛劳的百姓减缓了腰背疼痛和关节僵硬。几百年来,五禽戏在民间延续,还影响了很多传统医学和现代健身理念。说起来,它可以看做是一种集武术、康复、调养为一体的古法运动。(Wang et al., 2020)

TIPS: 很多现代中医院把五禽戏作为慢病辅助治疗课,越来越多年轻人也开始尝试。

02 五禽戏的五种动作怎么练?🔎

动作 要点 体验举例
虎戏 下蹲起身,双手作“虎爪”,模仿猛扑;动作稳健,有力。 像抱着枕头用力推窗户,感受全身用劲。
鹿戏 两臂伸展,单脚并步,模拟鹿的跃步;拉伸四肢,活络关节。 类似跳舞时的优雅跨步,有点像伸懒腰。
熊戏 先低头含胸,再摆臂摇晃,模仿熊的憨憨步态。 睡前松松肩膀,像放松身体那样晃动。
猿戏 屈膝弯腰,双臂虚握,如抱水果,灵活上下分送。 像搬东西找高度,总在调整动作。
鸟戏 伸展手臂拍打,自如起落;重在伸展胸膛与调整呼吸。 有点像做深呼吸时抬头举臂,轻快舒畅。

很多人练习时会选择每天晨起或睡前各做一轮,每种动作10-15次即可。

👀 提示: 动作始终缓慢,配合呼吸,哪怕只是局部模仿,也比久坐不动好得多。

03 简单练五禽戏,有啥身体上的收获?💡

  • 提升灵活性: 一些平时手脚僵硬的上班族,坚持练一阵,发现走楼梯没那么酸痛了。
  • 肌肉力量增强: 34岁的刘先生患有长期久坐导致的背部酸胀,通过连续练习两个月“虎戏”,发现腰背力量变强,偶尔做家务也不累了。
  • 改善心肺功能: 2019年一项针对于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研究显示,五禽戏可改善肺功能和耐力。(Guo et al., 2019)
  • 调节压力: 有老师反映,学生做10分钟“鸟戏”,精神状态和专注力变更好了。
📌 也就是说: 不用追求花哨,哪怕十分钟的全身舒展,都会让紧绷“松一松”。

04 怎么在日常轻松练起来?🧘

  • 方法一: 早晨起床后,在卧室轻轻做几套,无需器械。
  • 方法二: 工作久坐后,抽空练一次“鸟戏”或“鹿戏”,拉伸肩背和手臂。
  • 方法三: 在公园或广场跟着社区老友一起练,互相提醒姿势,兴趣更持久。
🏃 要注意:
  • 动作不用追求极致标准,安全和舒适优先。
  • 初学者尽量慢慢来,运动过程中如有异常感觉(如持续眩晕或关节强烈疼痛),建议暂停,视情况到康复科或风湿免疫科就医。
  • 建议空腹或饭后1小时后再做,配合自然呼吸。
日常辅助食疗(健身配合,非必需)
食物 具体功效 食用建议
菠菜 补充铁与镁,有助肌肉恢复 每周吃2-3次,搭配鸡蛋或豆腐
杏仁 富含蛋白和好脂肪,增加耐力 每日10-15颗,不需煎炸
燕麦 低糖高纤维,提升饱腹感 早餐做粥或拌酸奶
🥦 别忽视: 均衡饮食同样能支持锻炼后的身体恢复,但健身作用主要靠坚持运动,辅助饮食不是全部秘诀。

05 能不能和现代健身法结合练?🤹

看过健身房“HIIT”课程的朋友可能觉得五禽戏动作太温和。其实,五禽戏提倡的慢、缓、和呼吸配合,能有效帮身体预热或冷却。现代运动科学也发现,温和的有氧运动与拉伸能降低运动伤病风险、加速身体恢复。(Chen et al., 2022)

  • 搭配方案: 快速有氧(如快走或慢跑)+ 五禽戏,各做15-20分钟,既活络大关节,又补足深度拉伸,有助提升整体运动效能。
  • 适合人群: 初学或体重大、关节有既往损伤的人比直接“硬碰硬”的训练更友好。
  • 调整方式:片段式穿插,比如每做30分钟静态工作,跟上5分钟五禽戏,可帮助缓解肌肉疲劳。
💡 总结一句: 五禽戏和现代健身结合,重在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喜欢哪种方式,就多坚持一会!

06 身心合一:五禽戏独有的"养心"哲学🪶

五禽戏很看重练习者“气”与“意”的结合。练时,不只是模仿动物动作,还专注于呼吸、心态和身体的感受。很多人喜欢在安静的清晨或傍晚做一套动作,慢慢体会身体的律动和心情的平静(Li et al., 2020)。

62岁的林女士,曾因退休后感到生活空虚,家人建议她每天做一遍五禽戏。她觉得不仅动作灵活了,更重要的是内心安定了不少,“像一场和自己的温柔对话”。这其实是身心合一理念最生活化的体现,不必深奥难懂,只需专注跟随自己的呼吸和身体节奏,就能慢慢收获积极心态和好的体魄。

🌱 说到底: 健身和养心本就是健康的两面,慢动作里的专注,比拼劲头更重要。

说到底,五禽戏其实并不神秘,也不高深。任何人都能按自己节奏尝试——关键是找到乐趣,生活里多一点运动,自然少一些不适。如果你平时容易肌肉僵硬,或者想找一种压力释放法,不妨每天抽几分钟跟着五禽戏活动筋骨,感受身心双重变化。

有兴趣的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试试,也欢迎结合自己喜欢的运动融入日常,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

参考文献

  1. Wang, Q., Li, J., & Chen, H. (2020). The Health Effects of An Ancient Chinese Exercise: Wu Qin Xi.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47, 112-124.
  2. Guo, Y., Li, Q., Wu, J., & Sun, S. (2019). Effects of Wu Qin Xi on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14, 3145-3153.
  3. Chen, M., Mok, E., & Lee, I. F. (2022). Combining Traditional and Contemporary Exercise for Better Health Outcomes. Sports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 4(1), 225-234.
  4. Li, X., Zhang, Y., & Liu, Z. (2020). Body-Mind Integration in Traditional Fitness Qigong: A Study of Wu Qin Xi.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1, 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