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警惕阑尾炎:从症状到诊断全解析

  • 193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警惕阑尾炎:从症状到诊断全解析封面图

警惕阑尾炎:从症状到诊断全解析

有时身边朋友会抱怨肚子右下角隐隐作痛,可能还伴着没胃口或轻微反酸。大多数人以为只是肠胃出问题,却很少第一时间想到阑尾。其实阑尾炎就像躲在角落的小麻烦,来得快、变化多,但只要早点识别,它并不可怕。本篇会帮你用最简单的方式了解阑尾炎,尤其是日常容易忽略的症状和关键的诊断方法。

01 简单认识:阑尾炎到底是什么?

阑尾,其实是肠道末端的小囊状结构,隐藏在下腹部右侧。阑尾炎,就是指这里发生了急性炎症,平时它没什么存在感,但一旦被感染或堵塞,疼痛、炎症就可能突然发作。

阑尾的位置 腹部右下侧,接近大肠末端
发病原因 感染、异物堵塞、粪石、肠道炎症等
人群特点 青少年和中青年发病较多,老年人发作后并发症风险更高

据流行病学数据,全球每年约有每万人中7-9人会出现阑尾炎(Addiss et al., 1990)。虽然是常见急腹症,但早期发现能极大减少风险。

02 如何识别:阑尾炎有哪些症状?

🩺 早期信号(容易忽略)
  • 偶尔肚子右下角隐隐作痛,像被轻轻拧了一下
  • 短暂恶心或没有食欲,但没有持续
  • 轻微腹胀,偶尔伴着排便习惯变化
这些症状很容易被当成普通肠胃不适,但如果持续超过几小时,需要小心。
🛑 明显警示(需要重视)
  • 腹部右下方持续剧烈疼痛,疼痛不缓解
  • 持续高热,体温明显升高
  • 频繁呕吐或者恶心感越来越重
  • 腹部按压时疼痛加重,甚至有“反跳痛”

有位23岁的男生,最开始只是腹部偶尔轻微不舒服,还能正常吃饭。第二天清晨,右下腹持续剧痛,加上发热、呕吐才赶紧到医院。这一变化说明,症状升级后需尽快就医,别一拖再拖。

别忽视持续疼痛,这一信号往往是阑尾炎从早期向严重发展的典型表现。

03 怎么查:医生如何诊断阑尾炎?

诊断步骤拆解
  1. 医生提前了解病史,询问疼痛位置和起始时间
  2. 体格检查,重点关注腹部右下角压痛、反跳痛、是否有腹部僵硬
  3. 血常规检查,观察白细胞计数是否升高
  4. 腹部B超:能初步看到阑尾是否肿胀、周围液体积聚
  5. CT扫描:对于成年人或诊断不清的情况尤其重要,能排查其他腹部疾病(参考:Lehman et al., 2010)
诊断方式 优点 限制
B超检查 无辐射,儿童适用,初步筛查 肥胖或气体干扰时不太准确
CT检查 清晰度高,诊断准确,适合复杂病情 有辐射,孕妇慎用

一位45岁的女性出现了持续右下腹剧痛和高热,血常规查出白细胞异常升高,B超发现阑尾肿大。结合体征和检查,很快确诊阑尾炎。

能否及时判断,很大程度上决定治疗、恢复以及并发症风险。

04 风险分析:阑尾炎有哪些健康危害?

阑尾炎发展太快时,可能并不是“小麻烦”那么简单。尤其是拖延治疗后,身体其实承担了更大压力。

🚨 典型并发症一览
  • 阑尾穿孔:炎症太重导致阑尾破裂,腹腔内细菌扩散
  • 腹腔脓肿:炎症蔓延形成局部感染区域,处理较为复杂
  • 腹膜炎:严重感染扩散,引发全身高热、休克等重症
  • 肠梗阻:穿孔或脓肿压迫肠道,影响消化

研究发现,阑尾炎患者若未能在24-48小时内治疗,阑尾穿孔率可升高到15-35%(Barker et al., 1988)。老年人和小孩由于症状不典型,穿孔率甚至更高。

这些危害说明,千万不要低估阑尾炎的变化速度。重症并发症不仅增加住院时间,还可能危及生命。

05 治疗方法:阑尾炎怎么应对?

🌿 主要治疗选项
方式 适用人群 特点
抗生素保守治疗 病情较轻、无穿孔者 非手术,恢复快,但复发可能性略高(Salminen et al., 2015)
手术切除(阑尾切除术) 持续腹痛、并发症、穿孔风险高者 治疗彻底,术后需要休息修养。微创腹腔镜术创口小,恢复更快。

比如32岁的女性在早期接受抗生素治疗后,很快恢复正常生活,但如果病情发展到阑尾周围形成脓肿,就需要外科清除并手术切除阑尾。每一种方案都有利有弊,具体选择结合医生建议、个人健康状况来决定。

出现剧烈腹痛、反复发热等情况时,最好的办法是及时选择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06 生活行动:阑尾炎如何预防?

简单来说,合理饮食和健康习惯对维持阑尾健康很有帮助。下面给大家总结一些科学实用的建议。

食物推荐 功效 建议吃法
新鲜水果蔬菜 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 日常正餐中适量搭配,多样化搭配
全谷类食物 丰富膳食纤维,预防肠道堵塞 早餐或主食选择燕等
充足水分 帮助排泄代谢产物,维护肠道功能 每天分多次饮水,避免一次性大量补充
🧑‍⚕️ 检查建议
  • 有慢性肠道不适或家族阑尾炎史的人群,可每两年做一次腹部健康检查
  • 儿童、老人出现腹痛应及时专业医生评估
  • 日常轻微腹痛持续两天以上应及早就医

坚持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降低阑尾炎风险,不用过度担心“吃错了什么”。身体有小毛病时,及时关注很重要。

阑尾炎表面看似普通,有时症状并不明显,但变化很快。只要早期发现、科学诊断、合理治疗,无论是青少年还是老人,大部分都能顺利恢复。饮食均衡、定期体检和对身体的小变化保持敏感,才是守护健康的关键。分享给家人朋友,有备无患,健康每天都在细微处。

参考文献

  • Addiss, D. G., Shaffer, N., Fowler, B. S., & Tauxe, R. V. (1990). The epidemiology of appendicitis and appendectomy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32(5), 910-925.
  • Lehman, M. J., & Moore, E. E. (2010). Role of computed tom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appendicitis in adults. Annals of Surgery, 251(1), 153-158.
  • Barker, D. J. P., et al. (1988). Appendicitis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97(6644), 153-157.
  • Salminen, P., et al. (2015). Antibiotic therapy vs appendectomy for treatment of uncomplicated acute appendicitis: The APPAC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313(23), 2340-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