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踝关节扭伤:运动中的常见伤害及快速处理方法

  • 234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踝关节扭伤:运动中的常见伤害及快速处理方法封面图

踝关节扭伤:别让它成为运动的阻碍,快速处理方法大揭秘

01 什么是踝关节扭伤?

在公园晨跑、踢足球、下楼梯,甚至赶公交这些普通的场景中,脚下一滑,踝关节突然翻了个方向,很多人都体验过这种窘迫——这就是踝关节扭伤。当时也许只是轻微疼痛,休息几分钟又能走路,但其实这个“小麻烦”隐藏着更深的风险(Kerkhoffs et al., 2007)。

简单来讲,踝关节扭伤就是脚踝的韧带在受到突发外力时被拉伸甚至撕裂。这通常发生在脚向内或向外扭转,大多和运动、穿高跟鞋、或者地面不平有关。拐个弯、踩个空,这个“不速之客”就容易找上门。

有位19岁的男生在篮球场跳起抢篮板落地时脚踩在别人脚背上,导致右踝剧痛难走。他的问题其实非常典型。从中可以看出,踝关节扭伤并不稀奇,尤其对于爱运动的人。

02 踝关节扭伤的症状与体征

症状 生活场景例子 特征表现
轻度疼痛 走路偶尔有点刺痛,坐下休息后好一些 断断续续,受力时明显
肿胀 脱掉鞋袜发现脚踝鼓起来一圈 短时间变粗,但皮肤光滑
淤青/皮下出血 伤后第二天,踝部皮肤出现青紫色块 局限于关节周围
功能障碍 下楼时不敢发力,走路一瘸一拐 关节活动时感到受限或疼痛加重
👀 别忽视:踝关节表面的红、肿、热、痛只是表象,严重时关节不稳定、甚至发生响声,这时需要高度重视。

有位56岁的女性,在家收拾卫生打滑后脚踝摔伤,出现明显肿胀3天仍不能正常走路。这个例子说明,年龄大的人康复要慢,而且更容易合并骨折,需要额外小心。

03 常见诱因与发病机制

  • 突发性外力(最常见 🏃‍♀️):如跑步、跳跃、快速转身或踩空。尤其是在湿滑路面和运动过程中突然改变方向,外力作用下韧带被牵拉,容易拉伤或撕裂。
  • 鞋类影响 👟:高跟鞋、鞋底不贴脚、磨损严重的运动鞋,让人重心不稳,意外发生率升高。
  • 关节结构问题:某些人天生韧带较松,或者踝部有畸形、曾经受过扭伤,损伤风险会比普通人高。
  • 年龄因素:青壮年多因运动,老年人则多因骨质疏松、下肢肌肉无力而扭伤。
  • 遗传与性别的影响:有研究显示女性发生踝关节扭伤的概率略高,因为关节柔韧、鞋类特殊(Fong et al., 2009)。
📊 研究数据显示:90%的踝关节扭伤都为外翻型,也就是脚掌向内侧翻,外侧韧带受损。

要关注:反复扭伤会导致关节不稳定,甚至演变为慢性踝关节不稳,从而影响正常运动(van Rijn et al., 2008)。

04 急救处理:R.I.C.E.法则怎么用?

受伤后第一时间怎么做?一定记住R.I.C.E.四步法:
步骤 具体做法 生活建议
Rest(休息) 立刻停止运动或走动 不要勉强坚持,哪怕活动还行也应休息
Ice(冰敷) 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每20分钟敷一次,每次隔1小时 冰箱里没有冰袋?冻豆浆、冷饮也可以暂时代替
Compression(加压) 弹力绷带从脚趾往上包,别缠得太紧 绷带下方稍微突出,说明绑得有点紧要松一松
Elevation(抬高) 把受伤腿垫高,高过心脏平面 平躺时用枕头、被子都可以,把脚架起来即可
这提醒我们:48小时内避免热敷、按揉,也暂时不要泡脚。

05 什么时候应该去医院?

