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替洛尔

高血压。作为一线抗高血压药,可单用或与其他药物(如利尿药和血管扩张药)联用。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用于纠正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洋地黄及儿茶酚胺引起快速性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滴眼液用于青光眼。
白色或类白色粉末,在乙醇中溶解,在氯仿或水中微溶,在乙醚中几乎不溶。
高血压。作为一线抗高血压药,可单用或与其他药物(如利尿药和血管扩张药)联用。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用于纠正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洋地黄及儿茶酚胺引起快速性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滴眼液用于青光眼。
1.心血管系统:偶见心力衰竭状况恶化。2.精神神经系统:偶见头痛、情绪变化。罕见睡眠障碍、精神抑郁、幻觉。3.代谢/内分泌系统:(1)可见血脂蛋白、钾、三酰甘油等增高。(2)可见血糖降低,但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血糖增高。4.泌尿生殖系统:可见血尿素氮、尿酸等增高。5.皮肤:罕见脱发、紫癜、银屑病状皮肤反应、银屑病恶化。6.其他:可见四肢冰冷、疲劳、肠胃不适。罕见视物模糊。如您在使用药品过程中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如不适严重或没有消除,请您及时就医。
1.慎用:(1)过敏史(2)充血性心力衰竭。(3)糖尿病。(4)肺气肿或非过敏性支气管炎。(5)肝功能不全。(6)甲状腺功能低下。(7)雷诺综合征或其他周围血管疾病。(8)肾功能减退。(9)妊娠及哺乳期妇女。2.避免在进食时服药。3.本药的临床效应与血药浓度不完全平行,剂量调节应以临床效应为准。4.有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在使用本药前,应先给予洋地黄苷类或利尿药,如症状仍然存在,本药应逐渐减量至停用。5.停药时剂量应递减。6.静脉给药能快速控制心率及心肌收缩力。研究表明,在心肌梗死症状发作几小时内静脉给药效果优于口服。而心肌梗死后先静脉给药,然后改口服维持比单用一种方法更好。7.用药过量的处理:心动过缓可给予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必要时安装人工起搏器,室性早搏可给予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心力衰竭可给予吸氧、洋地黄苷类或利尿药低血压时应输液并给予升压药抽搐时应给予地西泮或苯妥英钠支气管痉挛时应给予异丙肾上腺素。本药可以通过血液透析清除。8.老年人对本药代谢与排泄能力低,应适当调整剂量。9.本药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尽管缺乏妊娠早期使用本药的研究,但不排除胎儿受损的可能。孕妇较长时间服用本药,与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有关。10.本药在乳汁中有明显的聚集作用,哺乳期妇女应慎用。如必须服用应监测婴儿是否有β受体阻滞的表现。11.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1)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常规、血压、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2)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查血糖。用药前,需告知您的医师或药师,您的过敏史、手术史、病史、正在使用的药品及采取的治疗是否处于妊娠期、是否准备怀孕或处于哺乳期等相关信息。此药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或查看药品说明书。其他注意事项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
1.支气管哮喘患者。2.心源性休克患者。3.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4.心力衰竭患者。5.病窦综合征及严重窦性心动过缓者。6.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