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占位性病变常用药品安全用药全指南
- 2025-07-16 16:30:0010次阅读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肺占位性病变常用药品安全用药全指南
一、静脉用药:正确使用与安全关注💉
1. 维生素C注射液
- 成分与剂型:主要成分为抗坏血酸,常见为注射液剂型,规格常为2ml: 0.5g或5ml: 1g。
- 作用机制:可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提升代谢与抗氧化能力。
- 用法用量:通常稀释于氯化钠注射液后静滴,具体剂量由医生根据实际需求决定。
- 注意事项:应使用新鲜配制的药液,静滴速度不要过快,防止局部刺激或全身不适。
- 潜在不良反应:偶见局部红肿、头晕、恶心等,严重反应较罕见。
- 储存要求:需避光、密封于室温下保存。
📝 正确做法:遇混浊或变色禁止使用本品,配伍其他药物前须确认兼容性。
2. 维生素B6注射液
- 成分与剂型:盐酸吡哆醇注射液,常规规格为2ml: 100mg。
- 作用机制:参与氨基酸、脂肪及糖类代谢反应。
- 用法用量:通常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在医生指导下静脉缓慢注射或静滴。
- 潜在不良反应:剂量大时可能出现嗜睡、手足发麻。
- 储存要求:密闭,置室温避光处。
正确做法:易形成沉淀,不宜与碱性或还原性药物混合使用。
3. 氯化钠注射液(0.9%)
- 成分与剂型:每100ml含氯化钠0.9g,是最常用的静脉输液基础溶剂。
- 作用机制:补充体液、电解质,作为多种药物的稀释液。
- 用法用量:实际用量按配药及输注医嘱操作。
- 注意事项:需注意整体液体摄入,防止液体超负荷。
- 储存要求:室温,避光、密封。
有位老年患者因长期静脉用此液体,护士严控滴注速度,有效预防了过量补液带来的风险。
二、吸入雾化用药:剂型选择和使用技巧🌫️
1.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 成分与剂型:布地奈德吸入混悬液,规格常见为2ml/剂。
- 作用机制: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减少局部炎症反应。
- 用法用量:多为雾化吸入,每日1-2次,实际剂量听从医生安排。
- 使用注意:使用前需摇匀,雾化后建议用清水漱口以减少口腔不适。
- 常见不良反应:偶有声音嘶哑或口腔刺激感。
- 储存:阴凉干燥,避免接触高温。
☑️ 正确做法:雾化过程保持正常呼吸,勿用力吸入;一次用完即废弃药液,避免重复使用。
2. 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
- 成分与剂型: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原液,按需要配伍成雾化液。
- 作用机制:改善痰液黏稠度,协助呼吸道清除分泌物。
- 用法用量:需以生理盐水稀释后雾化吸入,1-2次/日为常见用法。
- 注意事项:不建议与金属雾化器配套,易腐蚀设备。
- 不良反应:可能引起口腔轻微刺激、恶心、咳嗽。
- 储存要求:密闭、避光、低温处存放。
特别提醒:雾化期间如出现呼吸不适,立即停止吸入并通知医护人员。
三、其它常用药品使用要点与注意事项
1.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 成分与剂型: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规格常为2ml: 15mg。
- 作用机制:促进呼吸道黏液分泌及排出,稀化痰液。
- 用法用量:可静脉注射,也能配伍生理盐水后缓慢静滴。
- 药物注意:与某些抗感染药物混用时要警惕不相容。
- 不良反应:可能出现消化道不适和过敏反应。
- 储存:避光、避热、常温密闭保存。
正确做法:混合配伍前检查色泽,混浊不得使用。
2.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 成分与剂型:粉剂加稀释液现配,常见规格为40mg、80mg/瓶。
- 作用机制:属于糖皮质激素,抑制过敏、炎症相关反应。
- 用法用量:医师按体重、病情精准计算药量,溶解后静脉注射或静滴。
- 特殊注意:需防止突停,尤其是大剂量长期用药。
- 不良反应:可能有高血压、血糖升高等,应监测血压血糖。
- 储存条件:密封避光,2-8℃冰箱保存。
正确做法:同瓶配伍须严格遵医师指导,调配后短时间内完成注射。
3.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 剂型与成分:为粉针剂组合包装,一般为1g:1g或其它配比。
- 机制:头孢哌酮钠为广谱头孢菌素,配合舒巴坦钠抑制酶耐药。
- 用法:溶解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后滴注,1-2次/日按医嘱执行。
- 注意事项:对头孢、青霉素类过敏者禁用;首次使用应密切观察有无异常反应。
- 不良反应:少数出现皮疹、腹泻、过敏反应。
- 储存:未启用时常温避光,配液后尽快使用完毕。
一位患者接受此药首次输注,护士现场监测,助力及时发现过敏反应。
