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肚子不舒服?儿童腹泻护理全攻略
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早晨,一家人正准备出门,小朋友却抱着肚子喊疼,接着跑进厕所?这种突如其来的“肚子不听话”,可能让不少父母措手不及。其实,孩子腹泻在生活中很常见,但处理起来,许多细节相关健康也容易被忽略。下面,我们一起聊聊儿童腹泻,怎样科学应对,让家长少些焦虑,孩子早日康复。
01 什么是儿童腹泻?快速认识
儿童腹泻,指的是孩子出现排便次数增多(一般每天三次以上)、大便性状变稀甚至呈水样的情况。简单来说,只要小朋友的便便明显比平时稀、而且次数多了,就可以视为腹泻。不过,初期腹泻常常并不剧烈,可能只是偶尔出现软便,没有其他特别不适。这种轻微的反应,有时几天会自行好转。但如果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或者便便里有血、有粘液,就要提高警惕了。
腹泻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大多数儿童腹泻属于急性,通常在一周内结束。慢性腹泻则会持续两周甚至更久,常见于肠道功能问题。
需要区分的是,偶尔大便变化和持续的大便异常,有很大区别。
- 伴随腹泻的症状如食欲减退、轻微腹胀、偶尔肚子咕咕叫——在初期较为常见。
- 体温略有升高不算少见,但高烧、剧烈呕吐属于异常信号。
02 儿童腹泻常见原因,一次说清楚
- 病毒感染: 多数腹泻由轮状病毒、副溶血弧菌等病毒引起。比如有位2岁男孩,最近幼儿园流感多发,连续几天出现轻微腹泻,不发烧,几天后自行恢复。病毒性腹泻常见于秋冬,传染性强。
- 细菌感染: 夏天吃了不干净食物,比如街边水果摊、凉拌菜,腹泻更可能是细菌引起。细菌感染有时会伴随明显腹痛或发热,甚至大便带血。
- 食物不耐受: 部分孩子对牛奶或豆类敏感。举例,某4岁女孩每次吃奶酪后便腹泻,这实际上是乳糖不耐受。通常,这类腹泻不会伴有高烧,但容易反复发作。
- 药物反应: 有时孩子服用抗生素后肠道菌群失衡,也会引发暂时腹泻。
| 原因 | 典型表现 | 常发季节或场景 |
|---|---|---|
| 病毒感染 | 水样便、轻微呕吐 | 秋冬、流感季 |
| 细菌感染 | 腹痛、发烧、血便 | 夏季、不洁饮食 |
| 食物不耐受 | 进食后腹泻反复 | 个体差异、不分季节 |
| 药物相关 | 用药期腹泻,停药可好转 | 近期服药后 |
03 腹泻时怎么吃、怎么护?
照顾腹泻中的孩子,最需要注意“补水”和“饮食调整”。孩子腹泻会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如果不及时补充,容易脱水。
推荐使用口服补液盐(药店有售),也可用稀释米汤、淡盐水替代。
💧
主打易消化、清淡为主,如稀饭、烂面条、熟苹果泥。避免刺激性强、油腻或高糖食物。 🥣
腹泻期尽量少喝果汁和碳酸饮料,如果孩子拒绝进食,只要精神状态好,不必强迫进食。小量多次喂水,比一口气猛喝更合适。
04 哪些信号提示必须带孩子就医?
大多数孩子腹泻轻微,居家护理即可。但有几种情况,不能拖延:
- 腹泻持续时间超过一周,症状无缓解
- 大便呈鲜红色或黑色,疑似有血
- 孩子持续高热(超过38.5℃)
- 精神状态差,反应迟钝,长时间不愿进食
- 频繁呕吐,无法进水液体,出现眼凹、皮肤干燥、哭时无泪
有一次,一名18个月大的女孩因腹泻一周,同时伴随明显口渴和哭泣无泪,被及时送医后诊断为中度脱水。这说明,孩子一旦有以上提示,早点带去医院最为稳妥。
05 居家护理小锦囊(实用技巧专区)
- 益生菌补充: 一些研究(Xiao et al., 2019)显示,适量补充毫微克级别的乳酸菌或双歧杆菌,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环境。日常推荐用酸奶(无糖)或专业益生菌制剂。
- 保证手卫生: 饭前便后用流水洗手,全家都别忽视这个小细节,可有效减少病毒传播。
- 分餐与餐具消毒: 腹泻期间建议孩子单独使用餐具,清洗时可用高温消毒。
- 保持室内通风: 病毒和细菌喜欢潮湿环境,家中常开窗,更换空气,也有好处。
- 生活规律: 保证充足休息,有助于免疫力恢复。不要让孩子过度活动。
06 关于儿童腹泻的认识误区
- 误区1:腹泻了给孩子禁食
其实,除非孩子非常不愿吃东西,否则应继续补充营养。适当进食有助于恢复。 - 误区2:多喝果汁能防脱水
果汁糖分太高,反而可能加重腹泻,还是以补液盐和白开水为宜。 - 误区3:反复腹泻就是肠炎,需要马上用药
多数急性腹泻无需用抗生素等药物。特别是滥用止泻药,有可能影响肠道自我恢复。 - 误区4:腹泻一定不能吃奶
母乳喂养的宝宝,除非有特殊医生建议,腹泻期间可以继续正常喂养。
日常生活中,儿童腹泻其实不少见。面对孩子肚子不舒服,家长如果能分清严重和轻微、把握饮食补液的原则,家庭护理就能发挥很大作用。遇到不确定时,多与医生沟通,健康风险自然会大大降低。
有些烦恼,说出来,也许比憋在心里要轻松得多。希望这份攻略能帮你把住护理的关键环节,多些安心。
参考文献
- Guarino A., Ashkenazi S., Gendrel D., Lo Vecchio A., Shamir R., Szajewska H. (2014). European Society for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and Nutrition/European Society for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s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Gastroenteritis in Children in Europe: Update 2014. 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 59(1), 132-152.
- Xiao, L., et al. (2019). Probio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ediatric diarrhea (Review).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s, 8(2), 104-117.
- Freedman, S. B., et al. (2018). Oral Ondansetron Administration in Emergency Departments to Children with Gastroenteritis: An Updated Meta-analysis. Pediatrics, 141(3):e20173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