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了解胃癌:科学应对与日常管理

  • 406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了解胃癌:科学应对与日常管理封面图

了解胃癌:科学应对与日常管理

01 什么是胃癌?

有时候你可能觉察不到,胃部那点儿不适总让人觉得像是吃坏了东西,或者工作压力大造成的。但是,胃癌其实是一种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通常在早期不会有明显症状,等到感觉到“真不对劲”时,往往已经不是起点了。

胃癌发生在胃壁内的异常细胞逐渐增多时,这些细胞“各自为政”,失去了健康胃组织的约束力,甚至会扩散到其他器官。胃癌按细胞学分型,包括腺癌(最常见),也有特殊类型如印戒细胞癌。

正因为症状太容易被忽视,很多人错过了早发现的机会,所以,对它有基本概念其实挺重要。

02 如何识别胃癌常见信号? 🔎

  • 持续性腹痛:不是每次吃辣就痛,而是没什么理由就总不舒服,慢慢拖长至几周。
  • 食欲明显减退:平常爱吃的东西突然变得提不起兴趣,甚至稍微一吃就觉得撑。
  • 体重减轻:没刻意节食,也没有增加运动,却在短时间里悄悄消瘦。
  • 消化不畅、进食后早饱:稍微吃几口就觉得饱,和往常完全不同。
  • 反复恶心、呕吐:或者消化道偶尔出血,表现在粪便发黑或带血。
🗒️ 案例小结: 有位中年男性患者,平时工作忙饮食不规律,出现了持续性腹痛和体重下降,检查后诊断为胃癌三期。这个例子说明身体“小问题”若总不好,当心可能隐藏着大问题。

03 为什么会得胃癌?造成的原因分析 💡

  • 长期慢性胃炎:这种反复炎症会刺激胃黏膜,让局部细胞趋于异常(参考:Fock, K. M., et al., 2013)。
  • 幽门螺杆菌感染:约一半胃癌病例与这种细菌有关。它会引起炎症、甚至改变胃壁环境。
    (参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2012)
  • 遗传及家族史:家里有直系亲属曾得胃癌,风险会提高。
  • 年龄增长:年龄越大,风险随之上升,尤其是50岁以上。
  • 吸烟和饮酒:烟草和酒精会给胃黏膜压力,增加胃癌机会。
  • 环境与饮食因素:高盐饮食、腌制食品被证实和胃癌发病有关(Zaridze, D. et al., 2014)。

说实话,胃癌不是“一次暴饮暴食”能引起的,往往是多种因素长时间叠加的结果。分析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对照看看,心里就有数了。

04 胃癌怎么检查出来?🩺

  • 胃镜检查:通过一根软性管子(内镜),医生可以直接看到胃壁,有异常就能取下一小块做活检。
  • 影像学检查:包括CT、超声波等,用于判断肿瘤大小、位置、是否有扩散。
  • 活体组织检查(活检):显微镜下看细胞到底有没有癌变,分型和分期都靠它。
  • 免疫组化检测:比如CK、CDX2,帮助判断细胞类型,归类肿瘤性质。

第一次做胃镜难免紧张,其实过程比想象中简单。现在很多医院都可以选择无痛胃镜,检查前后都能有医护人员细致说明步骤。有异常时,及时确诊比拖延更好。

参考文献:Mayo Clinic (2023), "Stomach cancer -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05 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哪些?⚕️

  • 手术切除:适用于早中期患者。切掉肿瘤及周边组织,防止癌细胞扩散。
  • 化疗:药物可静脉给药,也可以口服,用来杀灭残余的异常细胞。三期及以上都会考虑化疗。
  • 靶向治疗:有些肿瘤特殊分子可以靶向,让药物更“精准”地作用于病变部位。
  • 免疫治疗: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对异常细胞进行“围剿”。部分病例有效。
患者对不同方案的耐受程度不同。比如有位患者化疗时出现了便秘,需要根据个人情况与医生做调整。

治疗需要一个流程,不能期望“一刀切”就万事大吉。积极配合医生,及时反馈不适,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疗效。

06 和胃癌说“再见”:日常管理方法

  • 多吃新鲜蔬果 :含丰富抗氧化物,有助维持胃黏膜健康
    建议:每天餐桌都要有绿色、红色的蔬菜和水果,比如西兰花、西红柿。
  • 适量优质蛋白 :修复胃组织的“好帮手”
    建议:选择鱼、瘦肉、豆制品,轮换着吃。
  • 注重粗粮和杂粮 :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胃蠕动
    建议:白米饭里加点糙米、小米,每天一小碗就够。
  • 清淡饮食 :给胃减少负担
    建议:菜肴少油少盐,每餐七八分饱。
  • 规律作息,不熬夜 :充足休息能让身体有更好的自我修复能力。
  • 坚持运动 :不需要大运动量,散步、慢跑都行,关键是让身体动起来。
  • 定期体检 :40岁以后建议两年做一次胃部检查(包括胃镜),尤其有家族史或症状时更要及时。

有人说预防胃癌“像给身体装安全锁”,其实靠的就是这些点滴细节。不是一次性解决,而是日积月累的调整。

参考文献

  • Fock, K. M., Talley, N., Moayyedi, P., Hunt, R., & Chey, W. (2013). Asia-Pacific consensus guidelines on gastric cancer preventio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28(7), 927–934.
  •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2012). Schistosomes, liver flukes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ARC Monographs on the Evaluation of Carcinogenic Risks to Humans, 61.
  • Zaridze, D., Lifanova, Y., Basieva, T., & Day, N. E. (2014). The role of diet and other factors in the causation of stomach canc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33(6), 751–756.
  • Mayo Clinic. (2023). Stomach cancer - Diagnosis and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