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抢救流程全解析
什么是急性左心衰?
夜深时,有人突然感到呼吸急促,怎么换姿势都无法缓解,这并不总是普通的劳累或感冒。急性左心衰是一种心脏“泵水”功能突发下降的紧急状况,如果不及时处理,有生命危险。其实,这种病多在心功能本就不太好的人身上发生,每分钟心脏“供给量”不足,容易让身体像缺水的花一样萎靡。
急性左心衰通常来得快,表现明显,但早期信号容易被当成普通的疲劳或呼吸不畅。了解它,能在关键时刻帮到身边人。
急性左心衰通常来得快,表现明显,但早期信号容易被当成普通的疲劳或呼吸不畅。了解它,能在关键时刻帮到身边人。
- ⚠️ 急性左心衰可造成肺部“灌水”,影响呼吸和氧气供应。
- ⏱️ 漏诊延误抢救,危险会迅速升级,威胁生命安全。
别忽视突然呼吸困难、胸闷的症状,这常常不是小问题。
急性左心衰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急性左心衰的一些信号,最开始可能就是偶尔上楼梯有些喘。但有时它来势汹汹,症状从轻到重变化极快。下面用表格简单梳理一下不同阶段的表现:
症状阶段 | 具体表现 | 生活场景举例 |
---|---|---|
轻微 | 偶尔上气不接下气,有时胸口闷 | 比如晚上平躺时感觉呼吸不舒服 |
持续 | 呼吸困难加重,需多枕头睡觉缓解 | 夜间突然醒来,坐起才能呼吸 |
严重 | 呼吸急促、咳嗽、四肢水肿、唇色发紫 | 55岁男性凌晨咳粉红色泡沫痰,胸闷无法平卧,被送入急诊 |
持续严重的症状往往预示着心脏负担已超标,如果及早识别、及时处理,大大提高救治有效率。
一旦出现无法用休息缓解的急性呼吸困难,应尽快就医。
导致急性左心衰的原因解析
这类心衰发作往往由多种因素引发,但核心机制都是心脏“泵水”能力减弱,身体无法获取足够的血流和氧气。下面整理几类相关诱因:
冠心病
心脏动脉被脂肪等异常物堵住,心肌缺血,收缩功能下降,容易突然“心力衰竭”。
心脏动脉被脂肪等异常物堵住,心肌缺血,收缩功能下降,容易突然“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心脏某块区域因堵塞缺血坏死,泵血“一块阻断”,使全身供血猛然下降。
心脏某块区域因堵塞缺血坏死,泵血“一块阻断”,使全身供血猛然下降。
高血压急症
血压突然飙高,心脏负荷加重,就像水泵开到最大容易损坏,继而出现心衰。
血压突然飙高,心脏负荷加重,就像水泵开到最大容易损坏,继而出现心衰。
结构性心脏病
心瓣膜异常等本就让心脏输出困难,一遇应激事件酷似“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心瓣膜异常等本就让心脏输出困难,一遇应激事件酷似“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年龄和遗传
60岁以上特别是有家族病史的人群易发作,老年心脏自身“维修能力”更弱。
60岁以上特别是有家族病史的人群易发作,老年心脏自身“维修能力”更弱。
有调查显示:心肌梗死后,约1/4患者会因急性左心衰入院(Goldberger JJ et al., 2018, Circulation)。
持续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问题,常是急性左心衰“埋伏”多年的诱因。
如何进行急性左心衰的初步评估?
