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介入治疗前列腺增生:未来的希望与现实的选择
晚餐后老李总要去几趟厕所,夜里也常常被尿意惊醒。他开始以为自己只是年纪大了点,但最近排尿越来越困难,有时候还真让人着急。其实,像老李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前列腺增生正在影响许多中老年男性的日常生活。如何既减轻痛苦又便于恢复?微创介入治疗成了不少人的新关注点。今天我们就用最实在的说法,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01 什么是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听起来有些拗口,其实就是男性体内的前列腺随着年龄增长,体积变大了,本来通畅的“尿道小路”被挤得变窄。最早期的时候,可能只是在夜里多起一次床,或是排尿比过去缓慢。😕
不过,等到增生加重,尿流细、尿不尽,甚至有时候还得用力才能尿出。前列腺就像个环,把尿道包起来,一旦它增大,压力传递到排尿这件小事上,带来的困扰可一点不小。
- 前列腺增生一般出现在50岁以后,50~60岁男性中约50%有不同程度的增生,70岁以上发病率更高[1]。
- 前期症状轻微,有时不容易被察觉。
02 微创介入治疗:怎么来的新选择?
过去提起前列腺增生的治疗,很多人心里“咯噔”一下,会想到开刀,住院,甚至担心恢复期长。其实,近几年医生发现,把刀口做小,甚至用微型仪器直接进入患处处理,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痛苦,这就是微创介入的思路。
简单地说,微创介入治疗利用仪器或者一种特殊能量(比如激光、射频等),在不大面积切开的情况下,直接对增大的前列腺组织进行“消融”或“压迫”,目的是恢复尿道畅通,帮助病人更舒适地生活。
- 最常见的微创技术包括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激光汽化、射频消融等。
- 微创治疗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对于不适合传统手术的人群尤其友好。
03 目前常见的微创技术,分别有哪些优缺点?
| 方法 | 原理说明 | 优点 | 可能的不足 |
|---|---|---|---|
| 激光汽化术 | 用激光能量将增生组织蒸发掉,使尿道变宽 | 出血少,恢复快,适合出血风险高的患者 | 对极大体积前列腺作用有限,激光费用略高 |
| 经尿道等离子切除 | 等离子刀精准切除多余腺体,有效疏通尿道 | 创面小,手术时间短,恢复迅速 | 较大增生仍可能复发,需要定期复查 |
| 射频消融术 | 将射频能量直接作用于前列腺,减少腺体体积 | 伤口微小,不影响日常活动 | 症状改善较为缓慢,部分患者需多次治疗 |
| 前列腺动脉栓塞 | 阻断前列腺血流,促使腺体缩小 | 对高龄或合并疾病患者较安全,无需全麻 | 手术需要专科医疗团队,仅部分医院开展 |
这个例子说明,微创治疗为不能耐受传统手术的病人提供了更合适的途径。
04 哪些人适合,哪些情况不推荐微创介入?
- 适合微创治疗的人群:
- 中老年男性,排尿困难影响日常生活
- 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受副作用困扰
- 希望恢复期更短或担心传统手术风险的人
- 有基础疾病(如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传统手术者
- 哪些情况不建议微创介入?
- 前列腺癌或怀疑恶性肿瘤(需专科进一步判断)
- 局部严重感染(容易引发并发症)
- 部分严重凝血功能异常者
05 微创治疗后的真实体验与效果怎么样?
许多接受微创介入治疗的朋友会发现,手术后排尿明显顺畅不少。有研究指出,微创技术疗效与传统手术相近,但住院和恢复时间更短。[2]
54岁的黄先生一度因为排尿无力、睡眠紊乱苦恼,经等离子切除术后,第三天即可恢复正常饮食和轻度活动。此后随访半年,排尿障碍无复发,生活质量评分提升。
- 微创治疗并非万能,有极个别患者可能出现术后尿道黏膜刺激等不适,通常几周内可缓解。
- 大多数人1-2周即可恢复正常状态,可照常上下班,无需长时间卧床。
- 一项对近400例患者的研究发现,激光汽化与等离子切除术后3年内症状改善率均超过80%。[3]
06 未来的希望与生活中的支持
技术还在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安全、更简便的微创疗法。与此同时,患者和家属获得及时的信息支持也变得很重要——掌握正确知识,消除焦虑,能帮助大家更从容地面对选择。
- 番茄:富含番茄红素,有助于前列腺健康。
建议:每日适量新鲜番茄或番茄制品,炒菜或沙拉都可以。 - 南瓜籽:含有锌元素,可支持前列腺功能。
建议:作为零食每天一小把,不宜过量。 - 绿茶:富含茶多酚,可能对前列腺有益。
建议:适量饮用,每日2-3杯即可。
参考文献
- Roehrborn, C. G. (2008).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an overview. Reviews in Urology, 10(Suppl 1), S3–S14.
- Speakman, M. J., et al. (2015).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TURP) and laser therapies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European Urology, 67(2), 267-286.
- Bachmann, A., Muntener, M., & Kuefer, R. (2012). Current status of laser therapy for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secondary to benign prostatic enlargement. European Urology, 61(5), 1003–1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