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头发与爱共舞:揭开产后脱发的神秘面纱
01 产后脱发,这并不罕见
小婉刚做完月子,发现洗头时掉发多了很多。有时揉一下头皮,手里竟会有一大撮头发。其实,类似的情况非常常见。不经意间,枕巾、落发、地板上总能发现头发。部分新手妈妈在宝宝三四个月大时,可能把这个变化误当作身体出现大问题,心情随之低落。
产后脱发多数发生在生完孩子后2-4个月,有研究显示约40-50%的新妈妈会碰到这个问题(Ekmekci, T. R., & Sakız, D., 2014)。与普通的掉发不同,这一阶段的脱发变化较为明显,可能会让人感觉发量一下子减少了。不过,脱发分布往往比较均匀,不会局限在某一块皮肤。
02 明显表现,何时需要关注?
通常产后最初几周仅有轻微落发,但之后某一阶段,掉发突然增多,许多妈妈会有诸如“头发越来越稀,发际线后移”这样的直观感受。
表现 | 场景举例 |
---|---|
洗头掉发异常增多 | 一次洗头后排水口被头发堵住 |
梳头或轻抓发就掉 | 用手梳理后掌心都是头发 |
枕头留下很多头发 | 早上起床发现枕巾上一片头发 |
31岁的林女士,产后四个月突然发现,头顶处头发变薄且很难扎起小发辫,感到焦虑和自信心下降。这类情形说明产后脱发对情绪有直接影响。
03 激素如何牵动头发“命运”?
说起来,头发生长的周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体内激素的波动。
- 怀孕期间,雌激素分泌旺盛,能延长头发的“生长期”,让头发一度更浓密。
- 生产后,雌激素水平骤降,毛发大量进入“休止期”,原本应逐渐脱落的头发在短时间内集中掉落。
- 这种规律导致产后几个月内,原本停留的头发突然“集体告别”。
美国皮肤科学会的研究(Olsen, E. A., 2010)指出,激素变化是产后脱发最主要的推动力量。此外,身体为了照顾新生命,会优先把营养供应给重要器官,一些不那么“要紧”的组织(比如头发)就暂时被“搁置”了。
04 不只是激素——多重原因大揭秘
虽然激素起了“启动”作用,其他原因其实也拉了一把产后脱发的“手地拉手”队伍。
- 营养缺失 产后身体修复、哺乳对能量和营养要求高,缺铁、蛋白质不足,容易影响毛发制造。
- 精神紧张与压力 带娃本就不易,夜间频繁喂奶、睡不好,压力和焦虑直接影响激素分泌,加速掉发。
- 遗传因素 家族里有产后脱发史的女性,出现同样情况的风险明显增高(Peters, E. M. J., 2011)。
- 产后失血 分娩出血多,新妈妈身体恢复慢,会有一段时间毛发营养供应跟不上。
需要说明,每个人具体脱发的严重程度有所不同。有的妈妈几乎没啥感觉,有的则觉得变化特别大。
05 日常缓解与调养,科学行动清单
只要方法得当,大部分产后脱发是可以明显缓解或恢复的。具体有哪些简单易行的建议?
行动建议 | 具体细节 |
---|---|
🥚 蛋白质补充 | 吃鸡蛋、鱼、豆腐、瘦肉有助于头发制造 建议每天保证摄入各类蛋白质食物 |
🥬 铁元素补给 | 菠菜、瘦牛肉、小米有助于补铁 建议一周吃2-3次不同含铁食物 |
🥛 足量饮水 | 保证每天1500-2000ml左右的水分摄入 |
🏃 适度活动 | 有助于缓解压力,可适当散步、做家务 |
🛁 温和护发 | 使用温和洗发水,避免烫染等刺激性操作 |
🧘 调整作息 | 虽不易做到,尽量爬到白天补觉,减少熬夜 |
06 产后脱发的误区与科学态度
许多新妈妈会听到各种偏方,“多吃黑芝麻能防掉发”“甩锅给洗头次数”等说法,其实很多并不靠谱。
- 产后恢复头发,需要时间,通常6-12个月会有明显改善。
- 只靠单一的食物很难实现“立竿见影”的效果。
- 减少洗头或者长时间不洗,不会阻止脱发,反而容易引起头皮健康问题。
- 部分市售生发产品缺乏循证医学支持,盲目信赖不如科学调理。
37岁的李女士在朋友圈尝试了各种偏方,结果既费钱也没见效果,后来根据医生建议营养调理,心态慢慢放平,头发也慢慢恢复。
07 专家建议&未来展望
产后脱发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是暂时的生理波动,不必焦虑。从自我调理到专业咨询,只要循序渐进,头发通常可以在一年左右逐步恢复。
- 怀孕后期和产后,尽量安排丰富、均衡、易吸收的饮食。
- 呵护头皮,选择温和洗护产品,避免过度刺激。
- 情绪低落、脱发难以缓解时,及时与专业医生沟通。
脱发让不少新妈妈感到无措,但也能成为调整作息、关心自我的信号。无论头发多少,“好心情”也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 Ekmekci, T. R., & Sakız, D. (2014). Postpartum telogen effluvium: Clinical evaluation of 23 patient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Cutaneous and Ocular Toxicology, 33(2), 112–115.
- Olsen, E. A. (2010). Female pattern hair los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63(4), 675–684.
- Peters, E. M. J. (2011). Hair growth, stress and the scalp: Psychotrichology. Dermato-Endocrinology, 3(2), 1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