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肺癌:你需要了解的健康知识

  • 270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肺癌:你需要了解的健康知识封面图

肺癌:你需要了解的健康知识

01 什么是肺癌?

最近碰到几个朋友,偶尔聊起身体状况时听他们提到咳嗽老是断断续续地出现。其实,肺癌在日常生活里听起来离我们很远,但它真的不是罕见病。在全世界,每年有超过200万人被诊断为这种疾病(Mayo Clinic, 2022)。简单来讲,肺癌就是肺里的一些异常细胞不停地生长,最后形成了肿瘤。肺癌最大的影响,是会妨碍我们正常呼吸——就像在城市拥堵路口突然多了好多障碍。

健康受到影响的部分主要是肺,把氧气送入身体的“交通要道”。如果肿瘤堵住了这条路,会让人呼吸变得不顺畅,还可能持续感觉胸闷和疲惫。所以,肺癌并不只是“咳嗽几声”这么简单,它会让人体感觉到明显的变化。这提醒我们,了解肺癌并及早发现真的很重要。

02 如何识别肺癌的症状?

  • 最初迹象: 有时候,肺癌一开始只有轻微、偶尔的咳嗽,可能让人以为是感冒或者空气不太好。有些人在早期会觉得呼吸稍微短促,活动后比以前容易累,但不明显。
  • 逐渐加重: 进入明显阶段,咳嗽会持续出现,而且越来越难缓解,还可能伴有咳血。胸痛、气短变得频繁,就算静下来也会出现。身体变瘦或者食欲减退,往往伴随体重下降。
  • 信号要留心: 如果出现持续高热(比如接近39℃)、咳血和明显呼吸困难,就要尤其注意。比如,一位57岁的男性患者,术后几个月出现持续高热但没有胸痛或咯血,根据肺部CT发现异常才进一步确诊。这提示我们,症状并不总是很典型,有些时候主要是发热和全身感觉不太好。

肺癌早期不易察觉,但持续变化不能忽视。如果自己或家人在短期内反复出现上述症状,最好及时去医院检查。

03 肺癌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很多人关心自身风险,其实肺癌的发生有很多种原因。吸烟是最主要的因素,长期吸烟的人患肺癌的概率会明显升高(Alberg et al., 2013)。被动吸二手烟也是如此。如果家里有人经常在屋里抽烟,周围的人也会增加风险。

  • 职业暴露: 有些人工作场所接触到石棉、某些化学制剂,肺部受到慢性刺激后更容易发生异常变化。
  • 环境因素: 空气污染、长期暴露粉尘,都是影响因素。生活在大城市或工厂附近,如果空气质量差,肺癌发病率也会高一些。
  • 遗传易感性: 家族里有过肺癌患者,自己的风险会比普通人稍高。虽然不能完全归咎于遗传,但基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年龄增长也是原因之一,年纪越大,身体细胞受到环境和生活影响的时间越久,异常风险自然上升。其实,这些因素大多是慢慢积累的,肺癌并不是一夜之间出现的“大麻烦”。

04 肺癌的诊断流程是怎样的?

发现自己有持续咳嗽、气短或者咳血等症状,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到医院做正规检查。诊断肺癌常见的流程分为:

  1. 胸部X光: 可以查出明显的肿块或者肺部阴影,但比较适合发现较大的肿瘤,对早期小结节有局限。
  2. CT扫描: 能清晰显示肺部结构,发现更小、更隐蔽的异常。现在很多医院用的都是螺旋CT,可以一次性扫描整个肺组织,大大提高了诊断率。
  3. PET扫描: 如果怀疑肿瘤已经扩散,会用到PET扫描,帮助进一步判断癌细胞是否扩散到其他器官。
  4. 组织活检: 这是确诊的关键。医生会取一点肺部的组织样本,在显微镜下分析细胞情况,确诊肺癌种类和类型。

检查哪种选用,主要看实际情况和医生建议。一般如果CT发现有疑点,后续会做活检。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位57岁男性,正是因为影像学提示肺部异常,才进一步确诊了神经内分泌癌亚型。每一步都直接决定后续治疗方向。🤍

05 肺癌的治疗方案有哪些?

其实,肺癌的治疗方式并不单一。治疗要根据癌症类型、分期和病人的身体状况来定。常见治疗方案包括:

  • 手术切除: 如果肿瘤位置合适,能完整切除的话,医生会优先考虑手术。主要是把异常细胞直接移除,降低复发可能。
  • 放射治疗: 用高强度射线直接破坏癌细胞。对于不能手术切除或部分转移的患者,常见这种疗法。
  • 化疗: 药物通过静脉或口服让癌细胞停止生长。比如,前面病例提到用止吐药物联合抗组胺药,还用质子泵抑制剂和营养支持,来减轻化疗副作用。
  • 靶向治疗: 如果癌细胞表达特定基因,医生会用专门的药物阻断癌细胞“信号通道”,让它无法继续生长、扩散。

组合治疗也很常见。比如手术后再用化疗防止复发,或者体力一般时单用放射或靶向方案。治疗时需要专业医疗团队综合评估,自己千万不要盲目选择。

选择治疗方案的时候,要看癌症类型、分期和身体状况,跟医生详细沟通,会得到更适合自己的建议。

06 日常生活中如何积极应对肺癌风险?

  • 戒烟: 不抽烟或尽早戒掉烟草,这对肺健康最有好处。研究显示,戒烟可以降低一半甚至更多的肺癌风险(Alberg et al., 2013)。对于吸烟多年的人来说,哪怕现在戒,也能带来显著益处。
  • 饮食均衡: 多吃蔬菜新鲜水果,尤其是深色叶菜、番茄、胡萝卜,其中含有抗氧化物,可以帮助肺细胞抵御自由基损伤。比如午餐选择生菜沙拉和新鲜水果,既健康又容易实现。
  • 适度运动: 每周保持3~5次中等强度锻炼,不仅增强心肺功能,还能改善免疫力。哪怕只是每天快走半小时,对身体也是极大的帮助。
  • 心理调整: 保持乐观,减少压力,有助于身体自我修复。平时可以练习深呼吸或冥想,放松自己。
  • 定期体检: 年龄超过40岁,建议两年做一次肺部检查。如果有肺癌的家族史,可以和医生商量是否提前检测。尤其是有吸烟史、空气污染环境或者相关职业员工,更要主动筛查。哪怕没有出现严重症状,也别等到明显不适才就医。

平常的生活习惯很重要,比如调整饮食、多锻炼,远离烟草。发现身体有异常变化时,尽快就医能极大提升治疗效果。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具体可行的方法让自己更健康,这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