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肺鳞癌:了解、识别与应对

  • 193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肺鳞癌:了解、识别与应对封面图

🫁肺鳞癌:了解、识别与应对

有时候,身边的父辈突然咳嗽,就让人有点担心。毕竟,每逢秋冬,他们那里总有烟雾缭绕的烟民。其实,肺鳞癌就在这样平常的生活里,悄悄成为部分老年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了解这种病,不光是给自己多一点底气,也能帮家里人做些准备。

🔍01 什么是肺鳞癌?

简单来说,肺鳞癌是肺癌的其中一种类型,主要发生在支气管的较大分支。比起其他肺癌类型,肺鳞癌往往和吸烟有明显联系,尤其是那些烟龄长、烟量大的老人。发病年龄多见于50岁以上男性。它的细胞是异常增生的鳞状上皮细胞,像工厂里的机械突然失控,不再按常规修复和分解,就可能带来局部肿块。

从发病趋势来看,这类肿瘤偏爱慢性刺激环境,比如长期抽烟、暴露在空气污染中。医学界观察到,长期吸烟人群患肺鳞癌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5-10倍[1]。所以家里有老人烟不离手,心理上需要提前有准备——不是每次咳嗽都严重,但持续异常最好引起注意。

肺鳞癌的病程有快有慢。早期多无症状,发展到明显阶段才容易被察觉。这也提醒我们,别把小问题轻易忽略。

⚠️02 明显症状有哪些?

肺鳞癌的早期症状往往很轻微,比如偶尔清晨有点咳,或者轻轻喘一口气觉得不太畅快。但到了持续阶段,需要警惕的表现会明显起来——咳嗽无论白天黑夜都不消停,甚至痰里带血丝;呼吸变得困难,有种胸口被东西压着的窒闷感;还有胸痛,像闷闷地顶着石块。

  • 持续性咳嗽(超过三周)
  • 痰中带有血丝或暗红色
  • 呼吸时明显困难,需要频繁吸气调整
  • 胸口疼痛,尤其是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
  • 食欲减退,体重逐渐下降

拿一位72岁的患者(男性,伦理信息已脱敏)来说,他因肺鳞癌住院时,已经有持续咳嗽、痰中带血,还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和胸口闷痛。体重下降、夜间难以安眠也一起出现。这说明,等到这些典型症状出现,病情往往已经进入中后期,早发现更有优势。

如果发现同样的持续症状,最好早点找医生检查一下。不要等,提前行动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03 为什么会得肺鳞癌?

得肺鳞癌的主要原因还是“慢性刺激”。长期吸烟是核心因素,因为烟雾中的化学物质会损伤支气管粘膜,迫使细胞一次次修复,久而久之,有些细胞偏离轨道——出现异常增殖,最后变成肿瘤。

  • 吸烟习惯:吸烟者患肺鳞癌的风险远高于普通人[2]
  • 空气污染:比如工业区、长期接触尘埃、甲醛等有害气体的人群,气道长期暴露于刺激。
  • 遗传易感性:家族中有肺癌史的人,发病概率也会增加。有研究表明,部分基因改变增强了细胞易受损的倾向[3]
  • 慢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肺部长期感染,反复炎症让细胞变得更脆弱。
  • 年龄因素:50岁以上人群,细胞修复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突变和异常。

这些风险因素本身就像给了细胞“压力测试”,当应对不过来时,肺鳞癌可能就会悄然发生。有数据表明,吸烟相关肺癌占肺鳞癌病例70%以上,环境因素贡献约15%[2]

🏥04 如何检查和确诊?

出现可疑症状后,最合适的办法是到正规医院进行以下几步检查,帮助判断病情发展情况。

  • 胸部CT扫描:可以发现肺部的肿块和病变位置。它是第一步,也可以看出是否有转移迹象。
  • 支气管镜检查:通过内镜直接观察气道和病变区域,可以同时取少量组织做化验。
  • 组织活检:把肿块中取出的细胞进行分析,明确是否为鳞癌。
  • 血液化验:检测白细胞、贫血等指标,辅助判断身体状况。
  • 辅助检查:如骨扫描、腹部B超,用于判定是否有远处转移。

这些流程虽细致,但都是为了精准诊断。拿前面那位72岁男性来说,他在做了胸部CT和活检后,确定左肺鳞癌并出现骨转移和胸腔积液。病程已经较晚,这也提示我们,发现症状要尽早检查,不要拖延。

💊05 有哪些治疗方法?

