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隐秘的威胁与预防之道
很多疾病出现在身体里时,其实一开始没啥特别的感觉,就像腹主动脉瘤(AAA)——它在身体这个“交通要道”上悄悄形成,很多人甚至毫无察觉。日常生活中,看着爸妈慢跑、买菜、偶尔喊两声腰疼,也许谁都没把这事想到血管上。说起来,正因为腹主动脉瘤通常没有明显预警,所以被称为“隐秘的威胁”。今天聊聊,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又应该怎样防住这个“不速之客”。
腹主动脉瘤是什么?
腹主动脉瘤是指人体最大的血管——腹主动脉,像橡皮筋被吹大了一样,某段墙壁鼓起来变薄。这部分血管如果承受的压力太大,时间一久就会撑出一个瘤样的膨胀,血流依然在里面通过,但血管壁比正常要脆弱得多。
为什么这么可怕? 其实,每个人的血管负责把血液输送到全身,一旦腹主动脉瘤破裂,短时间内大量失血,情况非常危急,被称为“会在无声中爆发的炸弹”并不夸张。数据上看,60岁以上男性高发,破裂后的死亡率极高(Kent, K.C., 2014)。
怎么发现腹主动脉瘤的蛛丝马迹?
- 🟢 早期信号: 其实,多数腹主动脉瘤在早期没啥特别感觉。有的人说肚子偶尔有点酸胀,或摸到肚脐附近有跳动感,这通常也不持续,很容易被忽略。
- 🟠 明显症状: 当腹主动脉瘤变大或者快要破裂时,情况会明显恶化。比如持续且严重的腹痛、背部痛、甚至放射到腿部,伴随突然的血压下降或昏迷。比如,一位62岁的男士,上午还正常,突然感到腹部剧烈疼痛,倒地不起,送医后才发现是腹主动脉瘤破裂。
| 发现类型 | 表现 | 持续性 | 
|---|---|---|
| 偶发异感 | 轻微腹部胀感、或跳动感 | 偶尔 | 
| 警示信号 | 持续性剧痛、低血压 | 持续严重 | 
平时可以怎么自查?
其实,腹主动脉瘤自己摸到的机会很少,但有一些小方法能帮我们留心身体变化:
- 1. 留意腹部鼓胀/跳动感:洗澡或者平躺时,用手轻压肚脐周围区域,有明显“心跳感”,且随时间变得更明显,需要警惕。
- 2. 记录腹部不适的频率:偶尔的酸胀不用紧张,如果经常出现、变化加重,建议早些咨询医生。
- 3. 是否合并腰背痛:特别是近期不明原因的、持续的腰背疼痛,也可能与腹主动脉有关。
医学检查怎么判断腹主动脉瘤?
专业检查手段可以很准确地判断有没有腹主动脉瘤、瘤体有多大,风险有多高,下面几种各有优劣:
- 超声检查:方便快捷,无创伤,对老年人尤为适合。缺点是个别患者由于肥胖或肠气影响视野,结果会受影响。
- CT造影:可以清楚显示主动脉全貌、瘤体大小和形态,是手术前评估的首选。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有轻微辐射。
- MRI(磁共振):对比度高,不存在辐射问题,但价格较高,一般不是首选。
| 检查方式 | 优点 | 适合人群 | 
|---|---|---|
| 超声 | 无创、经济、方便 | 初筛、大部分人群 | 
| CT造影 | 显示清晰、全面 | 手术评估、复杂病例 | 
| MRI | 安全无辐射 | 特殊需要、辐射敏感者 | 
腹主动脉瘤高危因素有哪些?
为什么有的人更容易得腹主动脉瘤?目前已知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这几点:
- 年龄增长:50岁之后,腹主动脉壁的弹性会慢慢下降。
- 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一级亲属患病,风险会提高(Reference: Kent, K.C., 2014)。
- 吸烟:多项研究认为吸烟会使患腹主动脉瘤的概率大幅增加(Sakalihasan et al., 2005)。
- 高血压:长期血压过高会让主动脉承受更大压力,形成瘤体。
- 男性:总体上男性更容易出现腹主动脉瘤,但女性一旦发病,破裂的风险更高。
- 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动脉壁发生病变,也是常见诱因。
腹主动脉瘤怎么预防?健康建议这样做
预防腹主动脉瘤,最核心的方法其实是帮助血管变得更健康。下面几个生活细节,能有效降低腹主动脉瘤的形成风险。
| 健康食品 | 具体功效 | 怎么吃更合适 | 
|---|---|---|
| 新鲜蔬菜 | 富含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帮助血管弹性 | 建议每天三种不同颜色、可生食或凉拌 | 
| 深海鱼 | Omega-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 | 每周2-3次,清蒸或煮汤为宜 | 
| 坚果 | 富含健康脂肪,维护血管内皮功能 | 每天一小把,不加盐最佳 | 
| 橄榄油 | 单不饱和脂肪酸可减轻炎症反应 | 用于拌凉菜或低温烹调 | 
日常生活建议
- 保持规律的有氧运动,比如每天快步走20-30分钟。
- 维持健康体重,对血管有好处。
- 定期监测血压、血脂。
- 有家族史、男性或60岁以上,建议咨询医生安排超声筛查。
发现腹主动脉瘤怎么办?治疗与生活调整
没有症状的小动脉瘤,医生通常建议定期复查。超过5厘米或快速增大的瘤体就要考虑治疗方案了。主要治疗方式有以下两种:
- 开放手术:类似“更换水管”,切除异常段主动脉,用血管补片替代。恢复期稍长,但适合较大动脉瘤。
- 腔内修复(EVAR):通过微创导管将血管支架送入瘤体“内衬”,堵住破裂风险口子。创伤小,恢复快。
一位70岁的女士,因复查时发现腹主动脉瘤扩大,医生建议腔内修复。术后第二天她便能下床活动,一周后回归日常生活。这说明,早发现、早治疗完全有可能挽救生命。
术后生活调整建议
-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当补充蛋白质。
- 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不要自行停药。
- 避免剧烈体力活动,循序渐进地恢复日常运动。
- 关注情绪波动,保持心情平稳,有助于恢复。
腹主动脉瘤虽然隐藏得深,但了解这些知识,多一份细心观察和科学的生活习惯,比盲目担心管用得多。如果家人里有高危人群,不妨安排一次超声筛查。其实,照料身体的“交通要道”,就是给长久的健康上了一份保险。
参考文献
- Kent, K.C. (2014).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1(22), 2101–2108. (在段落1/5引用)
- Sakalihasan, N., Michel, J.B., Katsargyris, A., Kuivaniemi, H., Defraigne, J.O., Nchimi, A., Powell, J.T., Yoshimura, K., Hörer, T., and Ciocca, R.G. (2018).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4(1), 34. (在段落5引用)
- Chaikof, E.L., Dalman, R.L., Eskandari, M.K., Jackson, B.M., Lee, W.A., Mansour, M.A., Mastracci, T.M., Mell, M., and Makaroun, M.S. (2018). The 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 practice guidelines on the care of patients with an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67(1), 2-77.e2. (在治疗部分涉及相关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