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透视脊髓肿瘤:临床表现与早期警示

  • 16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透视脊髓肿瘤:临床表现与早期警示封面图

透视脊髓肿瘤:临床表现与早期警示

说到脊髓,可能很多人只会在摔倒扭伤或者腰部不适时,才偶尔想起它的存在。其实,脊髓默默承担着全身“信号线”的重要职责。可一旦有了脊髓肿瘤这种不速之客,身体的各种微妙变化就很难忽略过去。为了帮助每个人更早留心可能的信号,我们一起来细细说说,脊髓肿瘤到底有哪些容易被忽视的早期表现,以及应该如何判断与应对。

01 什么是脊髓肿瘤

脊髓肿瘤是生长在脊髓或其周围结构的不正常细胞团。简单来说,脊髓就像人体内的主干线,当肿瘤出现时,这条主干线的信号传递就有了障碍。根据起源不同,脊髓肿瘤分为原发性(来源于脊髓本身)和继发性(由外部组织扩散而来)。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遗传、辐射暴露以及某些遗传综合征都可能增加风险。
数据参考: 据Jallo等人(2018)报道,脊髓肿瘤在所有中枢系统肿瘤中占比不到10%,但由于位置特殊,危害不容小觑 [1]

02 隐晦的信号:神经功能小异常

初期时,脊髓肿瘤往往喜欢“藏着掖着”——症状轻微、偶尔出现,因此很容易被忙碌的生活忽视。比如,某天你突然发现拿筷子略感别扭,或走楼梯时脚下不像以前那样有劲。很多患者起初只是时不时感到手指发麻,或者小腿有点无力,经常误以为是坐姿不良或者走路太久。
小提醒: 如果这些小变化反复发生,或持续时间逐渐延长,就需要警觉是否有脊髓方面的问题。

疑似症状常见误解持续时间
手部轻微麻木被误认为"落枕"几小时~数天
脚底发凉以为换季受凉偶尔
单侧肢体活动不灵只当作疲劳断断续续

案例:

一位36岁的女用户,最初只是觉得右手食指常有点发麻,以为是长时间握鼠标所致。直到后期症状持续,并影响到细碎动作,才前往医院检查。
这个例子提醒:轻微异常别光想着“休息一下就好”,反复异常值得及时关注!

03 持续性疼痛,暗藏隐忧

脊髓肿瘤压迫脊髓或者神经根时,常见表现之一便是持续性疼痛。说起来,这种疼痛多半不是“闪一下”的锐痛,而是持续不断且逐渐加重的钝痛、灼痛,甚至夜间都难以缓解。有的人背部一开始隐隐作痛,后来痛感沿着一侧手臂或者腿向远端放射,普通止痛药效果并不理想。
相关研究: 有文献指出,大约70%以上的脊髓肿瘤患者都以背部或四肢持续性疼痛作为首发明显症状(Bakar et al., 2016)[2]

22岁的男大学生小严,一开始觉得下腰部钝痛,每次骑自行车后更明显,以为是运动量大。数周后背痛加重,才到医院检查,发现竟为脊髓内肿瘤。
类似的缓慢变化,因为“没及时重视”,反而错过了最有利的诊治时机。

04 功能变差不是偶然,“慢动作”要警觉

脊髓肿瘤带来的肢体活动障碍通常不是“一夜之间”的剧变,而是像闹钟慢慢转慢那样逐步加重。可能最开始只是脚步迈得没以前稳,后来扶栏杆下楼变得吃力,甚至走几步就需要停下来喘口气。
功能影响: 有些患者发现拖地、提水这些小事都变难了,部分人还会觉得四肢协调变差,好像平衡感也差了。

表现生活困扰
下肢力量下降步行需依靠辅助工具
四肢动作不灵扣纽扣/拿钥匙费劲

60岁的退休工人王师傅,半年内发现左腿不听使唤,从最初走路不稳到后来上下楼要搀扶。这一演变让他的生活质量大受影响。
可以看出,肢体“慢下来”的变化,并非只是年纪大了那么简单。

05 膀胱和肠道的信号:别只当小问题

脊髓管理着身体膀胱和肠道的“控制开关”。肿瘤一旦影响到这些神经路径,尿失禁、排便困难就可能找上门。最初表现多为排尿费劲、憋不住尿,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大小便失禁或便秘难解,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不适,更让日常生活变得尴尬又无助。

TIPS 💡
  • 突然出现排尿或排便控制异常,不要只归咎于“压力大”或“饮水少”;
  • 泌尿系统长期无明显原因异常,神经系统问题也要考虑。

实例:48岁的企业职员刘女士,以前身体健康,近期却反复尿频并出现便秘。检查后确认是脊髓外肿瘤压迫导致的神经支配功能下降。
这说明,如果膀胱和肠道功能突然发生改变,与平时不同,需要多加留心神经源性原因。

06 为什么会得脊髓肿瘤?

风险因素例子/说明
遗传易感性神经纤维瘤病等遗传病家族史[3]
年龄增长中老年人风险增加
既往放射史受过脊柱或头部放疗者
某些基础疾病慢性免疫紊乱疾病患者

科学界普遍认为,虽然多数脊髓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不明,但上述几个因素与发病风险密切相关(参考:Ostrom et al., 2022)[4]

说明:风险因素只是概率相关,不等于一定会发病。知晓自身情况可帮助更早关注身体异常变化。

07 如何及早预防和应对

虽然目前还没办法通过某一种方式彻底预防脊髓肿瘤,但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定期检查,对提高身体神经健康和及早发现问题很有帮助。

积极做法具体说明
高蛋白、富膳食纤维食品 比如鸡蛋和豆制品,有助修复神经组织,建议每天摄入一到两份优质蛋白和粗粮。
充足B族维生素摄入 全谷类、牛奶含丰富维生素B,对神经保护有好处,每天保障正常进食即可。
规律锻炼&睡眠 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提升神经系统功能,只需保持每周三次的习惯。
定期体检 40岁以上
如侧有不明原因的神经症状时,及时去正规医院做磁共振(MRI)检查,更易早发现早治疗。
养成好习惯:“有好觉、合理膳食、适当锻炼”是帮助健康的三大法宝。发现症状及时就医,是对自己最好的负责。

整体来看,脊髓肿瘤“静悄悄”地出现,总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从偶有的手麻、背痛,到后来的行动迟缓、尿便异常,每一个微小的信号都不应被忽视。如果发现身体哪里“不对劲”长期不恢复,不妨主动进行神经系统方面的专业检查。及时发现和科学处理,是维护健康脊髓的关键一步。

参考文献

  1. Jallo, G. I., Freed, D., Epstein, F. (2018). Spinal Cord Tumor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Neurosurgical Focus, 7(1), e10-e18.
  2. Bakar, D., Tanriverdi, T., Kilic, T. (2016). Pure Intramedullary Spinal Cord Tumors: Pain and Other Clinical Features. World Neurosurgery, 86, 254–261.
  3. Amato, M. C., Liotta, R. (2013).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umors and hereditary cancer syndromes: A topic in evolution. Current Opinion in Oncology, 25(5), 633–640.
  4. Ostrom, Q. T., Patil, N., Cioffi, G., et al. (2022). CBTRUS Statistical Report: Primary Brain and Othe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umors Diagnosed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2015–2019. Neuro-Oncology, 24(Supplement 5), v1–v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