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腹痛与麻醉管理:麻醉科的视角与实用指导

  • 230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腹痛与麻醉管理:麻醉科的视角与实用指导封面图

腹痛与麻醉管理:麻醉科的视角与实用指导 🩺

有时一顿火锅后,肚子突然有点不舒服,也许我们就随手吃颗胃药了事。不少人在医院遇到腹痛,尤其手术前后,总会一脸疑惑地问:“麻醉师是不是管疼就行?”其实,腹痛不仅仅是普通的不适,它背后可能藏着复杂的健康信息。麻醉科,不是只“打一针就不疼了”,而是对身体状况全盘考虑,给你稳稳的安全感。下面,用日常能懂的方式,说清腹痛和麻醉那些事。

01 腹痛到底怎么回事?麻醉师在里面扮演什么角色🧑‍⚕️

简单说,腹痛是身体里“有哪里不对劲了”的信号。比如肠胃、妇科、泌尿,甚至心脏,都有可能出问题时让你感觉到肚子疼。多数时候是暂时的,有时难察觉,像偶尔的绞痛、轻微的不适;有时候却变得持续,甚至影响生活。

麻醉科的医生,在手术相关腹痛场景里,并不是只让你“睡一觉”那么简单。他们负责评估你的身体状态,判断腹痛的性质,设计适合的麻醉方案,保障术中、术后的安全。如果只关注疼痛,而忽视腹痛背后的病因,有时反而可能掩盖真正需要处理的正事。这种系统性的把关,对患者和医生而言都很重要。

其实,跟麻醉医生说清楚腹痛感受和相关症状,会帮助他们更准确地保护你的健康。

02 手术中腹痛:哪些警示信号别忽视?📣

  • 明显痛感升级: 有时候,手术中患者会突然表情紧绷、冒汗或呼吸变快,哪怕麻醉在身,也不代表没有痛——可能是某个环节对组织造成了刺激。这不是简单的不适,而是突如其来的剧烈痛感。
  • 体征变化: 有的人血压突然高、心跳加快,甚至氧饱和度开始波动,这些都可能是腹痛在“敲警钟”。比如一位61岁女性,急诊皮肤病灶切除术中全麻,因术前腹痛,麻醉医师检测到其体征变化并及时调整药物,避免风险升级。这种处理,正是麻醉科专业能力的典型体现。
  • 伴随症状: 持续性腹痛还可能合并呕吐、呼吸变浅、突然不适,这类信号若出现在手术过程中,别小看,麻醉医生会第一时间全面评估,并迅速干预。

看到这些信号时,其实多一分关注,就能少一分风险。麻醉科的快速反应,是手术团队里不可或缺的一环。

03 腹痛背后的原因有哪些?麻醉师为何要了解这些🔍

腹痛不是一种病,它可能是很多不同疾病的表现。例如,胃炎(胃黏膜急性炎症)、胃溃疡(胃壁受损)、胆囊炎(胆囊感染)、妇科疾病如卵巢囊肿,甚至肠道感染。医学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的腹痛表现也很不一样(Smith et al., "Abdominal pain: A clinical perspective", 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2022)。

麻醉科医生在处理手术前腹痛时,需要搞清楚是哪类病因。一方面,腹部手术如阑尾炎、肠道肿瘤、炎症等,需要特别设计镇痛方案;另一方面,非腹部疾病导致的腹痛,也有不少。例如,泌尿系感染有时腹部也疼,心肌梗死(心脏供血不足)偶尔也借腹痛来“报信”。

别忽视: 病因分析,是麻醉方案安全性的关键环节。不同病因,药物和麻醉方式选择完全不同,需要麻醉师与外科、内科等团队紧密合作。

04 如何科学评估腹痛?麻醉师怎么看、怎么管⚖️

麻醉医师在围术期(手术前中后),会用一套科学的方法来判断腹痛,包括具体部位、性质、强度和伴随症状。这里检查流程比较系统,比如:

  • 体格检查: 用手按压、观察腹部反应,了解疼痛点和波及范围。
  • 影像学: 包括B超、CT、X线等,对腹部结构做出直观判断。
  • 化验指标: 检查炎症指标、肝肾功能、感染因子等,为麻醉用药提供参考。

麻醉师会根据检查结果,动态管理患者生命体征和镇痛方案,有时还要和其他科室会诊。科学的评估,是持续安全的核心保障。

05 腹痛怎么镇痛?麻醉师用哪些办法快速止痛🕊️

当腹痛影响手术顺利时,麻醉科会灵活调配药物和麻醉方式。常见方案有:

  • 药物镇痛: 包括阿片类镇痛药(强力地抑制疼痛信号)、肌松剂(减少肌肉紧张引起的痛感),以及抗胆碱药、止吐药(改善腹部反射和不适)。
  • 吸入麻醉剂: 用于全身麻醉下,让患者在无痛、安稳的状态进行手术。
  • 局部/区域麻醉: 针对小范围病变,不需要全身麻醉时,用局部阻断神经传导,让疼痛局限在手术区外。

比如上文提到的61岁女性病人,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结合多药联合,术后顺利返回病区。这类方案根据病人状态灵活调整,真正做到“因人而异”。

镇痛不是简单止痛,而是更好地保护生命体征,让整个手术过程顺畅和平稳。

06 日常腹痛怎么缓解?麻醉护理要做哪些事情☕

除了手术现场,其实腹痛在生活里也很常见。想要预防或者缓解,不妨用这些简单办法:

  • 规律作息: 规律睡眠和三餐,帮助胃肠工作顺畅,有助于减少腹部不适。
  • 温和饮食: 建议多吃新鲜蔬果、粥类和优质蛋白,比如鸡胸肉、大豆制品,这些食物有助于肠胃修复,减少炎症反应。 🥗
  • 补充益生菌: 适量吃些酸奶,有利于调节肠道菌群,缓解腹痛反复,尤其是肠易激综合征的朋友(参考:Ouwehand et al., "Probiotics and gastrointestinal conditions",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2018)。
  • 适当运动: 散步、慢跑,每天30分钟左右,促进消化及新陈代谢,减少肠项消化道压力。
  • 腹部舒缓: 忌穿太紧的衣物,腹痛发作时多平躺休息、分散注意力,这些小动作有时能明显改善不适。

如果腹痛持续超过一天,伴有高热、反复呕吐等症状,建议尽快去消化科、妇科或外科就诊。常规腹部不适,可以选择社区医院或门诊优先咨询。

麻醉护理方面,术后关注患者的饮食恢复、定期观察疼痛变化、鼓励适度活动,有助于加速康复。

其实,腹痛只是身体发出的一个提醒。麻醉科不仅关心你痛不痛,更在意你痛的背后是什么原因。和医生沟通,从饮食到生活习惯到及时就医,每一步都值得认真对待。腹痛本来就不神秘,也不用焦虑,懂一点专业知识,有麻醉师这样的“守门人”在,生活和手术都会更安心。

🌟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腹痛,让健康离你更近一步。

参考文献:
  • Smith, J.D., et al. (2022). Abdominal pain: A clinical perspective. 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7(4), 320-330.
  • Ouwehand, A.C., et al. (2018). Probiotics and gastrointestinal conditions.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148(6), 896-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