四、蛇毒血凝酶注射液的使用原则
- 成分与剂型:蛇毒提取的蛋白酶类药物,常为注射液。
- 作用机制:促进部分血液成分凝集,用于特殊凝血活化场景。
- 用法用量:独立注射或稀释混合静滴,遵循医嘱,通常1-2次/日。
- 注意事项:使用周期内必须严密监测凝血指标,防止出血及血栓。
- 不良反应:可引起过敏、发热、局部红肿,与个体体质有关。
- 储存要求:需冷藏于2-8℃,密闭严防失效。
正确做法:配合静脉用药时,应分路输注,有不适随时报告医师。
五、特殊人群的用药管理方法
- 老年群体:需权衡肝肾减退,首剂较低,缓慢调整。例:66岁男性患者多次采用静脉点滴时,护士密切观察避免液体负荷过量。
- 孕妇、哺乳期:部分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需严格权衡利弊,遵指南。
- 儿童:剂量按体重计算,部分药物禁用或需慎用。
- 肝肾功能不全者:调整剂量频率,部分药物不可使用。
🧑⚕️ 正确做法:如遇药品标签注明“特殊人群慎用”或“禁用”,必须严格依照执行,不做自我调整。
六、药物相互作用与合理配伍技巧🧪
- 药物同瓶配伍:不同药品混合须有专业依据,避免物理或化学不相容,如氨溴索与某些抗生素不相容。
- 注意首剂过敏监测:抗生素、蛇毒血凝酶等首次应用前, 留观30分钟。
- 与食物相互作用:静脉点滴无需考虑进餐;雾化吸入则建议饭后漱口以减少局部刺激。
- 间隔用药规范:涉及多种药液需合理安排输注顺序与间隔时间,防止药效干扰。
正确做法:无需自作主张将多种药混合,应由药师和医生共同评估后操作。
七、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建议
- 静脉注射类:最常见有轻度局部红肿、轻度发热、恶心等;如有呼吸困难、荨麻疹等过敏迹象,须立刻终止用药并通知医护。
- 雾化吸入类:可能有轻咳、声音嘶哑;漱口通常能缓解。
- 糖皮质激素:长期大剂量可见高血糖、高血压等;需监测相关指标,规范渐减停药。
- 抗生素:常见腹泻、皮疹,偶有严重过敏反应。
- 蛇毒血凝酶:罕见发热和凝血异常,如出现异常出血应及时停药。
⚠️ 出现不适及时就医,切勿自行用药调整或停药。
八、药品储存、过期药处理规范
- 温度条件:绝大多数注射剂、雾化液需室温或2-8℃冰箱内,避免高温、冷冻。
- 湿度与光照:避光、干燥存放,防止药品变色、变质。
- 开封使用期限:开封剂型宜一次用完,剩余部分及时废弃,不得留用。
- 过期和变质药品:严格按“不可用”处理,妥善交至医院或药房回收,勿随生活垃圾弃置。
正确做法:药液如发现澄清度异常、结晶、沉淀等现象,坚决不使用,及时联系药师或医生。
九、常见用药疑问 Q&A
-
问:静滴药物出现静脉炎如何处理?
答:首选暂停、局部冷敷,症状严重及时就诊。 -
问:吸入药物后口腔发苦?
答:漱口改善,多喝水,不适持续需向医生咨询。 -
问:药物忘用怎么办?
答:补用需注意药效重叠和安全间隔,遵嘱处理,切忌自行加量。 -
问:哪些药需冷藏?
答:部分生物制剂、蛇毒血凝酶、灌装混悬剂需冷藏,取用后限时用完。
十、用药小结及安全提醒🔍
归纳全篇,要点在于:精准剂量、规范操作、严格监测、专人评估。尤其在静脉用药与雾化吸入等多种剂型交替时,务必遵循专业医师及药师指导。遇不良反应或用药疑问,及时请教医生。
安全用药,始终是健康管理的基础保障,请切记以上细节和操作方法,把好每一道用药关!
主要参考文献
- Brvar, M., & Koželj, G. (2005). Parenteral vitamin C: Indic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safety. Wien Klin Wochenschr, 117(13), 447–451.
- Dahlén, S.-E., et al. (2002).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Mechanisms and roles of therapy. 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19(1), 45–57.
- Spellberg, B., et al. (2012). β-lactam/β-lactamase inhibitor therapy: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use.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54(11), 1677-1685. https://doi.org/10.1093/cid/cis268
- Fois, F., et al. (2014). Aerosolized acetylcysteine for airway mucus clearance: Efficacy and adverse effects. Respiratory Care, 59(5), 763–769.
- Walker, B.R., et al. (2018). Clinical pharmacology of corticosteroids.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84(8), 1677–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