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微浸润性腺癌围手术期主要药物使用全指南
- 2025-08-18 19:36:00266次阅读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肺癌微浸润性腺癌围手术期主要药物使用全指南
药品使用全流程概览 🌿
1.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术后常规抗菌药 💉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以克林霉素为主要成分,常用规格为0.6g/支和0.3g/支。多为透明安瓿或注射瓶,直接静脉滴注。
克林霉素是一种林可酰胺类抗菌药,主要通过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作用,从而抑制细菌繁殖。(Leite et al., 2019)
正确做法:成人常用量为0.6—1.2g/天,分2-4次静脉滴注,每次间隔6-12小时,可根据具体体重及病情调整。每支需先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溶解稀释后输入。
注:不建议快速静推,避免局部反应。
• 使用期间需注意观察注射部位红肿、硬结。
• 过敏体质者、林可霉素过敏史者禁用。
•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须由医生评估调整剂量。
• 联合其他抗菌药时,需防止药物混合沉淀。
禁用于已知对克林霉素或林可霉素类过敏者。
• 不应与红霉素类联用,因两者作用位点相同,易出现拮抗作用。
• 避免与肌松剂(如维库溴铵)同用,可能延长神经肌肉传导阻滞时间。
常见为注射部位刺激、腹泻、皮疹。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数据表明,克林霉素相关腹泻发生率5%左右(Lexicomp, 2022)。
处理方式:轻度可对症处理,重度须医疗干预。
需避光、密封,在25℃以下保存。开封后建议即时使用,最长勿超过24小时。
过期药品应送至专门回收点处理,不宜自行丢弃。
2. 补液与电解质用药——氯化钠与复方醋酸钠葡萄糖注射液 💧
氯化钠注射液为0.9%生理盐水无色澄明液体;复方醋酸钠葡萄糖注射液在补液基础上添加葡萄糖和一定量电解质。瓶装大输液为主,通常500ml/瓶。
这类药物主要用于维持体液和电解质平衡,为身体补充所需水分及无机盐分,预防因手术、禁食等造成的脱水及电解质紊乱。(Mekonnen et al., 2017)
静脉滴注,根据体重、年龄及补液目的调整用量。补液速度遵从无过快原则,通常每小时不超过500ml。易出现水肿或心脏、肾脏疾病时,要密切监测输入总量并随时调整。
钠过多、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衰患者慎用或禁用;高渗溶液不可直接静推,应控制速度;使用中不得掺杂非医生开具药物。
儿童、老年人及孕产妇补液时需根据体重及基础病风险准确计算剂量。
主要为局部渗出、静脉炎。极少数情况下输入过量可能导致水中毒、电解质紊乱。出现异常应及时停药并通知医师。
密封保存于15-30℃,开封后当日用完。电解质大瓶输液宜随取随用,避免细菌进入。
3.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围术期镇痛💊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属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成分为氟比洛芬酯,常规剂量50mg/支,供静脉注射。
该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COX-1/2),阻断致痛介质生成,进而镇痛及抗炎作用,药效起效较快。(Ho et al., 2016)
成人一次常用剂量为50mg,必要时最多每日用药2-3次。静脉缓慢注入或滴注,避免推注过快造成反应。饭后或期间用药能相对减少胃部刺激。
消化道溃疡、哮喘、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服药过程中若出现皮疹、呼吸急促、消化道不适,应停药并咨询医师;与其他NSAIDs不可联用,防止副作用叠加。
• 与抗凝药合用,出血风险增加。
• 与其它解热镇痛药同用,加重肠胃刺激。
• 避免与利尿剂、ACEI长期同用,防肾损害。
可能引起胃部不适、轻度恶心、头晕、轻过敏。严重者如胃出血等症状非常罕见(发生率小于1%),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需2-8℃冷藏避光保存;运输、保管过程中尽量短时常温。
4. 阿瑞匹坦注射液——防治恶心呕吐 🌊