并不是所有的踝关节扭伤都需要看医生,但很多人容易错过就医最佳时机。

  • 脚踝肿胀明显且持续不消,2天内无法承重
  • 剧烈疼痛,关节无法活动或完全失去力量
  • 踝部畸形,不自然弯曲(可能骨折)
  • 皮肤有大面积青紫/严重出血或感觉异常(麻木、发凉)
  • 伤后几天疼痛越来越重,没有好转趋势
⚠️ 提示:符合任意一条,最好尽快去医院骨科。如果需要判断是否骨折,医生常会安排X光或MRI检查。
对于关节严重不稳或韧带断裂,有时需要专业固定甚至手术。早期正确处理,恢复效果更好(Jones et al., 2019)。

06 怎么康复和预防再次扭伤?

踝关节想重新“回归岗位”,需要科学康复:
  1. 早期锻炼:伤后几天肿胀基本消退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做踝部轻柔活动,比如脚踝转圈、勾脚尖等,以增强韧带弹性。
  2. 平衡训练:建议用软垫做单脚站立、踮脚等动作,锻炼关节的本体感觉和稳定性。
  3. 佩戴护踝:复健初期,适当佩戴护踝,逐步减少对保护带的依赖,让关节慢慢适应真正的应力环境(Smith et al., 2020)。
  4. 合理运动:康复初期应选择低冲击项目,比如游泳、自行车,避免跑跳和激烈转身。在医生评估后循序渐进增加强度。
  5. 饮食辅助(表格示例):
    食物 具体功效 食用建议
    三文鱼、核桃 富含ω-3脂肪酸,帮助消肿 每周2~3次为宜
    牛奶、豆腐 补充钙质促进韧带修复 每天1-2杯即可
    西兰花、猕猴桃 丰富维生素C辅助软组织愈合 日常搭配就餐
💡 日常锻炼脚踝平衡,也适合没有受伤的人,有助于预防扭伤反复“光顾”。

07 生活中的误区与实用小贴士

  • 误区1:硬撑着走路
    有人认为活动活动就能好,其实可能让损伤加重。休息永远是最好的起点!
  • 误区2:用热敷消肿
    48小时内热敷、泡脚会加重肿胀。冷敷才是关键。
  • 误区3:习惯揉一揉扭伤处
    很多长辈喜欢用手按揉,其实可能伤及内出血或断裂的组织。按揉要等淤血吸收后再考虑。
📝 实用小贴士
  • 运动前热身,穿合适的鞋
  • 运动中地面湿滑要加倍小心
  • 扭伤后短期避免剧烈活动和负重
  • 康复后每周练习一次单脚站立

踝关节扭伤虽然常见,但只要及时处理和科学护理,一般都能顺利恢复。日常也要养成锻炼平衡训练、选择合适鞋袜的好习惯。下次脚踝“爆雷”时,用对方法远比分秒必争要紧!如果症状明显,早点找骨科医生帮忙,恢复更有保障。

参考文献

  • Kerkhoffs, G. M., Rowe, B. H., Assendelft, W. J., Kelly, K. D., Struijs, P. A., & van Dijk, C. N. (2007). Immobilisation and functional treatment for acute lateral ankle ligament injuries in adult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 CD003762.
  • Fong, D. T., Hong, Y., Chan, L. K., Yung, P. S., & Chan, K. M. (2009). A systematic review on ankle injury and ankle sprain in sports. Sports Medicine, 39(1), 73-94.
  • van Rijn, R. M., van Os, A. G., Bernsen, R. M., Luijsterburg, P. A., Koes, B. W., & Bierma-Zeinstra, S. M. (2008). What is the clinical course of acute ankle sprains?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121(4), 324-331.
  • Jones, M. H., Amendola, A., & Brophy, R. H. (2019). The evidence for surgical treatment of lateral ligament injury of the ankl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101(20), 1853-1860.
  • Smith, R. W., Reischl, S. F., & Bunch, F. T. (2020). Ankle injuries. In C. D. Zaltz (Ed.), Orthopaedic Knowledge Update: Sports Medicine 6 (pp. 374-389).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