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要警惕的胃癌:你了解多少?

  • 118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要警惕的胃癌:你了解多少?封面图
🍽️ 要警惕的胃癌:你了解多少?

01 什么是胃癌?

人们常说胃是“消化的发动机”,每天吃下的食物都要在它这里“加工处理”。不过,如果胃里的细胞发生异常,慢慢变成“坏朋友”,就可能发展为胃癌。这种疾病,就是胃部内壁的上皮细胞变异,形成恶性肿瘤。简单讲,胃癌和常见的胃炎、胃溃疡不同,胃炎和溃疡是炎症或者破损,胃癌却是细胞“失控生长”,有扩散的风险。

胃癌和其他胃部不适有区别:比如,胃炎多是吃得不规律、感染引起的疼痛,溃疡则可能吃辣或压力大之后加重,而胃癌的“底子”是细胞本身出了问题。别小看这一点,这决定了治疗方法和结局。胃癌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不低,尤其在东亚地区更需要小心,医学统计显示,中国每年新发胃癌超过40万例(Smyth, E. C., et al., 2016)。

胃癌有不少类型,但最常见的是腺癌,占所有胃癌的九成以上(Sitarz, R., et al., 2018)。这个名字虽然听起来复杂,但其实指的是胃黏膜的腺体细胞长歪了。之所以要知道这些,是因为不同类型决定了诊治方式,所以碰到持续性胃部不适,不能只是看成普通小毛病,还是得时刻留心。

02 胃癌的信号:哪些症状值得警惕?

  • 初期症状不明显,很多人最初只会有些轻微不适,比如饭后偶尔感觉胃胀,或是时不时没胃口。有时候偶尔的消化不良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大家都很容易忽略。
  • 持续腹部疼痛与胀闷,尤其是吃一点东西就感觉饱了,胃部有一种说不清楚的“堵塞感”,这种情况出现得越来越频繁,早已超出了普通的胃炎标准。
  • 无意体重下降,不是刻意减肥,但体重就是慢慢往下掉。这样的改变有时候让家人率先察觉,能够成为重要的提醒信号(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 2018)。
  • 食欲减退、吞咽变慢,平时最爱吃的美食,突然变得提不起兴趣,一顿饭还没吃完就觉得撑。或者偶尔出现吞咽困难,感觉食物下不去,这都不是普通消化问题。
  • 贫血和呕吐、粪便出血,如果时常觉得头晕、脸色暗淡,偶尔还有呕吐甚至粪便带血,特别要小心,这些可能是胃部出血或者肿瘤影响到消化道。
  • 👉 比如最近有位69岁的男士,平时没有慢性病,也没什么过敏,但连续半个月发现饭量减少,胃部持续隐痛,体检时发现胃壁增厚并且有淋巴结转移。通过影像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病情得到控制。这提醒我们,有时候持续的消化道不适绝非小事,及时检查很重要。

普通肠胃不舒服很常见,但如果这些症状越来越明显而且持续存在,比如连续几周以上,千万别拖延。说起来,胃癌早期真的很“隐身”,等到症状显露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保持警觉,才能及早发现和干预。

03 为什么会得胃癌?——成因全解

胃癌出现并不是随机发生的。医学界已经找到了多个“幕后推手”——有些是我们平时的生活习惯,有些则和天生体质有关。

  • 幽门螺杆菌(一种胃部细菌)感染 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它能长期刺激胃黏膜,使细胞变得“不安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这种细菌感染者,患胃癌风险比正常人高出数倍(Polk & Peek, 2010)。
  • 遗传及年龄也有影响。胃癌更青睐5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男性,而且家族里有人得过消化道肿瘤的人风险更高。遗传易感基因让细胞更容易出差错。比如文献中提到,直系亲属患病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3倍(Sitarz, R., et al., 2018)。
  • 长期不良饮食习惯也不可忽视。一定要分清这里讲的是成因,而非预防建议:比如现代饮食过于重口味,经常吃腌制、熏制、油炸或高盐食物,会让胃黏膜频繁受刺激,更容易发生变异(Correa, 2013)。
  • 饮酒和吸烟,是很多肿瘤的共同危险因素,胃癌也不例外。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和酒精的刺激作用会让胃壁受损,修复时细胞容易“走神”。
  • 慢性胃病,比如长期胃炎、胃息肉,甚至慢性萎缩性胃炎,都有可能让胃黏膜提前“老化”和变性,这是胃癌的土壤。

其实,单一因素很难造成胃癌,往往是多种风险合力。年龄大了一些,家族里有消化道疾病史,平常饮食偏咸,总是胃炎反复——这些情况叠加时,尤其不能掉以轻心。

04 如何诊断胃癌?

