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前的准备:注意事项与护理指南
01 | 白内障是什么?手术为什么重要?
有时候,身边的老人会说看东西像隔了层雾。其实,这种模糊感多半和白内障有关。白内障是指眼睛里的晶状体变得浑浊,年龄越大出现的概率越高。简单来讲,眼球有点像相机,晶状体就是镜头,一旦“镜头”模糊了,看什么都不清楚了。
白内障一旦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让原本轻松的日常变得不便。手术就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办法。通过小切口将浑浊的晶状体取出,再植入人工晶体,能够明显恢复视力。研究显示,大部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升显著(Wang et al., 2019)。
02 | 白内障症状:初期变化和明显信号
症状区分 | 表现与日常例子 |
---|---|
早期微小变化 |
|
显著警示信号 |
|
03 | 术前检查背后的科学
说起来,白内障手术并不是“按部就班”的操作,每个人的眼睛情况都不相同。术前检查能帮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有其他眼病(如青光眼、黄斑变性)或全身疾病,这些会影响是否要马上做手术或需要特别方案。
研究表明,详细的眼部测量、验光、视力和眼压检测,能极大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Lundström et al., 2018)。不仅如此,血压、血糖等一般健康指标也要一并检查,确保身体能承受手术。
04 | 日常护理,手术前这样做更放心
- 保持眼部清洁: 每天用干净毛巾擦拭眼周,避免揉眼。如果有分泌物增加,不要盲目点药,先咨询医生。
- 科学使用滴眼液: 遵医嘱按时使用,没有特殊指示千万别随意加量或停用。
- 养成良好的休息习惯: 每天足够睡眠,减少熬夜,眼部才能获得充分修养。
05 | 手术前怎么调整自己的情绪?
面对手术,有些紧张、担心都正常。如果感到害怕,不少人会偷偷上网查资料,反而越查越焦虑。其实,白内障手术是非常成熟的技术(Lundström et al., 2018),全球范围每天成千上万例,效果和安全性都很高。
有经验的患者分享,术前愿意和家人、医生聊聊心里的担忧,真的会缓解不少紧张。偶尔听听舒缓音乐、散步,也有助于情绪放松。调整心态,对术后恢复也很有帮助。
06 | 术前饮食+作息:哪些有好处?
- 饮食要点:
- 新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C/E,有助抵抗眼部氧化压力。简单建议:一日三餐带点彩色蔬果,苹果、胡萝卜、菠菜都不错。
- 优质蛋白:鸡蛋、瘦肉、鱼类,有助伤口修复。建议每餐都有一点主蛋白。
- 充足饮水:保证体内代谢顺畅,有利术后恢复。一般情况下每天1500-2000ml,不渴时也补一小口水。
- 作息建议:
- 每天争取7小时以上睡眠,助于身体免疫力提升
- 手术前三天避免熬夜,别让自己太劳累
07 | 提前和医生聊什么?这几条要关注
很多朋友做手术前有这样那样的疑问,其实和医生多沟通才是最省心的做法。比如:
- 提前告诉医生自己的既往病史和用药情况,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等
- 了解术前用药、手术当天流程、术后注意事项等
- 如果对手术方式、费用、恢复时间有疑问,可以直接问主刀医生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 Wang, W., Yan, W., Müller, A., He, M. (2019). Cataract blindness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97(7), 463–472. PubMed
- Lundström, M., Barry, P., Henry, Y., Rosen, P., Stenevi, U. (2018).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cataract surgery: Guidelines based on data in the European Registry of Quality Outcomes for Cataract and Refractive Surgery database. Journal of Cataract & Refractive Surgery, 44(3), 357-369. Pub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