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身麻醉与寒战:理解、预防与应对策略

  • 393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全身麻醉与寒战:理解、预防与应对策略封面图

全身麻醉与寒战:理解、预防与应对策略

01 术前那点事:全身麻醉其实并不神秘

有些人在手术前听说全身麻醉会让人“完全没知觉”,心里很忐忑。其实,全身麻醉用药后,人的意识和痛觉会暂时“下线”,等药效过去,一切会慢慢恢复。比如,林阿姨(56岁)去年做胃部肿瘤手术,进手术室前整个人有些发抖,多半是担心麻醉后又醒不过来。麻醉其实就是让大脑暂时“打个盹”,帮你度过动刀子的紧张阶段。有意思的是,有的手术后还会出现一种让人纳闷的小插曲——寒战,感觉好像一下从热被窝里钻到了雪地里。
全身麻醉并不是“黑屋子”,而是医学用药后让身体休息。经过数十年发展,如今的麻醉方式和药物都非常安全,适用于各种外科手术,哪怕大型手术,也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只不过,这个过程中,有些现象值得稍加关注——寒战,就是其中之一。

02 麻醉后的寒战:一种让人费解的“剧场表演”

冰冷的术后恢复区,有些患者会突然开始发抖,感觉像是秋天穿了件单衣。寒战,就是麻醉结束后出现的颤抖反应。有数据显示,接受全身麻醉的成年人术后发生寒战的比例高达40%左右(Sessler, 2001)。年轻的马先生(33岁),前不久做阑尾手术,术后明明盖了被子,还是觉得“像被扔进冷藏室”,十来分钟后这种状况才慢慢消退——这就是麻醉寒战的真实体验。
这种情况不分年龄、性别,轻则偶尔抖一抖,重时还可能全身持续颤抖,总让人有些措手不及。有人甚至会觉得有点尴尬,但实际上,寒战是身体自我保护机制的一种表现。它说明身体觉察到“有点冷”,正在努力把温度调回来。偶尔的轻微寒战对健康危害不大,但如果持续伴有明显不适,确实需要关注。
👩‍⚕️ 专家观点

短暂、轻微的寒战,多数会自行缓解;当家属或患者发现颤抖时间较长、全身不适明显,建议及时寻求医护协助。

03 为什么会有寒战?——身体调温“失控”揭秘

简单来说,寒战是在麻醉结束、苏醒初期,身体对“变冷”做出的自动反应。全身麻醉不仅让人暂时睡着,还会影响下丘脑(大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节的“上岗检测”变钝。
导致寒战出现的主要机制有三方面:
  • 1. 散热增加: 手术室环境通常较冷,为了防止细菌繁殖,温度常调在21-23℃,这会让人体热量加速流失。
  • 2. 麻醉药作用: 某些麻醉药会抑制中枢神经过度反应,让我们对“冷”这个信号没那么灵敏,体温容易下降。
  • 3. 术中暴露: 手术过程中裸露部位多,尤其是胸腹部大手术,散热更明显。
研究证实,麻醉导致的核心体温下降,平均每小时可降低0.5-1℃(Lopez et al., 2017)。
❄️ 小知识

寒战其实和发烧时打哆嗦有点像,都是身体努力产生热量的结果。不过,术后寒战没有感染,不必过度担心。

04 哪些人更容易遇到寒战?

寒战并不是人人都会遇到。下面这些因素会增加术后寒战的几率:
风险因子 举例或说明 具体影响
吸烟史 40岁男性,刚做肺部手术,术中体温明显下降 患者循环系统调节能力减弱
低体重或年长者 68岁女,术后寒战时间明显延长 脂肪少,保温能力差
手术时间长 腹部手术持续超过3小时 散热持续,体温更易丢失
用药类型 使用挥发性麻醉药者 抑制体温调节
这说明,不同病情、身体状况和手术方式都会影响寒战的发生概率。特别是有慢性疾病或者需要长时间全麻的患者,更要和麻醉医生沟通历史病情。

05 预防寒战的实用方法

麻醉寒战其实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操作来大大减少。这里不聊“避免什么”,只给出正面的好建议:
  • 术前温暖: 进入手术室前,穿上医院提供的保暖服(比如棉质手术衣),提前升高一点体温,科学证实有利于术后恢复(Rajagopalan et al., 2008)。
  • 手术期间控温: 医生会用加温毯、预热输液、生理盐水加温等方法,这些措施患者只要配合即可。
  • 麻醉方案优化: 麻醉医生会根据年龄、疾病和手术类型,合理选用药物。例如,短效吸入麻醉药和一定剂量的镇静药结合有助于减少术后寒战发生率。
  • 饮食调养: 术前一晚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清淡餐食,如蒸鸡蛋、瘦肉粥等有助于保持基础代谢,不建议空腹太久。
🍵 实用tips

术前可以带一双棉袜到医院,手术结束后马上穿上,对预防寒战相当有帮助。

06 术后遇到寒战怎么办?

手术后出现寒战,最关键的是让身体慢慢恢复温暖。护士一般会第一时间为患者加盖棉被,必要时用加热装置。如果寒战持续超过20分钟,出现明显不适,比如胸闷或恶心,一定要主动告知医护人员。
下面是常见应对办法的简表:
处理措施 适用人群 举例说明
加温棉被或加温毯 体质较弱、体温低 一位30岁的女性剖宫产后寒战时间长,经加温毯明显好转
药物应对(如哌替啶) 持续寒战、伴随疼痛 45岁男性骨科手术后寒战严重,医生给予药物后迅速缓解
多次监测体温 所有术后全麻患者 术后每小时测量一次体温,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
👀 小提醒

如果寒战只持续几分钟,身体没有其他不舒服,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07 结语:麻醉寒战并不可怕,让身体回到温暖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全身麻醉和手术本身更让人紧张,寒战只是其中一个“小插曲”。了解其原理和应对办法,反而能消除多余的担心。其实,最好的办法是配合医护指导,用合适的衣物、科学饮食和积极沟通,把身体的温度慢慢调回来。这种体验虽然独特,却也提醒我们每一步康复都离不开医学的细致和自己的用心调整。
医学在进步,术后寒战的“冷意”也终将散去。保持沟通、主动反馈,和医生一起找回身体的温暖,才能让每一次手术都安全又舒适。

📚 主要参考文献

  • Sessler, D.I. (2001). Complications and Treatment of Mild Hypothermia. *Anesthesiology*, 95(2), 531-543.
  • Lopez, M., Sessler, D., Walter, K., Emerick, T., & Ozaki, M. (2017). Surgical and Patient Risk Factors for Hypothermia. *Anesthesia & Analgesia*, 125(2), 486-492.
  • Rajagopalan, S., Mascha, E., Na, J. et al. (2008). The Effects of Mild Perioperative Hypothermia on Blood Loss and Transfusion Requirement. *Anesthesiology*, 108(1), 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