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青春的痕迹:探索痤疮的预防与护理

  • 500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青春的痕迹:探索痤疮的预防与护理封面图

青春的痕迹:探索痤疮的预防与护理

最近和初中生妹妹一起逛街,她时不时拿镜子照脸,嘴里嘟囔着“这颗痘痘又大了”。其实,很多青春期的孩子都会被痤疮困扰。不管是在教室里、球场上,还是早上洗脸时突然发现脸上的“新住客”,痤疮对于成长来说,就像一道分水岭。今天,我们来说说痤疮究竟是什么,怎么科学预防和照顾自己,让皮肤不再烦恼。

01 什么是痤疮?

痤疮属于最常见的皮肤“小麻烦”,多出现在额头、鼻尖、下巴,有时还会跑到背部和胸前。它通常表现为黑头、白头(像小米粒),发展后就是红色丘疹或脓包。感染严重时甚至会留下小疤痕。不过,初期痤疮大多只是偶尔的一两颗,位置不固定。

  • 偶尔出现1-2颗小粉刺
  • 位置多变,比较容易被头发或口罩遮挡
  • 轻度红肿,痒感不明显
💡 这些初期的小变化常常被忽视,等到痤疮加重再管,往往难度就提升不少。

02 痤疮明显时有哪些表现?

  • 彩虹(16岁女生)脸颊反复出脓疱,一到月经期更严重,有时还伴有轻微刺痛。
  • 脓包、红肿明显,比粉刺大,持续时间更久
  • 有的小伙伴会感到明显疼痛,局部变硬、颜色加深
  • 严重时可以合并色素沉着和浅表疤痕
🛎️ 遇到这些持续、严重的痤疮表现,建议及时就医,尽早处理。早期介入有助于防止遗留色素沉着和疤痕。

03 痤疮为什么出现?

1. 激素变化带来的波动

青春期体内雄性激素骤然增加,让皮脂腺像“忙碌的小工厂”一样加班生产皮脂,有的就会堵在毛囊里。

2. 毛孔堵塞

如果角质细胞脱落不畅,毛孔口就像堵塞的小管道,皮脂堆积成粉刺。

3. 痤疮丙酸杆菌(Cutibacterium acnes)繁殖

毛孔堵塞区域,细菌乘虚而入,局部炎症反应,进而演变成脓疱。

4. 遗传、饮食和压力

有研究指出,父母青春期长痘,子女长痘的风险也高(Mahmood et al., 2022)。高糖饮食、熬夜、心理紧张也会加重痤疮。

📊 一项2021年发表于BJD的流行病学研究指出,12-18岁青少年痤疮发病率超8成。
参考文献:Mahmood, T., Sundus, A., & Sajjad, S. (2022). The genetic basis of acne vulgaris. Dermatology, 238(2), 170-177.

04 青春期的独特挑战

其实,大多数青春期孩子都会经历激素风暴:身体变化、学业压力加剧。不仅皮肤变油、分泌旺盛,还常因焦虑、熬夜加重痘痘。

  • 初三学生(男,15岁)因为期末复习经常熬夜,额头和鼻翼反复出现红色丘疹,学习压力大时更明显。
🔄 青春期痤疮的高发和全身激素、心理状态、生活节奏都有关系。情绪紧张、睡眠不良时容易反复发作。

05 如何科学预防痤疮

日常护理小妙招 (Table)

护理方式 具体建议
洁面选择 用温和无皂基的洁面乳,早晚各一次即可,避免频繁搓洗。
护肤品选择 选择“非致痘”标签(non-comedogenic),避免油腻厚重的乳霜。
防晒护肤 防晒霜可选清爽型,户外注意遮阳帽或口罩减少刺激。
保持良好作息 坚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睡眠对激素平衡很重要。
运动与放松 每周运动2-3次帮身体代谢,压力大时做深呼吸或冥想,有益内分泌调节。
👍 注意:定期使用干净毛巾和枕巾,防止面部反复刺激。

饮食推荐简表

食物 推荐理由与建议
新鲜蔬果 维生素A有助皮肤修复,例如胡萝卜、番茄、生菜等,每餐适量即可。
鱼肉、豆制品 富含蛋白质,帮助皮肤更新。建议午餐或晚餐各有一份。
全谷杂粮 提供慢释放能量,血糖更平稳,对皮肤状态有好处。
坚果种子类 含锌、维生素E等,有助皮肤屏障。每天十几颗即可,不用过量。
充足饮水 每天1500-2000ml水,帮助代谢废物,让皮肤更稳定。

(数据参考:Baldwin, H. E. & Daines, S. (2020). Nutritional modulation of acn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Aesthetic Dermatology, 13(2), 23-28.)

痘痘反复、数量增加或合并疼痛、色素时,建议挂皮肤科门诊,避免盲目用药或反复挤压。

06 常见护理误区

  • 频繁洗脸、用力擦拭,反而损伤皮肤屏障,让痘痘恶化。
  • 喜欢用手挤压,每次以为能消下去,实际易带来感染和炎症。
  • 随意抹祛痘膏、网购偏方,结果皮肤越变越敏感。
  • 把头发一直遮脸,虽然遮住痘痘,摩擦也可能刺激皮肤。
这些做法其实破坏皮肤自我修复功能,而且容易导致二次伤害。一旦出现持续红肿、明显疼痛,最好专业面诊。

07 痤疮对心理的影响

很多青少年并不是因为生理不适才痛苦,更多是来自外貌焦虑、同龄人的打趣甚至内心否定。痤疮出现时,自信下滑、交友变被动,有时会主动减少社交。

  • 高一女生(17岁)因脸部爆痘避开与同学合影,情绪低落,学习注意力分散。
💬 痤疮不是自卑的理由。可以及时与父母、老师沟通,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适度锻炼、培养爱好,对调节情绪也有帮助。

(资料来源:Tan, J. K. L., Bhate, K. (2015).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the epidemiology of acne.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172 Suppl 1, 3–12.)

说起来,痤疮的确是成长里的“小插曲”,但也没有想象那么可怕。关注清洁、饮食、作息、心态这几个关键词,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帮忙度过这段“痘痘青春期”。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也记得请皮肤科医生帮忙——不用硬撑,健康和自信同样重要。

主要参考文献(APA格式)

  • Mahmood, T., Sundus, A., & Sajjad, S. (2022). The genetic basis of acne vulgaris. Dermatology, 238(2), 170-177.
  • Baldwin, H. E., & Daines, S. (2020). Nutritional modulation of acn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Aesthetic Dermatology, 13(2), 23-28.
  • Tan, J. K. L., & Bhate, K. (2015).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the epidemiology of acne.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172(Suppl 1),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