说起来,胃癌的诊断方式已经很成熟,关键在于及时选择合适的检查。当怀疑胃癌时,医生通常会建议以下几种步骤:

  • 内窥镜检查(胃镜),可以直接看到胃内状况,发现可疑病变或溃疡。操作时医生会仔细观察胃黏膜,看有没有异常“隆起”或溃烂。有需要时,还会进行 组织活检,取下一小块组织送检,通过显微镜确定是不是癌细胞。
  • 影像学检查,比如CT或MRI,可以进一步了解病灶的位置、大小以及有无淋巴结、脏器转移,对于病情分期很有帮助。
  • 血液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肿瘤标记物等,帮助评估全身状况,不过单靠血液并不能直接确诊胃癌。

例如前面提到的病例,医生通过胃镜和CT联合评估,发现胃体部增厚还伴淋巴结转移,再经过组织活检确定性质,最后进入个性化治疗阶段。只有通过综合检查,才能科学判断胃癌的发展程度,为后续治疗做出靠谱方案。

一旦确诊,后续还需要进一步分期评估,包括是否局限在胃部还是已经向外扩展。这样,医生才能根据实际情况给出最合适的治疗建议。

05 可以怎样治疗胃癌?

胃癌的治疗其实有点像修复一台复杂的机器,需要多工种协作。主要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以及现在越来越多的免疫治疗。如果诊断是在早期,选择手术切除就能得到较好的控制,部分病人甚至可以长期稳定。

  • 手术治疗:对于没有扩散的早期胃癌,医生会建议部分或全部胃切除,移除异常细胞,恢复人体“消化工厂”的功能。根据肿瘤大小和位置,手术方案也会做出调整(Strong, V. E., 2015)。
  • 化学治疗:中晚期胃癌或已经转移的情况,往往采用几类药物混合使用,杀灭或抑制癌细胞分裂。比如FOLFOX方案配合PD-1抑制剂,就是目前常见的联合疗法。这个方法既能缩小病灶,又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
  • 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特别是针对不适合手术或转移较广的情况,利用放射线定点清除局部肿瘤,联合新型免疫治疗帮助身体自身“识别并消灭异常细胞”。

治疗方案选择有很多因素影响,比如身体基础状况、家族病史、肿瘤分型、个人意愿等。每个人都需要个性化方案,和医生充分沟通,不要一概而论。医学文献指出,综合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改善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Smyth, E.C., et al., 2016)。

治疗期间还要关注副作用,比如化疗后的免疫力下降、手术后的消化不适等,通过合理调整饮食和日常习惯,康复效果会更好。

06 日常怎么预防胃癌?

除了定期检查,其实很多健康习惯都能帮忙降低胃癌风险。预防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日常落实到具体细节。

  • 🥗 新鲜蔬果 + 富含抗氧化物,有助于胃黏膜修复。 建议:每餐都可以搭配一些绿叶菜、西红柿、胡萝卜等。
  • 🍄 菌菇类 + 增强免疫力,带有一定抗肿瘤活性。 建议:炖汤或者炒菜时适量放入香菇、黑木耳。
  • 🐟 深海鱼 + 提供优质蛋白和Omega-3脂肪酸,支持胃健康。 建议:一周可以吃1-2次三文鱼、鳕鱼等清蒸或炖煮。
  • 🦠 适当补充益生菌 + 维护肠胃微环境,提高保护力。 建议:可选择酸奶、益生菌饮品,作为早餐加餐。
  • 👨‍⚕️ 定期体检与胃镜检查 + 及早发现胃部异常。 建议:40岁以后,每2年做一次胃部检查,家族有肿瘤史可适当提前。

预防胃癌,最有效的方式是养成保护胃黏膜的好习惯。如果发现胃部持续不适、吞咽困难或体重下降,不管年龄多大,都应该主动咨询医生,选择正规医疗机构。饮食中多尝试新鲜天然食材,偶尔变换口味,能帮助胃部“换换环境”,减少持续刺激。

日常作息也非常重要,规律饮食、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都为胃部健康打下基础。其实,预防不是一蹴而就,平时一点一滴的累积更有用。遇到疑问时,及时就医,提前查清是最省心的做法。

07 小结与行动建议

胃癌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常见肿瘤,但只要我们注意生活习惯、早发现症状并定期检查,就能大大降低风险。现代医学手段已经能够帮助很多患者实现稳定控制甚至康复。日常多吃新鲜食材,少量多样,管好自己的胃,也管住多余的担忧。碰到持续性不适,就主动与医生沟通,别自己扛着。知识能让我们安心行动,健康从每一餐和每一步开始。

参考文献

  • Smyth, E.C., Nilsson, M., Grabsch, H.I., et al. (2016). Gastric cancer. Lancet, 388(10060), 2654-2664. PubMed
  • Sitarz, R., Skierucha, M., Mielko, J., et al. (2018). Gastric cancer: epidemiology, risk factors, classification, ge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World J Gastroenterol, 24(43), 4362-4380. PubMed
  • 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 (2018). What are the Symptoms of Stomach Cancer? link
  • Polk, D.B., & Peek, R.M. (2010). Helicobacter pylori: gastric cancer and beyond. Nat Rev Cancer, 10(6), 403-414. PubMed
  • Correa, P. (2013). Gastric cancer: Overview. Gastroenterolog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42(2), 211-217. PubMed
  • Strong, V.E. (2015). Progress in gastric cancer. J Surg Oncol, 111(7), 814-820. Pub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