治疗肺鳞癌的方法多样,需要根据分期和具体健康状态来选择。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 手术切除:早期肿瘤可考虑外科切除,术后康复期视个人体质而定。
  • 化疗:使用抗癌药物杀死异常细胞,常用于中晚期以及手术后预防复发。
  • 放疗:用高能射线清理肿块和防止复发。对于手术后、局部病灶较大的人有帮助。
  • 免疫治疗:针对身体免疫系统进行调节,提高自身抗癌能力,部分患者效果明显。
  •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基因变异的药物,用于部分分子特征明显的肿瘤。
  • 支持治疗:包括止痛药、抗贫血药、肺炎治疗、中医辅助手段等,改善生活质量。

不同阶段的病人选择不同方案。有研究显示,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可提升Ⅲ期患者的生存率[4]。比如前文72岁老人已接受了化疗、免疫、放疗等综合治疗,并用止痛药缓解癌性疼痛,重在稳定病情、减轻不适。他的治疗组合体现了晚期肺鳞癌的典型管理模式。

体质较弱、伴随高血压等基础病的人,通常需要多科联合治疗。和医生多沟通,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最靠谱。

🌱06 平时怎么生活更好?

得了肺鳞癌以后,日常管理很重要,不仅能减少症状,也能提升生活质量。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 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如西兰花、苹果)、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提供身体修复的营养(每餐最好搭配多种食物)。
  • 适量运动:根据个人体力,每天散步30分钟有益心肺功能(即使只在家里活动,也有帮助)。
  • 定期检查:即便已确诊或接受过治疗,每3-6个月最好复查一次,包括影像学和血检。
  • 心理放松:保持愉快心情,适度与朋友聊聊天,看书听音乐,能缓解紧张情绪。
  • 注意睡眠:晚上保证充足睡眠,床上尽量避免用手机或看电视,帮助身体恢复。
  • 药物管理:遵医嘱服用止痛、化疗辅助等药品,不自行增减剂量。
  • 合理膳食补充物:例如补充铁质适合贫血者,维生素D有益骨骼健康,但选用前建议先和医生沟通。

这类患者容易营养不足、情绪低落,比如上文那位老人入院时就已经出现纳差、体重下降,营养支持就是每天的重点。良好的生活方式,会帮助缓解症状,增强体力,也能提高治疗耐受力(参考 ACS Guidelines[5])。

吃什么有益?举例来说,新鲜水果富含抗氧化物,有助于减轻细胞压力;牛奶、豆制品含优质蛋白,利于修复组织;燕麦、玉米、全谷物有助于维持胃肠功能。重点是多样搭配,不挑剔不过度。

其实,每个人管理健康的方式都有不同,最重要的是不盲目跟风,遇到不适及时沟通医生。这样,即便面对疾病,也能让生活更有掌控感。

🔗 参考文献

  1. [1] Doll, R., & Hill, A. B. (1956). Lung cancer and other causes of death in relation to smoking; a second report on the mortality of British doctors. Br Med J, 2(5001), 1071-1081.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3364389/
  2. [2] Lortet-Tieulent, J. et al. (2014). International trends in lung cancer incidence by histological type: adenocarcinoma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134(12), 2904-2911.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4218171/
  3. [3] Wang, Y. et al. (2015). Genetic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lung cancer risk: Comprehensive mapping and meta-analysis. Scientific Reports, 5, 8077.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5680338/
  4. [4] Paz-Ares, L. et al. (2018). Pembrolizumab plus chemotherapy for squamous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379(21), 2040-2051.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280641/
  5. [5]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2020). Diet and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cancer survivors. https://www.cancer.org/cancer/cancer-survivors/diet-and-physical-activit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