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肺癌:让你掌握最实用的信息
01 肺癌的定义与概述 🔍
说起来,肺癌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可能在一次体检中,无意间就被医生提起“可疑块影”,这时候许多人沉默了,心里会冒出一连串的疑问:“到底什么是肺癌?”
简单来说,肺癌是一种发生在肺组织内的恶性肿瘤。它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高不下的癌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2022年统计,肺癌每年导致近180万死亡,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Bray, F., et al., 2018, CA: Cancer J Clin)。
肺癌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往往在体格检查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被发现。值得关注的是,这种“不速之客”经常悄悄藏在我们身上。早期识别、及时处理,对于我们来说格外重要。
02 肺癌的主要临床表现 💡
-
持续性咳嗽
如果咳嗽一直持续半个月以上,尤其是没有感冒或者其他明确原因时,要小心。比如,一位67岁男士在例行影像检查时发现肝脏和肺部异常。其实,他没有发热或咳血,只是咳嗽断断续续。这个例子提醒我们,即使没大症状,但长期咳嗽绝不能随意忽视。 -
咳血或痰中带血
有些人会偶尔在刷牙后发现痰里有一丝血丝,虽然可能是牙龈出血,但要留心频繁出现这种情况。 -
呼吸急促
上个楼梯就气喘吁吁,或者做轻体力活动时感觉胸闷。这样的表现可能与肺部病变有关。 -
胸痛、肩背部隐痛
肺癌进展后,恶性肿瘤可能压迫胸膜或周围神经,致使胸部或背部有轻微甚至明显的疼痛,尤其在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 -
消瘦、全身乏力
随着病情加重,睡眠质量下降,饮食也常有变化,体重逐渐下降。这种缓慢的变化,本身也是身体在对抗异常细胞的信号。
总之,上述这些症状有些轻微,有些持续明显。只要持续存在,没有感冒等常见原因解释,那就有必要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03 哪些因素容易导致肺癌? ⚠️
-
吸烟
这里必须单独说明:吸烟是肺癌最明确的危险因素。医学研究发现,长期吸烟者患肺癌风险比不吸烟者高20倍以上(Siegel, RL., et al., 2020, CA: Cancer J Clin)。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可导致肺部细胞基因突变。 -
空气污染
长期生活在空气质量较差、工业排放严重的地区,尤其是城市,肺癌风险会增加。比如,PM2.5等微小颗粒长期吸入能伤害肺部组织。 -
职业暴露
像工厂、矿井、装修行业,工作人员易接触石棉、放射性物质或其他有害气体,肺癌发病率也明显更高。 -
遗传易感性
如果有近亲(父母、兄弟等)患肺癌,本人发生风险也会上升。部分基因异常会让肺细胞更易发生恶变。 -
慢性肺部疾病
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COPD)、肺结核等,会导致支气管、肺组织长期处于“炎症状态”,也为肺癌埋下隐患。
简单来说,肺癌的风险可能藏在我们的日常环境、生活习惯和家族基因里。每个人都要清楚这些因素,但只分析它们为什么会导致疾病,不涉及预防和饮食建议。
04 肺癌如何诊断?常见检查方式一览 📝
-
影像学检查
包括胸部X光、CT扫描。这些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肺部有无肿块、结节、积液等异常。现在不少医院体检项目都会包含低剂量胸部CT,能够较早发现肺部变化。 -
组织活检
如果影像学发现可疑病变,医生会建议通过支气管镜、经皮穿刺等方法取部分组织做病理分析。这样可以明确肿瘤类型,比如像前述病例如“确诊为小细胞癌”,这靠的就是活检结果。 -
分子检测
一些特殊病例还会做肿瘤相关基因检测,为后续靶向治疗提供信息。这属于诊断方案中进阶环节。 -
常规实验室检查
包括肝肾功能筛查、血常规检测,有助于判断身体整体状态及辅助治疗方案选定。
检查建议只在此部分详细阐述,后续内容不重复具体方法。常规体检建议每年一次,如果发现上述症状,立即去专业呼吸内科就诊。
05 肺癌的治疗选项 🔬
-
外科手术
适用于早期发现、肿瘤范围受控的患者。医生会根据影像结果和病理类型决定切除范围,比如部分肺叶或全肺叶手术。术后恢复较快,但要结合实际情况评估。 -
放疗
采用定向高能射线照射肿瘤所在区域,杀灭异常细胞。常用于不能手术的中晚期患者或辅助治疗环节。 -
化疗
利用药物杀灭体内扩散的癌细胞,像前述67岁男士的案例中,已采取依托泊苷联合卡铂化疗。适合小细胞肺癌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
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
近年来,医学界发展出新的分子靶向药物以及免疫调控药物(刺激人体自身免疫系统)。这些方案正在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但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需要医生根据检测结果做个体化制定(Herbst, RS., et al., 2018, N Engl J Med)。
选择哪种治疗方式要结合患者的年龄、身体素质、肿瘤类型和分期。合理组合治疗方案,可以帮助患者最大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06 肺癌患者的日常管理与生活支持 🌱
-
健康饮食推荐
新鲜蔬菜:富含抗氧化物,有助于维持免疫力, 建议每天摄入约400~500克新鲜蔬菜。
深海鱼类:富含优质蛋白和欧米伽-3脂肪酸, 可以每周2~3次食用。
豆制品:有助于补充植物蛋白和膳食纤维, 建议每日一份。
富含维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草莓等,有助于身体修复, 每天适量食用即可。 -
定期医学随访
肺癌治疗过程中,建议每3~6个月进行复查,内容包括影像学、血液指标和肝肾功能。如果感受特殊不适,比如严重呼吸困难、持续发热、胸痛加重等,要主动联系主治医生。 -
心理健康与家属支持
很多人觉得患癌是极大的压力,担心拖累家人。其实,情绪管理很重要。可以尝试与家人沟通感受,参与患者互助组织,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或专业心理科医生协助。家属也要理解患者情绪变化,给与实际帮助和陪伴,这有助于增加患者的治疗意愿。 -
日常运动建议
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剧烈运动,但每天缓步走20~30分钟、做简易拉伸运动,有助于增强体力和改善肺功能。具体运动方案建议与主治医生沟通。
所有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都值得关注。最重要的是科学饮食、保持积极心态、规律随访和适当锻炼,能更好地应对疾病,帮身体争取更多修复机会。 下面推荐几个实用的生活习惯:
- 多吃新鲜、应季的蔬果,不贪多但要多样,时间安排上以早餐和晚餐为主。
- 和医生商量运动计划,一旦体力下降要及时调整,不必死磕目标。
- 遇到心理压力,不要隐忍,主动向亲友或医务工作者倾诉。
- 记录每天的身体感受和饮食情况,方便医生随时掌握变化。
总体来说,肺癌治疗并不意味着生活质量一定降低。合理安排,适度自我管理,就可以让日子恢复有规律的节奏。
引用文献
- Bray, F., Ferlay, J., Soerjomataram, I., Siegel, RL., Torre, LA., & Jemal, A. (2018).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68(6), 394–424.
- Siegel, RL., Miller, KD., Jemal, A. (2020). Cancer Statistics, 2020.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70(1), 7-30.
- Herbst, RS., Morgensztern, D., & Boshoff, C. (2018). The b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8(2), 207-220.
- Mayo Clinic Staff. (2023). Lung cancer - Symptoms and causes. Mayo Clinic.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lung-cancer/symptoms-causes/syc-20374620
- UpToDate. (2023).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diagnosis, and staging of lung cancer.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clinical-manifestations-diagnosis-and-staging-of-lung-can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