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肝癌:认识、症状、诊断与治疗

  • 261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肝癌:认识、症状、诊断与治疗封面图
肝癌:认识、症状、诊断与治疗

01 简单认识肝癌

有时和朋友聊天,我们会提到:“身边有人检查出肝癌,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病?”其实,肝癌指的是肝脏里出现了异常生长的细胞,它们不像正常细胞那样受控,最终会影响肝脏的功能。肝脏在身体里像个工厂,负责解毒、代谢和储存重要营养物质。一旦出了问题,很多看不见的变化就会慢慢累积。

肝癌最常见的是肝细胞癌(HCC),起源于肝细胞。它在国内属于高发疾病,尤其是有肝炎史或者不良生活习惯的人更要留心。其实,早期肝癌很难察觉,这也是不少人觉得“突然中招”的重要原因。

🔍 了解肝癌是预防和及时发现的第一步。

02 明显症状和警示信号

简单来说,肝癌刚开始的时候变化非常轻微,就像有时候身体里的小麻烦藏得很深。很多人一开始只是偶尔觉得疲劳,或者对饭菜不太感兴趣。但大家更容易察觉的症状往往是持续存在、越来越明显的:

  • 持续性上腹部疼痛(尤其在右上腹)
  • 食欲明显减退,饭量变小
  • 体重显著下降,几个月内瘦了不少
  • 有些患者还会出现皮肤发黄(黄疸)、轻微发热、腹胀

比如说,61岁的王先生,退休后因长期酗酒,被查出肝癌Ⅲ期。刚开始只是觉得吃不下饭、肚子经常胀,后来右侧腹部持续疼痛才引起重视。这个例子说明:当身体反复出现这些明显、持续、变化明显的情况时,一定要主动去医院查查。

💡 别忽视这类持续、不断加重的警告信号。

03 为什么会得肝癌?——风险与机制分析

很多人都问:“为什么会得肝癌?和什么有关?”其实,肝癌的发生通常不是偶然,和长期暴露于一些风险因素有直接关系:

  • 慢性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长期感染,是国内外公认的核心危险因素(Yang et al., 2019)。
  • 肝硬化:无论什么原因导致肝硬化,都让异常细胞更容易“逮住机会”,转换为肝癌。
  • 超量饮酒:过度饮酒会让肝脏长期处于“受伤”状态,增加患病风险。
  • 接触有害物质:比如黄曲霉素(一种霉菌毒素),尤其是在储存不当的粮食中常见,也会增加患病几率。
  • 年龄与遗传:年龄大于50岁,肝癌发病率明显增高,家族有肝病史的也要多留心。

研究显示,亚洲地区乙型肝炎携带者发生肝癌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几十倍(Liaw et al., 1982)。可以说,这类风险不是一两天造成,而是长期累积的结果。

⚠️ 这提醒我们:关注自己的慢性肝病史和生活习惯很重要。

04 如何检查和诊断肝癌?

很多人会问:“怀疑肝癌究竟要做哪些检查?”其实,在专业医院主要依靠下面四类方法:

  1. 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超声、CT扫描和MRI。超声通常是第一步,能帮助发现肝脏里的异常占位。CT和MRI则可以更清楚地判断病变范围和性质(Bruix & Sherman, 2011)。
  2. 生化标志物:血清甲胎蛋白(AFP)升高是国内广泛应用的指标,尽管并非所有肝癌都升高。
  3. 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影像和生化结果不典型的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做针吸活检,采集组织做进一步分析。
  4. 辅助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也是整体评估不可或缺的一环。

对于如王先生这样已有肝硬化、持续腹痛、体重下降的人,医生会通过一系列检查来确定是肝癌还是其他问题,然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如果发现持续不适,一定要挂号肝病专科,按医生建议做影像和生化检查。

05 治疗方法有那些选择?

“得了肝癌之后,怎么治?”其实,治疗方式不止一种,选择方案时要结合具体的病情、身体状况和个人意愿。常见治疗方法包括:

  • 手术切除:适合肿瘤局限、整体状况好的患者。可以直接去除病变部分肝脏。
  • 局部消融:比如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用高温或其他能量局部杀死肿瘤细胞,伤害较小,适合不能手术的人。
  • 化疗(全身或局部):适用于部分不能手术的中晚期患者。联合化疗,比如吉西他滨与奥沙利铂,常用于维持治疗。
  • 靶向与免疫治疗:对有特殊基因突变或者晚期的肝癌,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和免疫药物也是选择之一。
  • 放疗:虽然不是首选,但在特殊情况下也有其作用。

像王先生这样的患者,已进入维持性化学治疗阶段,通过药物联合和支持治疗来延缓病情进展。病情好转后,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案。

🩺 最好的办法是积极配合医生,定期评估治疗效果。

06 日常管理与生活建议

治疗肝癌不只是手术或吃药,日常生活安排也很重要。下面这几个方面可以帮到患者和家属,提升生活质量:

  • 均衡饮食:适当摄取高蛋白食物(如鱼、豆制品),搭配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助于身体恢复。推荐:每天一份深色蔬菜+一份优质蛋白,有益于肝脏细胞修复(Shimomura et al., 2018)。🥦
  • 规律复查:治疗期间,要按医生建议定期做血常规与生化检查。如果身体有新的不适,比如持续发热或疼痛,一定要及时就医。
  • 心理支持:保持良好心态、适当交流,能帮助患者应对治疗压力。很多医疗机构有专门的心理团队,可以随时寻求帮助。
  • 安全护理:特别是化疗期间,要预防出血和感染。日常护理时保持清洁,避免创伤,多留意体温和呼吸变化。

🌻 科学管理,健康生活,每一步都很关键。

07 积极预防与健康行动

有不少人问:“平时吃什么能对肝脏有好处?”这里总结几个简单实用的方法,聚焦于正面改善,不涉及限制或避免类建议:

  • 新鲜柑橘类水果:有助于增强抗氧化能力,每天吃一到两个橙子或柠檬片,对肝脏细胞修复很有帮助(食用建议:每日早餐或午餐后,搭配一些新鲜水果)。🍊
  • 鱼类及豆制品:富含优质蛋白,有助于肝细胞再生。推荐:每周2-3次鱼类,豆腐或豆浆作为蛋白补充(食用建议:主餐搭配一份鱼或豆制品,最好少油烹调)。
  • 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如胡萝卜、菠菜,有助于肠道健康,同步减轻肝脏负担(食用建议:每日一份深色蔬菜,炒或烤均可)。
  • 定期健康体检:特别是40岁以上或有肝病家族史的人,每年做一次肝脏B超和肝功能评估,有益于早发现早处理。
  • 充分休息与合理锻炼:每日适度散步或慢跑,帮助提升免疫力,让肝脏“轻松工作”一点。

这里没有太复杂的动作,也不用记负面的清单。只要记得:新鲜、多样化、规律生活,对身体有好处就是最实用的预防方案。

👍 积极的生活习惯,比任何单一措施都来得更有效。

参考文献

  • Bruix, J., & Sherman, M. (2011). Manage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 Update. Hepatology, 53(3), 1020-1022. PubMed
  • Yang, J. D., et al. (2019). Risk factors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Perspective from East and West. Cancers, 11(9), 781. PubMed
  • Liaw, Y. F., et al. (1982).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prospective study on hepatitis B virus markers and serum alpha-fetoprotein. Gastroenterology, 82(2), 231-234. PubMed
  • Shimomura, N., et al. (2018). Nutrition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From basic research to clinical application. World J Gastroenterol, 24(13), 1493-1512. Pub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