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了解肺癌:如何识别、诊断与应对

  • 292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了解肺癌:如何识别、诊断与应对封面图
了解肺癌:如何识别、诊断与应对
🫁 清晨散步、深呼吸,有时人们会觉得空气有点沉闷。这种细微的不适,说起来大多数人可能不会在意,但偶尔也让人多想一分。其实,类似的身体小变化,如果出现得更频繁,或者伴随咳嗽,或许正提醒我们:有些肺部问题需要关注了。

01 肺癌究竟是什么?

肺癌,是一种在肺组织产生异常细胞增生,从而形成肿块的疾病。常见类型分为小细胞型和非小细胞型。其实,小细胞肺癌进展通常比较快,而非小细胞肺癌则更为常见,但发展速度各异。
这些异常细胞就像工厂里的“错误机器”,不受控制地生长。有时候,肺部的小结节几乎没有感觉,等到明显症状出现,往往已经不是早期阶段。
临床上,发现早期肺癌的患者不算多,因为初期信号很容易被忽视。

02 肺癌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 🤧 持续咳嗽:和偶尔清嗓不同,如果咳嗽时间超过三周,并且没有好转,需要警惕。
  • 😣 胸痛或压迫感:不同于短暂的胸口闷,有些人会感觉胸口持续疼痛,尤其在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
  • 😮‍💨 咳血或痰中带血:这并非普通感冒,出现血丝的痰或血液,需要立即就医。
  • 🥲 进行性呼吸困难:爬楼梯时突然觉得气短,比以前更容易喘不上气,也要仔细观察。
  • 😴 乏力与体重下降:有些人的体重逐渐减少,感觉没劲,这也是值得注意的症状之一。
举个例子,有位 79 岁女性,起初只是偶尔咳嗽,后来咳嗽变得频繁,还伴随胸口隐痛。到医院检查时,右肺下叶已经有明显的肿块,并伴有持续胸腔积液。这个例子提醒我们,持续的变化不要轻视,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很重要。

03 肺癌是如何形成的?

肺癌的发生,和生活习惯、环境、遗传多方面有关。简单来说,吸烟是最重要的因素,据 WHO 数据,约 85% 的肺癌都与吸烟有关(Bray, F.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8)。
除了吸烟,还有以下几点要关注:
  • 职业暴露:长时间接触石棉、煤烟、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容易损伤肺部。
  • 空气污染:城市里尾气和工业废气增加,呼吸系统负担加重。
  • 遗传因素:有家族肺癌史的人群,风险要显著高于普通人。
  • 年龄相关:医学研究发现,肺癌更常见于 60 岁以上人群(Siegel, R.L.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2024,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24)。
这些风险因素会让正常的肺细胞慢慢积累“错误”,最终演变为异常的癌细胞。需要说明的是,暴露并非一定会导致肺癌,但长期影响下,患病概率明显上升。 这说明,保持警觉和定期检查有益健康。

04 肺癌的诊断步骤有哪些?

诊断肺癌不是凭症状就能确定,需要进行综合检查。常见的流程:
  1. 影像学检查:比如胸部X光、CT扫描,可以发现肺部结节、肿块或其他异常。
  2. 组织活检:通过细针穿刺,取病变组织化验,判断是否为恶性肿瘤。
  3. 辅助检查:包括胸腔积液细胞分析,以及纵隔淋巴结的评估。
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既往病史和临床表现做综合判断,有时还会用 PET-CT 或分子检测完善分期(Travis, W.D., Lung Cancer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Screening,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2020)。
总的来讲,如果身体出现持续不适或者有肺癌家族史,做影像学筛查是稳妥的选择。

05 肺癌的治疗选择有哪些?

治疗肺癌的方法多样,不同患者根据病情会有不同选择。一般包括:
  • 🔬 手术:早期局限性病变,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肿瘤。
  • 💉 化疗:使用药物杀灭癌细胞,多用于晚期、转移性或手术后防复发。
  • 🌟 靶向治疗:有些肺癌有特定基因突变,能用专门药物抑制肿瘤发展(Lambrechts, D. et al., Advances in targeted therapies for lung cancer, 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2024)。
  • 放疗:利用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常用于脑、骨等部位转移的病例。
  • 👌 综合支持:针对胸腔积液、气短等症状,适时采用穿刺引流、生理盐水补充等措施,帮助患者舒缓不适。
临床实践发现,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能改善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不过,具体用药和操作要听从医生方案,不要自行决策。
还是要举个例子:那位79岁女性,曾用过化疗和香菇多糖、紫杉醇等药物,同时定期胸水引流,这些都属于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需要个性化方案,不能照搬他人做法。

06 日常管理与肺癌预防建议

🌿 健康的生活习惯能有效帮助降低肺癌风险,并且让身体状态保持得更好。
  • 多吃新鲜蔬果:丰富的蔬菜水果有助于提升体内抗氧化水平,建议每餐至少一份,比如胡萝卜、番茄、菠菜。
  • 定期锻炼身体:轻松散步、慢跑或太极,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有益肺功能和体力。
  • 保持充足睡眠:每天7-8小时睡眠有利免疫力,帮助身体修复和恢复。
  • 良好室内通风:家中开窗换气,减少有害气体积聚,对呼吸系统健康有益。
  • 定期检查:40岁以后每2年做一次肺部体检,尤其有家族史或长期暴露风险人群更要重视。
  • 听从医生建议:万一发现肺部结节或者有呼吸系统异常,及早就医,选择资质可靠的三级医院或专科机构。
最好的办法是,把健康的生活方式变成习惯,定期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其实,这不仅能预防肺癌,还对心血管、骨骼等多方面健康有好处。

07 科学参考文献

  • Bray, F., Ferlay, J., Soerjomataram, I., Siegel, R.L., Torre, L.A., Jemal, A. (2018).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68(6), 394-424.
  • Siegel, R.L., Miller, K.D., Wagle, N.S., Jemal, A. (2024). Cancer statistics, 2024.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74(1), 7-33.
  • Travis, W.D., Brambilla, E., Nicholson, A.G., Yatabe, Y., Austin, J.H. (2020). Lung Cancer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Screening.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95(7), 1234-1246.
  • Lambrechts, D., De Wolf, J., Carmeliet, P. (2024). Advances in targeted therapies for lung cancer. 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21, 92–107.
文献引用均采用 APA 标注,可登录 PubMedGoogle Scholar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