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肺癌放疗常用药品的用法与安全指南
- 2025-07-10 19:20:00235次阅读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左肺癌放疗常用药品的用法与安全指南
说到放疗,许多患者会同时接触到多种药品,比如静脉用药、口服抗肿瘤药、对症辅助药等。你知道吗?每一种常用于放疗过程中的药品都有自己的使用细节和风险防范点。本文将从7个角度,带你清楚认识这些药品的剂型、服用方法、常见副作用、储存要求等,让安全用药变得简单、安心。🩺
01 常见放疗辅助药品类别与成分
- 基础治疗:最常见的是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甘露醇,这些多作静脉输入或点滴。
- 对症辅助:如镇吐药(多为5-HT3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支气管扩张剂(例如异丙托溴铵)、祛痰药(常见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或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
- 靶向治疗:主要是口服靶向抗肿瘤药,一个剂型多为片剂或胶囊。
- 镇痛药:有口服或必要时注射用阿片类或非阿片类止痛剂。
- 雾化吸入:辅助呼吸和改善呼吸道分泌物稠厚的药品,措施多样。
每类药品都设计成适合住院治疗的剂型,突出安全性和操作规范。
02 放疗期间药品的服用时间与使用方法
- 💧 静脉输液/点滴类:如生理盐水、甘露醇、葡萄糖注射液、糖皮质激素等,应严格遵医嘱在专用静脉通道缓慢滴注(一般30-120分钟),避免自行加快速度。
- 🍶 口服药(如靶向治疗药物、祛痰剂):需用足量温水送服,推荐餐前30分钟或餐后1小时服用,避免空腹刺激或与食物直接掺和。
- 🌫️ 雾化吸入:用雾化装置定量吸入,选择舒适坐姿,保持呼吸平稳,一次10-15分钟为宜。
- 💊 镇吐/镇痛药:镇吐药多于放疗当天提前半小时静脉注射。镇痛药按需口服或注射,起效时间因剂型不同而变化。
正确做法:用药期间绝不随意增减药量、调整频率,漏服应第一时间报告医护,由专业人员处理。
03 剂型特点与服药技巧
- 片剂、胶囊必须整粒吞服,不可嚼碎或掰开,避免改变药效释放方式。
- 注射用药要求专业人员操作,常规使用输液泵监控速度。
- 雾化剂需定量分次使用,用后及时清理设备,预防细菌残留。
- 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部分剂型能口服+雾化双重途径,但每种途径使用时间需间隔,防止药量叠加。
有位患者使用祛痰药雾化时,未按规定拆分剂量,出现短暂不适,因此每次使用切记检查计量。
04 药物相互作用及慎用事项
- ⛔ 抗肿瘤靶向药与葡萄柚不可同服,防止代谢减慢药物血浓度过高。
- 部分抗肿瘤药物与华法林、抗生素等合用时容易增加副作用,应间隔或调剂经医师确认。
- 糖皮质激素与高血糖药物同用时需监测血糖,易诱发血糖波动。
- 镇静镇痛药避免与其他中枢抑制剂(如安眠药、强力止咳药)合用,以防呼吸抑制。
正确做法:在告知医生所有正在用的药品后,由专业人员综合评估药物组合的安全性。
05 常见副作用与处理措施
- 抗肿瘤药常见消化道反应(如恶心、胃口减弱),可辅助用镇吐药缓解。如出现严重呕吐、连续腹泻,须及时停药并就诊。
- 部分糖皮质激素出现口腔溃疡、水肿等,需及时报告。
- 甘露醇快速静脉点滴易引发电解质异常,输注全程应严密监护。
- 雾化药品偶尔带来短暂干咳、咽部异感。如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停用并与医生沟通。
- 镇痛药容易带来便秘、嗜睡、轻度头晕。出现无法缓解或加重需立即停药,并向医生反映。
临床研究显示,靶向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50%(Ramalingam, S.S. et al., 2018),但及时停药及对症处理大多可恢复。
06 特殊人群与个体化给药调整
- 👴 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下降时,抗肿瘤药与甘露醇需监测剂量,两者往往要从小剂量起步。
- 孕妇、哺乳期女性一般禁用抗肿瘤及部分辅助药物,需专家个案评估。
- 肝肾功能不全者:支气管扩张剂及糖皮质激素的剂量要酌情减量,并密切检查体内药物残留情况。
- 长期服药必须间断检测肝肾功能,避免药物积累中毒。
一位58岁男性住院接受全周期放疗时,抗肿瘤药始终靠动态监控血指标,安全性大幅提升。
07 药品储存、有效期与用药补救
- 🌡️ 药品均需干燥、阴凉避光处保存(一般不超过25℃),部分制剂需低温冷藏(2-8℃)。
- 口服药片/胶囊要用原包装密封,勿与其他药品混放。
- 开封后的注射液24小时内用完,剩余药液不可继用。
- 过期药品必须按照药品回收处理,切勿自行处理或使用。
- 如药品漏服,不要擅自加量补服,应在医生指导下决定下一次用药安排。
- 药品二次分装前,要标清批号和开封日期,方便查验。
⏳ 特别提醒:储存和补救原则直接关联药品有效性与安全性,必须严格执行。
08 结语与合理用药建议
左肺部放疗相关药品涵盖静脉、口服、雾化等多种剂型,每一步都需要精细化管理。请牢记:
1)严格按说明操作剂量、使用方式;
2)不随意组合用药,特殊人群要动态监控。
出现任何不适或疑虑,务必及时询问专业人员。
安全用药是治疗效果的保障,愿每一位患者都能科学合理地用好身边每一类药品。
参考文献
- Ramalingam, S.S., Vansteenkiste, J., Planchard, D., et al. (2018). Overall Survival with Osimertinib in Untreated, EGFR-Mutated Advanced NSCLC.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2(1), 41-50. doi:10.1056/NEJMoa1818714
-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 (2023).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Version 1.2023.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ccn.org/professionals/physician_gls/pdf/nscl.pdf
- Camidge, D.R., Doebele, R.C. (2012). Treating ALK-positive lung cancer — early successes and future challenges. 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9, 268-277. doi:10.1038/nrclinonc.2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