急救时,第一步不是盲目给药,而是立即采集关键信息,便于后续治疗展开。下面简单梳理评估流程:
- 🩺 监测生命体征:记录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
- 👂 病史询问:问清过去心脏病史、用药史、诱发事件
- 🔍 查体:观察皮肤(唇色紫暗)、气促表现、四肢水肿
- 📄 辅助检查:常用心电图、胸片、血生化检测等辅助诊断
37岁女性,既往高血压,深夜因呼吸极度困难、唇色发紫急诊入院,经胸片发现双肺明显淤血,最终确诊为急性左心衰。
初步信息采集越快越准确,越能争取宝贵抢救时机。
急性左心衰的标准抢救流程
急性左心衰急救强调“快、准、稳”。规范流程不仅挽救生命,也有助于降低后遗症风险。下面用分步模式展示专业流程:
① 立即给予氧疗
采用面罩吸氧,提升血氧饱和度,有条件时可使用高流量氧。
采用面罩吸氧,提升血氧饱和度,有条件时可使用高流量氧。
② 药物治疗
常用利尿剂(如呋塞米)排除多余水分,扩张剂如硝酸甘油减轻心脏负担。
常用利尿剂(如呋塞米)排除多余水分,扩张剂如硝酸甘油减轻心脏负担。
③ 必要机械通气
重症患者可使用呼吸机或无创通气,预防窒息。
重症患者可使用呼吸机或无创通气,预防窒息。
④ 监测和调整
动态观察血压、心率变化,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动态观察血压、心率变化,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⑤ 处理诱因
如急性心梗,则配合溶栓/介入手术处理原发病。
如急性心梗,则配合溶栓/介入手术处理原发病。
措施 | 目的 |
---|---|
高流量氧疗 | 提升血氧,缓解呼吸困难 |
利尿剂 | 减少肺部水分,减负心脏 |
机械通气 | 保障呼吸道通畅 |
扩张剂 | 降低心脏泵血阻力 |
研究表明,规范抢救流程可使院内急性左心衰患者死亡率由15%降至不到7%(Ponikowski P. et al., 2016, European Heart Journal)。
救治环节“环环紧扣”,一旦跟进不及时,风险会急剧增加。
急性左心衰抢救后的管理与预防措施
危机度过后,最重要的就是避免“旧病复发”。这需要生活习惯和药物管理相配合,不仅仅依赖医生,还需要患者本身用心呵护。简单来说,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规律服药,就是维护心脏的小“护城河”。
🍅 番茄
富含抗氧化物,有助心血管健康。推荐炒菜或做沙拉,常加入每日菜单。
富含抗氧化物,有助心血管健康。推荐炒菜或做沙拉,常加入每日菜单。
🐟 深海鱼类
Omega-3可减轻炎症反应,对心脏有保护。建议每周吃1-2次清蒸鲈鱼或三文鱼。
Omega-3可减轻炎症反应,对心脏有保护。建议每周吃1-2次清蒸鲈鱼或三文鱼。
🥬 深色蔬菜
含丰富纤维和钾,有利于心功能。可将菠菜、芥蓝煮汤或凉拌。
含丰富纤维和钾,有利于心功能。可将菠菜、芥蓝煮汤或凉拌。
🏃 有氧锻炼
增强心脏耐力,如快步走、慢跑,建议每次20-30分钟。
增强心脏耐力,如快步走、慢跑,建议每次20-30分钟。
💊 规律服用医生开的药物
不自行停药加药,主动记录副作用,定期复查。
不自行停药加药,主动记录副作用,定期复查。
健康管理Tips
- 建议40岁以后,每2年做一次心脏功能检查
- 出现持续性胸闷或夜间气促,及时就诊心血管专科
- 适度减轻压力,有助于心脏自我修复
经抢救后,62岁男性持续规律吃药,每日快步走半小时,加上每月一次健康餐,半年内未再出现急性发作。
日常生活是防止心衰复发的基础选择,持之以恒很关键。
参考文献
- Goldberger, J.J., et al. (2018). Acute Heart Failur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Comprehensive Review. Circulation, 137(10), 1104-1118.
- Ponikowski, P., et al. (2016). 2016 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European Heart Journal, 37(27), 2129-2200.
- Cases, A., et al. (2018). Dietary omega-3 and incident heart failure. BMC Medicine, 16(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