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磷酸可待因

1.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干咳和刺激性咳嗽(尤其适合于伴有胸痛的剧烈干咳)。
2.用于中度以上疼痛时镇痛。
3.用于局麻或全麻时镇静。
1.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干咳和刺激性咳嗽(尤其适合于伴有胸痛的剧烈干咳)。
2.用于中度以上疼痛时镇痛。
3.用于局麻或全麻时镇静。
1.心血管系统:据报道,静脉内给药后可能立即出现危及生命的低血压。
2.中枢神经系统:(1)口服给药可引起嗜睡,但较少见。如同时服用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或患者伴有肾功能减退,这一不良反应较明显。(2)单次口服50mg,易致驾驶时出现精神运动障碍。
3.代谢/内分泌系统:(1)可发生低钙血症。有报道,低钙血症病人对可待因的敏感性可能增高。(2)可发生卟啉病。
4.呼吸系统:有引起呼吸抑制的报道,大剂量用药时有导致肺水肿的报道。
5.肌肉骨骼系统:可引起重症肌无力。
6.泌尿生殖系统:(1)有引起急性肾衰竭的报道。表现为多尿及口渴后的肾绞痛、少尿及无尿,血浆尿素氮升高至42mg/dL。停药后,病人可完全恢复。(2)可出现尿潴留。(3)有引起性功能障碍的报道。
7.肝脏:据个案报道,有一名患者每日大量服用阿司匹林-可待因治疗头痛,几年后并发肉芽肿性肝炎,该患者无原发肝脏疾病,停药后肝功能恢复正常。
8.胃肠道:恶心、呕吐是口服给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大剂量服药后,可发生便秘。此外,胆囊切除者使用本药镇痛时,在用药1~3小时内可能发生急性胰腺炎,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本药引起Oddi's括约肌痉挛,加上患者胆汁不能储存,引起胆汁压力增高,从而诱发急性胰腺炎。
9.皮肤:(1)用药6~8小时后可出现斑疹,多位于颈部、腹股沟和腋窝。(2)有引起史-约综合征(Stevens-Johnson综合征)的报道。(3)大剂量用药后,可出现皮肤血管扩张、荨麻疹(这可能是组胺释放所致)。
10.过敏反应:据报道,有4例患者用药后出现迟发型变态反应,类似猩红热。
11.其他:长期用药可导致生理性和心理性药物依赖,但产生依赖的可能性比吗啡要小得多。突然停药可出现戒断症状,主要表现为:焦虑、出汗、严重头痛、心悸、失眠、发热、腹痛、肌肉痉挛、腹泻、呕吐、流涕、震颤、肢体非自主性反射运动和惊厥。
1.交叉过敏:对其他阿片衍生物类药物过敏者,对本药也可能过敏。
2.慎用:(1)支气管哮喘者。(2)诊断未明确的急腹症患者。(3)胆结石患者。(4)原因不明的腹泻患者。(5)颅脑外伤或颅内病变者。(6)前列腺肥大患者。(7)癫痫患者。(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10)甲状腺功能减退者。(11)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12)新生儿、婴儿。(13)低血容量者。
3.药物对妊娠的影响:本药可透过胎盘,使胎儿成瘾,引起新生儿的戒断症状(如过度啼哭、打喷嚏、打呵欠、腹泻、呕吐等)。分娩期应用本药还可引起新生儿呼吸抑制。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C级,如果长时期或高剂量使用则为D级。
4.药物对哺乳的影响:本药可经乳汁分泌,有导致新生儿肌力减退和呼吸抑制的危险,哺乳妇女应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