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急性白血病:了解、识别与应对

  • 443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急性白血病:了解、识别与应对封面图

急性白血病:了解、识别与应对

01 急性白血病到底是什么?🩸

有时,家里有人突然间感冒发烧、身上莫名有淤青,去医院查血才发现血常规值各项都不对劲。医生说是“白血病”,心头瞬间紧张。其实,所谓急性白血病,是血液里产生了太多不成熟的白细胞,把正常的血细胞都“挤”了出去。就像工厂突然有一群新手员工,既没经验,也妨碍老员工干活,整个生产就变得混乱无序。

这种短时间内血液“秩序混乱”,带来的影响很快会显现,比如身体免疫力下降、贫血、容易出血。如果不尽早发现,这些“新手员工”(异常细胞)不断累积,很快就可能威胁生命。现如今医学进步不少,早发现、规范治疗,许多人能获得满意的生活质量,所以不用过度恐慌,但也别掉以轻心。

02 哪些症状需要引起注意?🔍

通常来说,急性白血病发病初期的信号比较隐蔽,经常会被当成是普通的疲劳或小感冒。但是一旦病情明显,就可能出现下面这些表现:

  • 持续疲劳:总是觉得没劲,哪怕休息也缓不过来。不是偶尔的困倦,而是动一会儿就累。
  • 反复感染:比如感冒后拖很久都不好,或者出现了发热、咽痛,甚至肺炎等异常感染。
  • 皮肤表现:身上经常有淤点、瘀斑,轻轻一碰就青一块紫一块。
  • 出血倾向:比如刷牙发现牙龈经常出血,鼻子无缘无故流鼻血。
  • 贫血相关:面色变得苍白,心跳快,活动后胸闷气短。
现实例子
69岁男性,血常规三系明显下降,感到乏力、活动后胸闷,后经检测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这说明“难以解释的疲劳或贫血”,绝不只是年龄大那么简单,别随便忽视。

如果这些情况出现并且持续,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去医院查血,早点发现问题,为健康争取主动权。

03 为什么会得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听起来让人有点发怵,不少人疑惑:“是因为压力大还是饮食原因?”其实,相关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 基因变化:医学界已证实,急性白血病往往和某些基因突变相关。遗传有一定影响,但绝大多数患者没有家族史。
  •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强辐射、苯、某些化学物质,或在工厂、化工类环境工作,患病概率可能略高于常人。
  • 免疫与既往疾病:比如有些疾病引起免疫系统紊乱,偶尔也会间接“触发”白血病的发生。
  • 年龄影响:虽然青少年也会得,但老年人(60岁以上)出现几率更高。主要是人体细胞新陈代谢逐渐减慢,变异细胞清除能力减弱。

研究提示: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数据显示,职业性苯暴露会让成年人急性白血病的风险提升约1.5倍(Richardson, D.B. et al., 2015,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不过,大部分病因仍属“偶发”,说明日常生活只要注意良好习惯,不必被恐慌支配。

04 需要做哪些检查才能确诊?💉

真正要诊断急性白血病,仅仅靠“看脸色”是远远不够的。整个诊断流程有以下几个关键环节,每一步都有其独特用途:

  1. 血常规检查: 这是最基础的,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的数量,看是否“三系减少”。(像病例中的老年男性,三系都低,这提示医生高度警惕)
  2. 骨髓穿刺: 找出血液里的异常细胞,判断它们的种类和数量——就像把“员工”揪出来一一核查身份。
  3. 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进一步分析细胞基因,有助于判断类型和后续治疗方向。
  4. 其它辅助检查: 包括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是为了全面评估身体状态和排除其他并发症。

如果被怀疑有类似症状或被建议进一步筛查,不妨尽快配合医生做这些项目——它们虽然繁琐,但对后续治疗安排非常关键。

05 各类治疗方法怎么看?💊

一旦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怎么办?其实不同类型、不同年龄、合并症不同的人,治疗侧重点也会不一样。通常主要有几种方式:

  • 化疗: 通过药物杀灭异常细胞,是最基础的治疗手段,分诱导治疗、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几个阶段。比如现实中那位高龄男性,采用了阿扎胞苷等化疗药。
  • 放疗: 个别情况下,用来清除某些局部异常细胞,但不是所有患者都会用。
  • 靶向治疗: 如果化验分析发现患者有特定基因变异,专门用针对“异常基因”的药物进行精细打击。优势是副作用小于传统化疗。
  • 干细胞移植: 适用于部分高危或复发患者,就是用健康干细胞替代自身异常细胞,像给血液系统“重启”一次。
  • 支持治疗: 包括预防感染、输血、缓解症状,甚至心理疏导等,帮助患者安全度过治疗关键期。

医学证据:国际权威文献显示,诱导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可显著提升某些类型急性白血病的缓解率(Döhner, H. et al., 2017, Blood)。

治疗组合需要医生综合判断,并且要关注并发症如感染、骨髓抑制等,每种方案不是“一刀切”,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06 患者日常怎么调理和管理?🍎

除了医院的治疗,生活中也有很多自助的小技巧,可以帮助患者提升体力和情绪,增加康复信心——这和建造坚固的“避风港”一样重要。

  • 饮食建议: 高蛋白食物(如鸡蛋、豆制品)  帮助修复身体组织;
    新鲜蔬菜水果  提供丰富维生素C和纤维素,有助抗氧化;
    适量粗粮  维持肠道健康。
    建议清淡、易消化,保证多样化,不要吃得太单一。
  • 适量活动: 体力允许时,每天散步十几分钟,活动四肢,促进循环。遇到化疗期间虚弱,可根据医生建议调整。
  • 定期监测: 重视血常规等健康指标的随访,别等到严重才求医,能发现小问题、早处理。
  • 情绪管理: 遇到焦虑、担忧时,可以和亲友聊天,加入支持小组,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 感染防护: 多开窗通风、出门戴口罩、饭前便后勤洗手。尤其在白细胞偏低时,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地方。

正规综合医院血液科是防治白血病的“主阵地”,遇到不明疲劳、出血、感染等情况,及时选择专科就诊,一般流程不会很复杂。

维持规律作息、保持信心、重拾生活兴趣,对长期康复很有帮助。治疗路上,专业医生和自己都是并肩作战的伙伴。

参考文献

  1. Richardson, D.B., Terschüren, C., & Pearce, N. (2015). Occupation, benzene exposure, and risk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nd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72(12), 870–877.
  2. Döhner, H., Weisdorf, D. J., & Bloomfield, C. D. (2017). Acute Myeloid Leukemia. Blood, 129(4), 424-447.
  3.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22). Adult Acute Myeloid Leukemia Treatment (PDQ®)–Patient Version. https://www.cancer.gov/types/leukemia/patient/adult-aml-treatment-p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