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早期筛查的方法与重要性
01 宫颈癌:这个小“麻烦”为什么值得我们关注
生活中,宫颈癌这个词可能有些陌生,但它其实和很多女性息息相关。随手刷一刷新闻,常常能看到有人呼吁定期体检、防治癌症。为什么宫颈癌总是被拿出来反复强调?实际上,它是女性生殖道常见肿瘤之一,早期几乎不痛不痒,但如果忽视起来,有可能演变成不小的麻烦。
简单来说,宫颈癌就是发生在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它的主要“罪魁祸首”是持续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这是一种亲近皮肤黏膜的小病毒。全球大约每两分钟就有一名女性因宫颈癌离世。据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超60万例新发宫颈癌。
02 早期筛查的重要性:别等到出现大问题才后悔
很多疾病来的“偷偷摸摸”,宫颈癌早期常常没有什么感觉。即使出现信号,可能也只是偶尔分泌物增多,或月经时间变得有点不规律,很容易被忽略。问题是,一旦等到持续腹痛或阴道流血才去医院,往往已经进入发展阶段,治疗难度也随之增加。
数据显示,通过早期筛查发现的宫颈癌,5年生存率能达到90%以上(Arbyn M, et al., 2020)。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早期患者能够通过相应的手段摆脱困扰,回到健康生活。这个例子其实给了我们一个特别现实的提醒——想要减少风险,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真正落实定期筛查。
03 宫颈癌筛查的方法:一张表对比,让选择不再迷茫
市面上宫颈癌筛查方法不少,光听名字容易混淆。这里用一张表,简单对比常见三种检查方式,方便大家一目了然。
筛查方法 | 检测内容 | 适用人群 | 优点 | 不足之处 |
---|---|---|---|---|
巴氏涂片(Pap Test) | 检测宫颈上皮异常细胞 | 21岁及以上有过性生活女性 | 操作简单,成本较低 | 对于年轻女性灵敏度略低 |
HPV检测 | 检测是否携带HPV高危型病毒 | 30岁及以上女性更推荐 | 能及早发现无症状感染 | 筛查结果阳性不等于有癌症 |
联合检测 | 同时检查异常细胞和HPV感染 | 30-65岁女性建议优先选择 | 准确率更高,降低漏诊率 | 费用略高,需配合医生建议 |
04 筛查的频率和适用人群:不同年龄段怎么安排最合理?
很多人问,“我需要多长时间检查一次?”答案不是一刀切,需要结合年龄、既往病史和家族情况来判断。
- 21-29岁女性:如果有性生活,建议每3年做一次巴氏涂片;这个阶段不建议每年做,过度检查反而可能带来焦虑。
- 30-65岁女性:推荐每3年做巴氏涂片,或每5年同时做HPV检测和巴氏涂片(也称联合检测)。发现异常则应根据医生建议缩短筛查间隔。
- 65岁以上女性:连续10年筛查结果都正常、近20年无高危病变,可和医生商量后考虑停止常规筛查。
- 高危人群:比如免疫力低下、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家族有宫颈癌史或既往有宫颈病变者,应与医生定制更个性化的筛查计划。
05 如何准备筛查?帮你化解小紧张
说起妇科检查,不少人下意识会有点紧张。其实,筛查前的准备很简单,也不用太担心会很疼痛,大部分人的体验都还可以接受。
- 🌱 检查前三天,避免性生活和使用阴道内药物。
- 🌤 检查当天着装宽松,携带平和心态,检查本身很快,一般几分钟就能完成。
- 🧃 月经期不适合做筛查,应选择月经干净后3-7天内。
06 筛查后的结果和后续措施:一查就慌?其实没那么可怕
很多人担心筛查出异常,是不是就等于得了癌症?其实,大部分的异常只是细胞有些变化,距离癌症还有很长一段“缓冲”,只需进一步随访或简单处理就好。
- 正常结果: 年轻女性、没有高危因素时,大概率下次按固定间隔检查即可。
- 轻度异常: 如“宫颈细胞轻度变化”、HPV阳性但无细胞异常,通常先随访3-6个月后复查即可。
- 明显异常: 如出现“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等提示,需要做进一步的阴道镜、活检,明确是否需干预。
- 癌变确诊: 刚被诊断出早期宫颈癌,绝大多数有治愈机会,关键是与医疗团队配合。
07 日常预防:养成好习惯,给宫颈多加防护伞
比起被动等待疾病,不如主动做好预防,让健康多一重保障。下面列一些实用推荐,操作起来很容易。
日常习惯/食物 | 具体建议 |
---|---|
HPV疫苗 | 建议9-45岁女性尽早接种,有助于预防高危型HPV感染(Harper & Franco, 2021) |
绿叶蔬菜 | 含丰富叶酸,对上皮细胞修复有帮助,建议每日都有,搭配多种蔬菜 |
高质量蛋白 | 如鸡蛋、豆制品等,有助增强身体抵抗力,建议每顿保证有一种 |
规律作息 | 每天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对免疫力有好处 |
08 行动小结:别让担心变成拖延,行动才是最有效的防护
有时候,筛查、体检这些词总让人觉得“等有事了再说”。其实,及早安排一次筛查,也许就能省去多年后后悔的机会。
说起来,宫颈癌的风险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只要认真对待筛查和日常健康管理,多一分理解就多一份安全。希望每个女性都能主动掌握健康节奏,为生活添一份安心。
参考文献
- Arbyn, M., Weiderpass, E., Bruni, L., de Sanjosé, S., Saraiya, M., Ferlay, J., & Bray, F. (2020).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cervical cancer in 2018: a worldwide analysis. Lancet Global Health, 8(2), e191–e203. https://doi.org/10.1016/S2214-109X(19)30482-6
- Harper, D. M., & Franco, E. L. (2021).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PV vaccines. Human Vaccines & Immunotherapeutics, 17(11), 3980–3992. https://doi.org/10.1080/21645515.2021.1880296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2). Cervical cancer. WHO Fact sheet.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ervical-can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