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护理:让你的肌肤和健康同行
01 其实血糖高时,皮肤会经历哪些细微变化?👀
有时候,照镜子时,你会发现脸颊有点泛白、手背摸起来有些干燥。这些微妙的小变化,很多人没太在意。其实,不少糖尿病朋友最先遇到的,就是这样的皮肤“小信号”——比如原本细腻的手腕,突然干涩起来,或者小腿有了细小的脱屑。
说起来,高血糖对皮肤的影响,有点像悄悄在木头上画道细纹:起初不易察觉,时间一长却会越来越明显。医学研究指出,慢性高血糖(如糖化血红蛋白>7%)容易损伤毛细血管和皮肤屏障,妨碍皮肤自我修复和保持水分的能力 (Yosipovitch et al., 2015)。
小提醒:细微的皮肤变化常常先于其他糖尿病并发症出现,不要轻易忽视。
02 身边常见的糖尿病皮肤小麻烦🩹
- 皮肤干燥与瘙痒:42岁的李女士发现,最近洗完手后,手背总是一道道细小的裂纹,有点痒,总想挠几下。后来医生一查,原来糖尿病控制得不够好,皮肤屏障有点受损。
- 真菌感染容易反复:有位55岁的男士,足部常年脱皮,还长出小水泡。经检测为手足癣(真菌感染),与血糖长期偏高有关。
- 皮肤病变的类型:比如黄斑病(皮肤上出现黄褐色的斑块)、糖尿病性水疱(常见于下肢),偶尔还会出现红斑或结节,易被误认为是普通皮肤病。
- 细菌感染频发:小伤口比如刮蹭,愈合特别慢,有时还会流脓。这类“拖拖拉拉”的伤口,往往需要更加关注。
注意:如果出现持续性瘙痒、密集红疹或溃烂,建议及时就医,不要只靠搽药膏自行处理。
| 问题类型 | 举例 | 常见部位 |
|---|---|---|
| 皮肤干燥 | 手背、肘部脱屑 | 手背、小腿、肘膝 |
| 真菌感染 | 脚癣、体癣 | 足部、腹股沟 |
| 糖尿病疱疹 | 偶发水泡 | 下肢 |
| 细菌感染 | 小伤口化脓 | 四肢、面部 |
03 为什么高血糖让皮肤遭殃?
其实,血糖高了对皮肤的影响,主要有这几条原因:
- 血管受损:血糖长期偏高会慢慢损伤毛细血管,皮肤的氧气和养分供应变差,容易变干、发痒。
- 免疫力间接受阻:高血糖让身体“修复部队”反应变慢,细菌和真菌有了可乘之机,皮肤易反复感染 (Rayfield et al., 1982)。
- 汗腺功能紊乱:有时出汗变少,皮肤水分留不住,引发干燥和龟裂。
- 神经传导迟缓: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周围神经病变”,这让一些小损伤、灼痛感觉变得不灵敏,容易让小伤口发展为大问题。
提醒:以上因素不少会同时存在,易造成皮肤多种问题“打包”出现。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症状而血糖也有波动,最好联合内分泌与皮肤科医生一起评估。
04 如何打理你的皮肤,让它陪你长久?🧴
积极做好皮肤护理,不仅让身体更舒适,还能减少感染风险和慢性并发症发生。很多糖尿病朋友因为忽略日常护理,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 温和清洁:选择无刺激性洗浴产品,每天用温水(35-40℃)冲洗皮肤,避免用力搓洗或使用碱性肥皂。
- 及时保湿:洗完澡/手后,趁皮肤半干时涂抹保湿剂,如甘油、尿素霜、凡士林等,重点关照容易干裂的小腿、手背。
- 防护细节:穿宽松棉质衣物,袜子要勤换防潮,每天检查足部是否有破损、起泡。
- 修护小创口:一旦发现细小擦伤,要用无刺激性消毒剂及时清理,并使用透气型敷料,可减少感染隐患。
实用Tips:
- 湿润季节不需放松护肤,室内空调环境下加湿器是好帮手。
- 定期用镜子(或者家人帮忙)查看难以自检的足底、背部。
05 出现哪些皮肤信号要加倍警惕?🚨
不同于偶发的小瘙痒,有些皮肤变化暗示后面可能跟着严重感染,甚至影响四肢健康。监测这些表现很有必要:
- 伤口反复难愈合:如果细小划伤两周以上还没结痂,或者反复渗液发红,要考虑感染的风险。
- 皮肤颜色异常:如出现紫红、暗褐色斑块、有区分明显的水疱,则应警觉,需皮肤科医生评估。
- 持续红肿、流脓:指(趾)甲周、脚背出现肿胀并有分泌物,容易发展成蜂窝组织炎或糖尿病足。
- 反复严重瘙痒:特殊部位(如会阴、肛周)持续反复瘙痒,需排查真菌感染及伴随糖尿病性外阴炎等。
小结:
- 遇到上述问题,不要自行“拖一拖”,建议到内分泌科、皮肤科联合复诊。
- 有感染迹象,需尽早用药处理,延误会让问题加重。
06 吃对了,皮肤才能发光✨
| 食物推荐 | 有益成分 | 食用建议 |
|---|---|---|
| 橄榄油 | 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保护皮肤屏障 | 拌菜时每餐1小勺 |
| 海鱼(如三文鱼) | 富含Omega-3,有助于改善皮肤炎症 | 每周2-3次,每次100g煮熟 |
| 杂粮(燕麦、糙米) | 丰富的膳食纤维,帮助血糖平稳 | 每日换着吃一碗,主副食替换 |
| 深色蔬菜(菠菜、胡萝卜) | 含丰富维生素A,辅助皮肤修复 | 凉拌、清炒皆宜,餐餐有蔬 |
| 坚果(核桃、杏仁) | 维生素E,让皮肤更有弹性 | 每天一小把,不宜过量 |
小叮咛:均衡饮食是改善糖尿病皮肤问题的长远之计。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同样重要。
07 皮肤健康和血糖管理是“双保险” ⛑️
回头来看,糖尿病带来的皮肤变化或许并不惊心动魄,但一点点积累会让你陷入小麻烦。注重日常护肤、合理饮食、监测预警信号,远比事后忙中补救更管用。对于大部分朋友来说,行动起来其实没那么复杂:洗护多一点耐心、饮食多一点搭配、伤口多一分关注。这样,皮肤不只是健康的“显示屏”,也是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好帮手。
日常中如果遇到难以判断的皮肤症状,别犹豫,早一点找专业医生沟通。你的每一分自查、每一次护理,都是未来健康的加分项。
参考文献
- Yosipovitch, G., Hu, J., Goon, A. T. J., Leok, G., Chan, Y. H., Goh, C. L., & Chan, S. Y. (2015). Itch characteristic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172(6), 1519-1521.
- Rayfield, E. J., Ault, M. J., Keusch, G. T., Brothers, M. J., Nechemias, C., & Smith, H. (1982). Infection and diabetes: the case for glucose control.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72(3), 439-450.
- Federation of European Societies for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2020). Skin and diabetes—mechanisms and management.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140(10), 2159-2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