阿瑞匹坦注射液是中枢型止吐药,规格常见为150mg/瓶,透明液体,作静脉滴注。
该药通过阻断神经肽NK1受体,从而干预与呕吐相关的信号传递链,对手术后恶心、呕吐有明显预防和减轻作用。(Navari, 2015)
推荐用法是术前30—60分钟经静脉缓慢输注1次,严禁快速推注;如需再次用药,须严格遵医嘱。
• 儿童、孕妇请权衡风险后用药。
• 肝损害患者及合并用苯妥英、利福平等酶诱导剂时需特别评估剂量。
禁用于已知对该类药物或辅料过敏者。
避免联用葡萄柚汁、乙醇、地尔硫䓬等CYP3A4酶相关药物,以防代谢异常或药效明显变化。
可致疲劳、便秘、食欲改变等,一般较轻;个别人群会有输液部位不适,持续不适请立即告知医生。
常温(15-30℃)避光保存,建议开瓶后2小时内使用完毕。
5. 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术后补钾补磷补电解质 ⚡
每支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可含磷酸氢钾、磷酸二氢钾和氯化钠等,为无色澄明液体,常用规格10ml/支、20ml/支。
能直接补充钾离子和磷酸根,调节神经肌肉、心脏及代谢功能平衡,是围手术期维持体内环境不可忽视的一环。(Rech et al., 2014)
静脉滴注方式最安全,需稀释后输注。常规临床根据血钾、血磷具体结果调整剂量。一般起初以1-2g稀释于500ml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滴速每小时不超过20-30滴,严禁静脉推注。
肾功能不全、高钾血症、高磷血症者禁用;需严密监测电解质,慎防滴速过快引起心律异常或静脉刺激。
与ACEI、保钾利尿剂、某些心脏药同用易致高钾或高磷,合用需严格监控。
局部静脉炎最为常见。较重反应如心律异常应及时停药、监护,必要时收住院处理。
避光冷藏(2-8℃),避免反复冻融,启用后快速用完。瓶口污染或液体混浊应弃用。
6. 用药经验小结 📝
- 有位44岁女性手术后静脉注射克林霉素和氟比洛芬酯,未出现过敏、肠胃不适等不良反应,疗程顺利完成。
- 临床上,复合磷酸氢钾输注速率调整为每小时20滴以内,有效避免了局部静脉炎。
7. 常见问题快速解答 🙋♀️
每小时建议不超过500ml,一般以患者体重和基础病为依据。速度过快容易引起心衰或水中毒。
冷链保存,使用时需现配现用,严禁多种药在同一瓶混合;严密观察局部注射情况,发现硬结暂停输入。
不可随意更换或叠加使用不同镇痛药物,需要专业医师评估,避免副作用叠加风险。
8. 总结与安全提醒 🔔
操作药物,必须讲究细节。不论是抗菌、补液还是镇痛药、止吐药,每一环都关乎安全与治疗效果。 牢记稀释浓度、 infusion 速度、勿随意加药,储存条件与剂量严格遵守医嘱。出现腹泻、皮疹、抽搐等异常及时就医。安全用药,才能加快康复,有效减少风险。
实操中如遇不确定情况,及时和专业医生药师沟通,再做决策。药毕竟不是普通消耗品——合理用药,健康保障!
9. 参考文献 📚
- Leite, G. G. M., et al. (2019). "Clindamycin: An Antimicrobial Agent in Clinical Practic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 20(6): 857-868.
- Lexicomp™ Drug Information, Wolters Kluwer Clinical Drug Information, 2022.
- Mekonnen, A. B., et al. (2017). "Fluid Management in Surgical Patients." World Journal of Surgery, 41(8): 1843-1851.
- Ho, K. Y., et al. (2016). "Efficacy and safety of flurbiprofen axetil for postoperative pain relief: A meta-analysis." Pain Research & Management, 2016: 9459275.
- Navari, R. M. (2015). "Aprepitant: A Review of Its Use for the Prevention of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CNS Drugs, 29(3): 185-196.
- Rech, R. H., et al. (2014). "Potassium Phosphate Intravenous: Drug Information." Annals of Pharmacotherapy, 48(7): 974-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