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你需要了解的那些事
其实,乳腺癌离我们并不遥远。从朋友间的闲聊到家里的体检报告,这个名词总能偶尔冒出来。尤其是生活节奏变快,很多女性发现身体出现了一些小变化,却不太在意。现在,有必要花点时间,简单聊聊乳腺癌,从日常身体感觉到科学治疗建议,让这件事变得不再神秘,也不至于让大家感到焦虑。🌼
01 乳腺癌是什么?
简单来说,乳腺癌就是乳腺里的细胞开始出现异常增殖,变成了不正常的组织。这些异常细胞像不速之客一样,打乱了原本安静的乳腺环境。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相当高。
根据2020年全球统计,乳腺癌已成为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癌症,远超其他肿瘤类型 (Sung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CA Cancer J Clin, 2021)。它不仅影响身体健康,也容易带来心理压力。值得关注的是,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乳腺癌的预后其实会明显好于许多其他肿瘤。
02 乳腺癌的症状有哪些?
一开始,乳腺癌的表现非常微妙,经常被忽略。比如乳房上摸到一个轻微且偶尔出现的小硬块,没有什么不适感;有时皮肤轻微发红,但很快恢复正常;又或是乳头只是偶尔有点点瘙痒。其实,这些变化大部分时候并没有明显疼痛,很多人在体检时才发现。
随着病情发展,症状会变得明显,比如肿块持续增大且质地坚硬,有时甚至固定不动。如果肿块很大,还可能影响皮肤表现——皮肤变厚、凹陷,像橘子皮一样。疼痛感开始明显,乳房形状也可能发生变化,甚至乳头溢液或乳头内陷。偶尔碰到患者,腋下或者锁骨上的淋巴结开始肿大,质地变硬,如果发展过快,还可能出现破溃。
🩺 有位50岁左右的已婚女性朋友,体检时发现右乳头旁有一个约6cm的硬块,还伴有腋下淋巴结肿大且皮肤破溃。这个例子说明,持续或明显的乳腺变化,尤其是肿块增大和淋巴结异常,一定要及时就医评估,不能拖延。
03 导致乳腺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激素水平:医学研究认为,长期的雌激素暴露会让乳腺细胞变得更容易异常增殖(Key et al., "Endogenous hormones and breast cancer risk", JNCI, 2002)。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未生育或哺乳时间短,这些情况可能会增加激素刺激的时间。
- 遗传因素:一些女性因为家族里有乳腺癌史,比如母亲或姐妹曾患病。对应的基因(如BRCA1和BRCA2)携带者,风险会显著增高。这类基因就像"乳腺细胞的小工厂"的检修出了问题,变得容易故障。
- 环境与生活习惯:肥胖、长期饮酒、缺乏运动、吃高热量食物等因素,都和乳腺癌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肥胖女性患病风险比正常体重女性高约20%(Lauby-Secretan et al., "Body Fatness and Cancer", N Engl J Med, 2015)。
- 年龄:乳腺癌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加。据统计,多数患者在40岁以后发病。
这些因素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全部遇到,也不是说有某一个条件就一定会患病。但了解这些机理,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风险所在。🧐
04 乳腺癌的诊断流程是怎样的?
遇到乳腺异常,无论是自我触摸还是体检发现,常规诊断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影像学检查:乳腺钼靶(X线)、彩超和磁共振都是常用手段。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看到肿块的形态、大小和是否与周围组织粘连。
- 病理取材(活检):从肿块里取一小块组织,用显微镜观察是否存在癌细胞。如果活检中显示"浸润性癌",就说明癌细胞已经突破了乳腺原有的结构。
- 免疫组化分析:医生会进一步检测肿瘤的受体,比如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Ki-67(细胞增殖指数)。这些指标有助于后续制定治疗方案。
- 转移评估:通过CT、MRI等检查,判断肿瘤有没有扩散到淋巴结或远端器官,比如骨、肝等。
检查流程听起来有点复杂,但每一步都是为了有针对性地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如果对流程不太了解,可以和医生详细沟通,每个环节其实都很重要。☑️
05 乳腺癌的治疗选项有哪些?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分为几大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有对应的组合选择。主要包括:
- 手术治疗:常见的是部分乳腺切除或乳房全切。有些早期患者可以保留部分乳腺,经常结合术前或术后放疗。
- 放射治疗:通过局部照射肿瘤区,有效杀伤残留的癌细胞。早期或术后常见,局部晚期也会用到。
- 化学治疗:药物系统性治疗,适用于中晚期或高危复发患者。比如,Ki-67高表达的患者,常会采用加强化疗。
- 内分泌治疗:针对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比如ER+/PR+,用特定药物降低激素水平,让肿瘤细胞难以生存。
- 靶向治疗:Her-2阳性的乳腺癌可以用靶向药物,专门"堵住"特定异常信号通路。不过Her-2阴性就不会采用这种方式。
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肿瘤类型、分期和患者身体状况灵活安排。如果身体还合并其他疾病,比如肝囊肿等,一般会同时优化综合护理方案。每一种方案都有自己的适应症,没有"一刀切"的绝对模式,最重要的是个体化定制。
06 如何有效预防和管理乳腺癌?
- 定期筛查:乳腺X线(钼靶)检查建议40岁以后每1-2年做一次。自我体检每月一次,方法简单——用指腹在乳房环状轻压,感受是否有异常硬块。
- 饮食推荐: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新鲜蔬菜、全谷类。比如,菠菜(助力减少雌激素波动),全麦面包(提供膳食纤维,帮助肠道排泄异常激素),以及水果(橙子、苹果,富含维生素C)。每日膳食搭配要均衡,主食、蔬菜和蛋白质合理分配,这些做法对乳腺健康有积极作用。
- 适度运动:保持每周至少150分钟有氧活动(如快走、慢跑)。运动不仅控制体重,还能改善激素代谢,为乳腺细胞撑起良好环境。
- 保持健康心态:长期压力过大会影响激素平衡,建议学会自我调节,比如冥想、深呼吸或和朋友聊聊,帮助身体放松。
- 哺乳保护:有医学研究显示,哺乳能降低乳腺癌风险。生育后,如条件允许,坚持哺乳半年以上有积极意义。
- 选择优质医疗资源:发现异常应选择正规医院,乳腺专科或肿瘤科都能提供针对性的检查和治疗。
总之,预防乳腺癌并没有什么“魔法招数”,最有效的方法往往也是最简单:定期体检、合理饮食、规律运动,这些小习惯叠加起来,对乳腺健康有长期正面的帮助。如果偶尔感觉身体不对劲,别犹豫,去医院问问医生,内心也能多点安心。🌱
参考文献
- Sung, H., Ferlay, J., Siegel, R. L., et al. (2021).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71(3), 209–249. https://doi.org/10.3322/caac.21660
- Key, T. J., Appleby, P. N., Reeves, G. K., et al. (2002). Endogenous hormones and breast cancer risk in premenopausal and postmenopausal women: The EPIC study. JNCI: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94(8), 606–616. https://academic.oup.com/jnci/article/94/8/606/2520627
- Lauby-Secretan, B., Scoccianti, C., Loomis, D., et al. (2015). Body Fatness and Cancer — Viewpoint of the IARC.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3, 130–138.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sr1503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